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改革开放,使我国国营大中型企业从产品经济进入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企业的经营战略、运行机制、市场应变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国营大中型企业较之“老外”和“老乡”企业,活力明显不足。 企业改革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  相似文献   

2.
首钢的启示     
首都钢铁公司在改革中走出了一条发展社会主义国营大企业的成功之路,使这家企业充满了蓬勃发展的生机,面貌发生了令人惊异的变化。首钢的经验,给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如何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脊梁”,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为进一步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确定了改善企业外部条件的12条措施,今后国营大中型企业将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但是,国营大中型企业能否真正搞好,关键还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内部机制。  相似文献   

4.
优质服务为企业赢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国营大中型企业已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近年来,我们秦皇岛耀华玻璃总厂努力面向市场,适应市场,在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求生存求发展,取得了初步效果。秦皇岛耀华玻璃总厂是全国玻璃行业最大的综合性玻璃企业,已有70年的历史。这样的国营大企业,在人才、技术、产品档次和企业声誉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但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特别是老企业,又有它的弱点:一是职工的商品经济观念比较淡薄;二是“铁饭碗”、“大锅饭”的现象比较严重,职工缺少危机  相似文献   

5.
《瞭望》1991,(41)
国庆节前结束的中央工作会议,是我国经济、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次会议集中讨论了进一步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问题,深刻阐明了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重要意义,透彻地分析了国营大中型企业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对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作出了重要决定,确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人们寄予厚望的国营大中型企业一定会迅速勃起,在发展经济、繁荣社会、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方面重振雄风。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充分发  相似文献   

6.
“上海作为国营大中型企业最集中的特大城市,一定要以贯彻中央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在进一步搞活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方面,争取走在全国的前列。”这是上海市市长黄菊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的开场白。  相似文献   

7.
一、认清着力点。中央工作会议把“八五”时期列为集中力量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和提高企业效益的时期,这就明确了党的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集中力量搞好搞活大中型企业。因此,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以搞好搞活大中型企业为主旋律来进行。搞好大中型企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  相似文献   

8.
最近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要求把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和提高经济效益摆在突出的位置上。要真正按照中央的要求精神,提高企业的效益,增强企业的活力,切实把国营大中型企业搞好,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本文就以下几个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一、坚定搞好大中型企业的信心进一步搞好大中型企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上上下下,纵向横向,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综合治理。而综合治理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这就是说,要有坚定的信心。第一,坚定信心,要求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进一步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不仅是经济问题,而  相似文献   

9.
1992年1月,中央党校进修部以“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和发展农村经济”为主题召开了一次理论讨论会。与会学员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以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三届八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对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和发展农村经济等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现将部分学员的发言要点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国家决定把国营大中型企业推向市场.为了使企业适应市场,搞活市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任务,就是要从三个方面教育职工树立社会主义的市场观念.一是由封闭思想转向开放意识.多年来,不少企业吃惯了低价原料的“便宜饭”、统购统销的“太平饭”、不讲效益好坏的“大锅饭”和靠“皇粮”供给  相似文献   

11.
《瞭望》1991,(31)
一个时期以来,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问题,一直是经济界和社会上关注的一个中心。这个问题已被列为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这是因为,全国1万多个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脊梁”,它们的生产总值占全国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将近一半,固定资产和实现的利润、税金均占60%以上。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92,(1)
进一步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是1991年中央工作会议的中心议题。也是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件大事。本刊于1991年底邀请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专门就进一步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问题进行了座谈。这里摘要发表6位委员的谈话,希望对进一步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李鹏总理在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对此作了重要阐述。参加“两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围绕搞活大中型企业问题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里发表的五位代表和委员们的谈话摘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他们对搞活大中型企业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经济学界曾有人讲过这样一个观点,提高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效益,关键在于加强企业的科学管理。这里的管理,既指政府的宏观指挥与调控,也指企业内部的微观组织与具体管理措施。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从管理的侧面抓住了要害。本文试就提高企业,尤其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有效性管理问题谈几点看法,以此为搞活我省国营大中型企业稍尽绵薄。  相似文献   

15.
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为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和实施“八五”计划服务?——这是中宣部和全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5月6日至17日在北京举办的全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讨班的中心议题。113个企业(多数是大型和特大型企业)的党委负责同志及少数厂长、经理,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有关部、委、总公司的政工部门或研究会负责同志共140多人参加了研讨。现将研讨的几个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一、发挥政治优势与搞活大中型企业的关系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从经济上讲,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社会有效供给和国家财  相似文献   

16.
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人事部门负有一定的责任,企业的人事管理工作,是整个干部人事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做好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有管理工作,是人事部门的一个重要职责.作为政府综合管理人事工作的部门,应该积极做好企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协调、指导和服务工作.当前,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是党的中心工作,当然也是人事部门的中心任务.根据人事部门的职能,在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方面,初步考虑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7.
《瞭望》1992,(9)
新年伊始,全国各地围绕破除“三铁”(“铁交椅”、“铁工资”、“铁饭碗”)、转变经营机制展开了“攻坚战”。企业内部这场人事、劳动、分配制度的深刻变革,将使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国营大中型企业重新焕发活力,调动这些企业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这些年,我们在深化企业改革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各地都涌现了一些经营机制转换比较成功、生产经营效益比较好的企业。但是,发展社会主义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和关键,取决于微观基础重塑—一企业改革。而“企业改革,主要是解决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问题。”(《邓小平文选佛三卷,第192页)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及随之而来的权利变化、政经分离、政企分开,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也是政治体制改革。”(同上书,第192页)根据邓小平同志“关键要抓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指示,近年来上海的理论界、企业界大胆探索了多种改革思路,指出了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有关对策建议,从而为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和大锅饭”桎梏了企业的发展,要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必须对企业内部的劳动工资制度进行改革。然而这又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大胆实践,稳步推进。 首先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三铁一大”并不是社会主义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如今,以“转换经营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正在上海走向深入。有人把这一过程形象地称为企业“断奶”的过程:企业从不具备完全的“行为能力”,供、产、销都仰赖政府计划安排的婴儿,变成自主经营的独立法人,到商品经济海洋里自主沉浮;职工再不能躺在企业怀里喝“大锅奶”,他们在企业中的岗位、地位和报酬,要凭自己的本事去独立获取。 确实,作为共和国大厦“顶梁柱”的上海大中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