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志们、朋友们:今天,大家济济一堂,在这里隆重举办“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建和谐家庭·促和谐社会”论坛,共同研究探讨和谐家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望我国和谐家庭建设的美好前景,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在此,我代表全国妇联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同志们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家庭问题是关系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每个人人生质量和幸福指数的核心问题。中华民族自古就有重视家庭的优良文化传统。我国古代哲学家孟子曾经说过,“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深刻道出了家庭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2.
同志们、朋友们:今天,大家济济一堂,在这里隆重举办“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建和谐家庭·促和谐社会”论坛,共同研究探讨和谐家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望我国和谐家庭建设的美好前景,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在此,我代表全国妇联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同志们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家庭问题是关系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每个人人生质量和幸福指数的核心问题。中华民族自古就有重视家庭的优良文化传统。我国古代哲学家孟子曾经说过,“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深刻道出了家庭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国际社会也从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将家庭发展纳入了国际人发大会《行动纲领》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赋予了家庭重要的地位。在当今社会,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和最可持续的细胞组织,联结着个人和社会,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作为社会规范、道德教育、文化传承、情感满足的基本载体,家庭对社会成员的健康成长具有直接、持久、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二,作为社会保护的重要机制,家庭在养老、疾病、社会扶助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与社会化保障机制一起,构成社会成员经济社会生活的重要安全屏障;第三,作为社会安定团结、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训是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家规是家庭的"基本法",家风是家族子孙代代恪守家训、家规而长期形成的具有鲜明家族特征的家庭文化,是每个家庭成员"三观"的基石。党员干部应树立好家规,践行好家训,培育好家风,涵养好作风,抓好"家庭"这个道德建设的源头和阵地,让党风更正,政风更清,民风更淳。一、儒家思想背景下的家训文化汉代董仲舒应汉武帝之诏写《天人三策》,提出  相似文献   

4.
侯志刚  郑海珍 《人民论坛》2014,(12):220-222
近年来,区域性文化产业非常活跃,国内已有很多地区和城市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立省之本"、"立市之本"和"立区之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模和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其为河北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机遇,加快其发展有利于将河北省蜕变成生态之省、花园之省、和宜居之省。  相似文献   

5.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和谐稳定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民族繁荣的基石,做好家事审判工作对促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龙港法院自成立以来,以打造特色家事审判工作品牌为目标,始终秉持"柔性司法、调判促和"的家事理念,推动家事审判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让家事审判在法情理交融中实现案结、事了、人和。2020年,龙港法院获评温州地区"家事审判改革示范法院"。  相似文献   

6.
正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一重要论断阐释了家风家教的时代价值和深远意义。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只有从正家风做起,进而塑民风、肃党风、清政风,才能凝聚  相似文献   

7.
正老北京四合院门联,内容多与家风传承有关,图中所示门联为"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古人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党风政风清。良好的家风是抵御腐败的第一道防线,"清白家风不染  相似文献   

8.
董欢 《大连干部学刊》2007,23(4):9-11,24
就业是发展之本、固国之策、和谐之基、动力之源.政府应坚持"并举"发展思路,调整社会经济结构,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9.
中华法系是世界五大法系之一,具有明显的伦理特征。一般认为,其伦理内涵可以概括为"家国同构"——即家庭本位,由家而国,家是国的支撑;重视家庭,由纲常伦理具体化为法的基本内容。以"善"这一伦理核心概念的字形演变为视角,在阐发"善"内涵的同时,可以对中国古代法律的伦理特征进行深一层次地解读。  相似文献   

10.
仰望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感受共和国洋溢着欢乐喜庆的气氛,从人们幸福而自信的笑容中,我读懂了家国情怀。国家一词本由"国"与"家"两个字组成,无论拆分还是组合,无不蕴藏丰富的内涵。"家"组成了"国","国"还原为"家",家国情怀不断显示出厚重的底色。家国情怀亘古不变。母亲是位小学退休教师。在她的教导下,从小我最先学会的名言就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今年已经78岁的母亲,每天看新闻、读报刊,关注国事。周末的日子,我们一家三口回去吃饭。  相似文献   

11.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和谐之源。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事关人民生活的幸福和尊严。近年来,我省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成效明显,但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预测表明,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年供求缺口在50万人左右;随着经济  相似文献   

12.
今年全国各地的"两会"频传民生幸福指数,一时间幸福指数大有盖过GDP之势.比如北京提出"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广东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幸福广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庆宣示要成为"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地区之一"……给人一个突出的感受是,幸福指数不仅挂在政府官员的嘴上,而且白纸黑字上了政府的规划,更重要的是政府自我加压,让"幸福"正变得更加具体、更加实在.  相似文献   

13.
兰州市组织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家庭助廉教育会议。全市各县区党政班子成员和人大、政协等主要领导的配偶,市直各部门、单位和市县(区)法院、检察院和公安局主要负责人的配偶,共同观看了警示教育片《枕边钟》。之后,260多名领导干部的配偶代表家庭郑重地在家庭廉政公约上签了自己的名字,约定夫妻双方相互教育,营造廉洁家风。古人云: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且未正,焉能正人”,“妻贤夫祸少”。这些话很有哲理,意思是家有“廉配”、贤内助”,可对配偶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预防和抵制腐败的一道重要…  相似文献   

14.
<正>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在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监督职能,担当作为,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实实在在的监督实效交出了一份幸福成色十足的民生答卷。促进就业,守住“稳稳的幸福”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让人民群众守住“稳稳的幸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为就业工作支招,多举措尽全力保障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15.
程涛 《中国民政》2013,(9):50-50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元和基本组织形式,是党和政府的服务前沿和管理末端。加强社区"1+X"服务平台、"1+X"组织网络、"1+X"人才队伍建设是湖北省孝感市市委、市政府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创新社会服务管理、夯实和谐稳定之基的重要举措。三个"1+X"建设的根本理念是突出核心、多元发展、统筹推进,真正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稳定、和谐、幸福的生活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对个人而言,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对家庭而言,是安居乐业的保证;对社会而言,是保障公民权利、促进和谐有序的题中应有之义。解决群众的就业再就业,就是解决民生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7.
社会救助     
正越是发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只有强化社会救助,把"人民至上"的理念落实到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民生保障工作中,才能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实现民生稳,人心稳,社会稳。为此,两会代表委员纷纷围绕社会救助建言献策,以夯实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让困难群众生活更有保障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鹰潭市市长于秀明:保障困难群  相似文献   

18.
《北京观察》2024,(1):50-51
<正>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社会发展之本、人民幸福之源,是首都安全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职工合法权益保障作出了一系列指示。市委、市政府高度注重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市总工会、市人力社会保障局和仲裁机构、司法机关、法律服务组织等相关单位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劳动者权益得到了更大力度的保护,特别是建筑业农民工讨薪问题得到大幅度缓解。  相似文献   

19.
从"幸福广东"口号的提出,到北京"十二五"规划写入"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再到重庆提出到2015年"农民人均收入翻一番,城镇居民收入增长75%",率先将衡量社会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的调控写入规划,并宣示要成为"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地区之一",及至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与网民交流时将"幸福"解读为"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中国各级政府满溢的"幸福"热度,令全国乃至世界倍加注目。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教育,小而言之,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美满;大而言之,则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一起努力,形成合力。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授业解惑。不仅要教给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