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人民主体地位作出了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具有丰富的理论意蕴:在主体形态上,强调人民是共同体与个体主体相统一;在主体实践中,明确人民作为创造主体和需要主体相统一;在主体利益上,注重人民利益的全面性与协调性相统一;在主体发展中,促进人的自由自主与坚持党的领导相统一。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论述,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新境界,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价值指引。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关于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关于人民美好生活重要论述中,习近平深刻阐释了人民美好生活的内涵特质、价值地位、实践逻辑、实践原则、现实旨归和实现路径。习近平关于人民美好生活重要论述蕴含有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精准思维、历史思维等思维方法,彰显了真挚的人民情怀,凸显了新时代新征程积极昂扬的奋斗气质,彰显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胸怀,为科学把握并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了理论指导,为世界各国人民实现美好生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20,(7)
习近平新时代分配理论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作为问题的逻辑起点,把高质量发展作为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关键和基础,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新定位政府与市场关系,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现代化收入分配体系为目标追求,以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分配需要为价值诉求。习近平新时代分配理论诠释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论述,认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系统梳理总结我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知历程,从理论上探讨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及"变"与"不变"特征,从历史实践中考察社会主要矛盾与社会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最新论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关于干部教育重要论述深刻分析了新时代干部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系统阐述了干部教育的基本内容、方式方法,全面部署了推进干部教育创新发展的重点工作,形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习近平关于干部教育基本内容的论述涵盖干部教育的地位、领导、目标、主体、客体、机构、师资等方面,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知行合一的实践特质和兼容并蓄的宏大视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干部教育重要论述,对于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对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于更好地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立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基本国情,对“什么是共同富裕、何时实现共同富裕、如何实现共同富裕?”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在思想内涵、战略部署、原则遵循及实施路径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新思想、新论断,把共同富裕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聚焦新时代面临的重要理论议题和现实问题,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对新时代中国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及全球治理贫富差距问题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是对我国四十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这一重要论断具有丰富的内涵,它表明:虽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判断的科学性在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既具有现实依据,又具有理论依据;既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又符合理论逻辑。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具有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转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科学论断,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基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客观上要求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下,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社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根本依据,科学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认识国情、认清历史发展方位的关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紧紧扭住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这一"牛鼻子",探寻社会主要矛盾生成和发展的历史逻辑;从社会主要矛盾的特点、表现形式、发展趋势出发,找到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就是这一体系的逻辑起点。这一矛盾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始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推动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这一矛盾又规定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目标任务与本质特征,并发展形成为整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就是这一体系的逻辑起点。这一矛盾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始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推动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这一矛盾又规定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目标任务与本质特征,并发展形成为整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思想具有深厚的唯物史观底蕴,以人民为中心是其重要内核。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的出发点,是人类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社会发展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思想是对唯物史观的继承发展,主要体现在:必须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改革开放的出发点;必须把人民群众作为改革开放的依靠者、推动者;必须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开放的落脚点;必须把人民群众作为改革开放的检验者、"阅卷人"。在新时代的改革开放中,我们必须坚持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思想,紧紧抓住社会主要矛盾,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各项改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张娇 《学理论》2022,(8):27-29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标志着人们的需要由“物质文化需要”上升为“美好生活需要”。在马克思的视域下,美好生活需要是“现实的人”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摆脱劳动异化的束缚,以人民为主体进行劳动创造,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最终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美好生活需要构成人全面发展的动力,推动了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5.
从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重要论述来看,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风险在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共同作用下呈现出多源性与联动性交织的整体性特点。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满足人民群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各方面的利益要求,也就成为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的主要方法与关键环节,从而达到凝聚民心与巩固党长期执政基础的意识形态工作目的。意识形态风险的整体性特点也决定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整体性,即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需要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谋划意识形态工作策略,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提高意识形态工作实效,从总体国家安全观出发统合意识形态安全与其他安全,建构起意识形态工作总体格局。这就形成了习近平关于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重要论述“怎么认识—怎么处理—怎么做好”的整体性逻辑理路,充分体现了党性与人民性有机结合的意识形态工作特点,对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认为现代性的困境根源于市民社会的内在矛盾,提出最终要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解"为目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判断,为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新方向,在坚定中国自信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人依然自省,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新特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中国找到了一条走出现代性困境之路。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判断高屋建瓴,深刻揭示了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建设现代化强国宏伟目标的战略决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关于政德建设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为新时代领导干部修身养德、为官为政指明了基本方向,为新时代政德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具体路径。习近平关于政德建设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政德建设的内涵、为什么要加强政德建设以及怎样加强政德建设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这一科学体系富有鲜明的时代性,是回应现实问题、时代要求与全面从严治党的统一,体现了理论创新、文化传承与服务人民的融合,凸显了理想信念、服务理念与规范个人行为的契合,实现了政德建设、家风建设与引导社会道德的结合。  相似文献   

19.
"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是关于中国特色人民民主鲜明特质、显著优势与实现形态等方面的集中论述,进一步指明了人民民主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在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中国特色人民民主理论和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思想基础上确立和发展的。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对全过程人民民主及其深刻内涵进行了全面系统阐述,这些重要论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最新发展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在当代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需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度、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全面依法治国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并在这套制度体系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向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推进。  相似文献   

20.
根据唯物史观,社会革命是各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特征,只是所表现的形式和情况迥异。新时代的"社会革命"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贯通过去、现在与未来,在认识与实践辩证统一的基础上,对新时代社会革命进行了系统论述,强调以党的自我革命推进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其现实考量、内在逻辑以及实现路径,都是对社会革命规律性的深化认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