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是社会发展中的个体,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青年价值观总是适应不同时代变化特征,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了不同特征.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年的价值观初步建构,集体主义与马克思信仰成为青年价值的新追求;改革开放后,青年不断觉醒与反思,在理性和现实激荡中确证自我价值:21世纪初期,经历了冲突与重塑后,青年价值观在多元化挑战中走向整合.进入新时代,青年不断自我调适与超越,其价值观在与社会共振中趋于进步与成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着青春的激情和力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研究新中国社会福利发展史的过程中,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研究,公开发表了一些研究成果。在分析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建国以来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史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开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历史研究提出意见建议,这对后续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积极参考。  相似文献   

3.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宝贵财富。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在各个时期积累了宝贵的年轻干部培养经验,包括政治标准占首位,德才兼备是根本,实践标准不可少,勤政为民展作风,注重学习提素质。通过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优良经验,新形势下要通过加强年轻干部教育体系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强化制度保障、严字当头强化监管等举措,进一步提升党的年轻干部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4.
5.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围绕社会领域的建设进行了长期实践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坚持以中国的社会实情为现实依据、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工作方法。这些主要经验不仅保障了我国社会的稳定有序,为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而且为新时代社会建设提供了遵循。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城乡关系的探索经历了一个从城乡兼顾到城乡互动、城乡协调、城乡统筹,最后到城乡融合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关于城乡关系的探索是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中国化,中国共产党关于城乡关系的探索是不断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关于城乡关系的定位根本上由生产力水平和国家的综合实力决定。  相似文献   

7.
8.
中国共产党在批判吸收我国传统小康思想的基础上,在探索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提出了小康社会思想并将其不断发展完善,历经小康社会奠基时期、实现初步小康时期、实现总体小康时期、全面建设小康时期、全面建成小康时期。党对小康社会思想的认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断深化,最终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中国共产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分析各个历史时期小康社会思想的演变发展脉络,探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演变的历史逻辑,有助于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着力于从三个方面弘扬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扫除恐美、惧怕强权霸权思想,弘扬中华民族不畏强权的革命精神;清除崇洋媚外思想观念,弘扬中国人民自尊自重的民族气节;立足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强自立,中国人民坚信自己能战胜一切困难。这样就把一个不畏强权霸权、自强自立、自尊自信的中华民族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生实践及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旧的如温饱等民生问题基本解决了,而诸如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新的民生问题又日益凸显出来。怎样解决这些新的民生问题,满足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新期待,已成为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议题。研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实践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当前民生问题的本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确处理知识分子问题,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高度重视做好知识分子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广大知识分子积极投身国家建设,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秩序.在反右派斗争中,知识分子受到伤害;"文革"期间,知识分子遭受打击,致使社会主义事业蒙受极大损失.改革开放后,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拨乱反正,确立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核心的政策,激发了知识分子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社会主义现代化高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做出了一系列新部署,广大知识分子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2.
高度重视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大力推进人民政协理论创新,这是我国民主政治的一大特点,也是我国民主政治的一大优势。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人民政协理论的深刻阐述,为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政协理论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人民政协工作,为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政协理论创新指明了根本方向。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新时期人民政协理论继承与发展,把人民政协事业成功推向二十一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开创人民政协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巩固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基础,这反映出统一战线思想政治基础在统一战线工作乃至中国共产党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目前学术界对统一战线思想政治基础这一问题的研究甚少,致使人们对统一战线思想政治基础这一问题缺乏准确的把握。基于此,通过梳理建国以来党的文献资料,以及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物关于统一战线思想政治基础的相关论述,对不同历史时期统一战线思想政治基础的具体内涵进行阐释,进而总结出统一战线思想政治基础历史变迁的规律,可以丰富和提升人们对统一战线思想政治基础这一概念内涵的准确理解,同时对推动统一战线实践工作发展也会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中国工业发展和工业化取得了巨大成功。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工业发展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有相当规模与技术水平的现代工业化体系,实现了由工业化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再到工业化后期阶段的历史性跨越。工业总量快速增长,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运用与发展民主集中制的经验教训主要表现为:不断创新与发展民主集中制理论;扩大党内民主,为民主集中制的有效运作奠定坚实基础;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以及着力于制度化建设,建立起严格的操作性强的规范和制度。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外学界持续关注了人民政协制度。总的来说,国外学界对人民政协的研究主要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和21世纪这三个重要历史阶段,着重从比较研究、国家与社会关系和协商民主三个视角展开,呈现了研究立场的持续性与局限性、研究范式愈发强调中国传统、研究方法日趋多样化、研究结论凸显学理分析和政治偏见的张力四重特点。从国外学界相关研究的整体状况看,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能够客观和理性地认知人民政协制度。  相似文献   

17.
城乡关系是影响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关系实现了三个重大转变,从“以乡支城”到“城乡互补”,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从“城乡管理”到“城乡治理”,并由此开启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创新基层治理、多措并举推动城乡关系朝着共同繁荣的方向砥砺奋进,奋力谱写新时代城乡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8.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举国家之力兴办国有企业,取得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巨大成就。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逐步确立了民营经济发展战略,从而突破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培育种田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中共历届主要领导人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多党合作的思想理论,成功地进行了伟大的制度创造和政治实践,形成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理论。  相似文献   

20.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执政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巩固其执政基础的重要基石,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各民主党派人士作用的重要场所。人民政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的发展,关系到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推进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有一系列的重要思想、重要论述和重大决策,为人民政协理论的不断丰富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