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冯梦龙在《古与令谭概》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司马微在同别人谈话时,无论好与坏,不管是与非,总是说“好”。一天,有人问他:“你好吗?”他回答:“太好了。”有人难过地对他说:“我的儿了死了。”他也旧答:“那太好r。”他的老婆凶此批评他:“人家认为你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所以才告诉他的伤心事,你怎么还是说好呢?”他仍然回答说:“像你说的这些话,也太好了。”于是,“好好先生”这个典故留传至今。  相似文献   

2.
人大代表代表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今年全国人代会期间,有一位来自某省民营企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将自己出资10万元起草的“大店法”(草案)提交给大会秘书处。记者就此采访时问他:“采取这种非常方式跟你所处的行业有关吗?如果有人说你在为自己的企业谋取私利呢?”这位代表回答:“作为行业人大代表,我觉得自己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站出来为这个行业的利益说话,流通领域有6000万从业人员,为他们利益说话我感到自己的腰杆挺得很直。”类似这位代表这样回答提问的代表还有很多,比如有记者问:“您虽然是农民出身,但是您现在是企业家,您准备替谁说话呢?”代表回答:“我准  相似文献   

3.
某电台播了一个小品,叫《采访长寿村》。内容是这样的:记者走进长寿村,看到一老人正在吃饭,迎面上去问“大爷您几岁?”大爷说:“100岁。”请问:“您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大爷说:“每天按时吃饭,不过我年青,说不全,你去问我的哥哥吧。他今年112岁,正在前面做农活。”记者:“哦。”记者走到田边看到老者问道:“大爷您这么大年纪还做农活,您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大爷回答到:“我长寿的秘诀是热爱生活,天天坚持做农活。不过我说的并不全,你还是去问我叔叔吧。”前面木凳上静坐一个老者,记者前去问到:“大爷您长寿的秘诀是什么?”老者睁开眼笑笑说…  相似文献   

4.
一、“砸缸”意识的来历  高考前,为了解学生的复习状况,我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小孩掉进水缸里我们 应该怎么办?”话音未落,几乎所有的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道:“砸缸!”回答得既干脆又自信,确实是斩钉截铁。我接着又问:“假若水缸里没有水也需要砸缸吗?即使水缸里有水,我们还要像当年的司马光那样将水缸砸碎吗?”学生们被问笑了。笑过之后,教室里出现了长时间的安静。我问:“咱们班还有哪一位同学没有笑?”只有一名学生站起来,他回答说,我们作为一名高中生,而且快要高考了,但思维还停留在儿时的水平,确实令人担忧。  …  相似文献   

5.
幸福     
偶有一天,朋友来找我谈心,问了一个问题:“幸福是什么?”我沉思片刻,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他:“你认为我幸福吗?”朋友想也没想,对我说:“我认为你幸福,因为你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有一位漂亮的妻子,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儿子,还有……”我笑了笑,又问他:“你认为拥有这些东西的人就都很幸福吗?”朋友点点头说:“是的。”我又笑了笑:“那可不一定,一个拥有豪宅名车的富翁不一定比一个在大街上捡垃圾的人过得幸福;一个身份显赫地位高贵的人不一定比一个乞丐过得逍遥自在。说到底,幸福纯粹是个人的感受,它无法也无需由一把公用的尺子去衡量。其实,每…  相似文献   

6.
尚友     
申徒嘉是一个断了腿的人,他和郑国的子产一起从师伯昏无人。一天子产对申徒嘉说:“若是我先出去,你就留下;若是你先出去,我也留下。”第二天,他们又合堂同席而坐,一起问学。当子产要出去时,他又重复昨天讲过的话,还轻蔑地责问:“你见了我这样的执政大臣还不回避,难道是想与我平起平坐吗?”申徒嘉不卑不亢地回答:“在先生这里,怎么还有这种执政呢?你来到这里进德修业,竟说出这样的话来,不是有点过分吗?”子产有恃无恐地说:“你现在既成这种样子了,确还想和尧争善,思量一下你的操行,该可以自省过失了吧?”申徒嘉从容地…  相似文献   

7.
开心乐园     
小数点一位金融家向一位小姐求婚。小姐说:“我满脸雀斑,你真的不在意?”金融家说:“我喜欢与小数点打交道。”“你得了一种罕见的传染病,”医生对病人说,“我们准备把你隔离,你只能吃薄煎饼。”“薄煎饼能治我的病吗?”“不能,因为门缝只能塞进薄煎饼。”经理追求女秘书。“亲爱的,你不是答应嫁给我吗。”“我在哪里说过这话?”“飞机上。”“哦,那是空话。”问:“你知道近来男人们为什么都爱留长发了吗?”答:“知道。假如他的妻子在他的许愿隔离障眼法衣服上发现长发,他会说,这是我的头发。”一位太太进了议会大厦,上楼梯时不小心跌倒了。…  相似文献   

8.
开心乐园     
父亲对女儿的男友严厉地说:“年轻人,你每天只带我女儿看电影、泡咖啡厅,难道就不能做点其他的事情吗?”年轻人又惊又喜地问:“您是说可以做其他的事儿了吗?”两个歹徒埋伏在一个黑暗的街角,打算暗算一位银行官员。等了半天,也不见那人的踪影。其中一个十分着急地说:“你的情报准吗?怎么这么长时间他还不来,但愿他不要发生意外!”一个找工作的人申请当监狱看守。看守长对他说:“这里关押的都是些亡命之徒,你能对付得了吗?”那人回答:“没问题,谁要是不服管,我就叫他滚出去!”听者有意关心申请当看守一位处于弥留之际的男子向妻子立下了遗嘱:…  相似文献   

9.
经验不等于关键词在岗位上干了十年八年,业务经验有了,领导经验也有了,来言去语、与人打交道的经验更是丰富。“不用准备,让记者来吧,保他满意”,这样的态度,说好听的是充满自信,说不好听的是满不在乎。结果常常是记者满意了,自己傻眼了,上级领导责怪下来了。记者采访,不就是你问我答、我说你记嘛,怎么说了那么多,那么精彩,可记者报道出来,不仅少,而且不精彩,甚至还有点负面味道呢?这不难理解,记者不是随便和你聊天来的,他在工作。如果你想到哪说到哪,记者会烦躁,而且他可能还会获得更有“价值”的新闻,不幸的是,这“更有价值的新闻”报道出…  相似文献   

10.
《上海支部生活》2011,(1):50-51
“你觉得自己属于弱势群体吗?”记者问。“是的,我属于。”扛着编织袋的农民工这样回答,大学生、小商贩这样回答,甚至在国企、外企有着固定工作月收入上万元的“白领”、“金领”们也这样回答。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周建平,是一位“上了《福布斯》中国首富排行榜的企业家”,一位记“不客气地”地问他:“你这个企业家当全国人大代表需要花很多钱公关吗?”周建平回答说:“说实话,想当全国人大代表,靠花钱公关没用。我认为,企业家要花很多力气来办企业。如果你企业办得好、多缴税、多解决就业问题、多给当地做贡献,你说,选人大代表时,政府能不信任你吗?  相似文献   

12.
1998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首次访华参观西安历史博物馆时,邂逅西安市雁塔区艺术小学7岁女孩壮壮,并与她进行了短暂的交谈,他俩的对话富有一定的哲理性。其中有一段时话是这样的:克林顿问:“你很想看见我吗?”壮壮答:“是的,因为你是美国总统。”克林顿问:“你知道美国总统是做什么的吗?”壮壮答:“美国总统是管美国人的。”克林顿用手托着下巴沉思了一下.很认真地对壮壮说:“应该说是美国人民管美国总统。”一问一答中,至少从表面层次上反映了克林顿的公民意识。其实这也难怪,  相似文献   

13.
“韩风韩雨”扑面而来有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长辈,平素难得糊涂, 家里的女性狂热追看韩剧,于是也跟着看,并评曰:这个剧好看,就是没什么明星,连小燕子都没有。家人惊,小心翼翼地问:您说这是哪国的电视剧?老人答:当然是中国的,你看那家的儿子不是属羊的吗?那个谁谁,还说考状元哪!  相似文献   

14.
到统战部工作两年多了。一次与一位朋友闲聊,当侃到统战工作时,这位朋友说:你原先在党政权力部门,到了这里后,感觉如何?回答:很好很好。朋友似有疑虑:好?答:然。朋友接着问:人们颇有微词, 说统战部是“小卖铺”,铺门面我送你一副对联:上联是“无职无权无忧愁”,下联为“有吃有喝有朋友”。答:此言差矣! 问:何以见得?答:此话最多说对一半。下联不错,统战干部拿着人民的俸禄,吃着百姓种  相似文献   

15.
轶闻     
《传承》2003,(5)
侯宝林说两个“凡是”1982年,著名相声演员侯宝林随大陆曲艺团到香港演出。在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记者问他:“侯先生,你说的是普通话,香港人说的是广东话,你说相声他们能听得懂吗?若听不懂,还会有人来听你的相声吗?”侯宝林不假思索:“凡是来的都听得懂。凡是不来的都听不懂。”第二天,香港报纸刊登新闻,标题耸人听闻:《侯土豆加牛肉等于共产主义匈牙利有道闻名于世的菜叫“古亚什”,就是土豆牛肉汤。当年赫鲁晓夫访问匈牙利,吃到这道流香四溢的名菜后,赞不绝口:什么时候苏联人民都能吃上这土豆牛肉汤,苏联就是共产主义了。土豆加牛肉等于共产…  相似文献   

16.
<正> 古时候,一位学者向禅师找寻禅的真谛,他总是觉得禅师对他保留了很多东西,没有倾囊相授,于是牢骚满腹。有一天他们俩人来到后山的小径散步,突然禅师问学者:“你闻到月桂花的香味吗?”学者回答“闻到了。”于是禅师微笑着说:“看,我并没有保留任何东西不  相似文献   

17.
开心乐园     
弄巧成拙一个小伙子爱上了一位时髦的女郎,他向她热切地表示:"为了你,我愿意替你做任何事情。"女郎睁圆了美丽的眼睛说:"真的吗?那么拜托你为我介绍一位比你更加英俊、更加聪明的男子。"年过四十的单身汉杰克在向他的朋友描述他的美好愿望:“……我一下班回来,一个年轻美貌、温柔贤惠的妻子站在我的前面,桌上摆着佳肴美酒……你说有这样的可能吗?”“有。”“什么时候才会有?”“当你走错门的时候。”杰克看见一只很漂亮的波斯猫,便问:“妈妈,这猫是丈夫还是妻子?”妈妈为难地犹豫了一下。杰克说:“妈妈,我知道了,这猫是丈夫。”“为什么?”…  相似文献   

18.
满了吗?     
有个徒弟学艺三年,觉得功德圆满,便向师傅表示,自己可以满师了。师傅未回答,只叫他装满一大碗石头来。徒弟依言做了。师傅指装满石头的碗问:“满了吗?”答曰:“满了。”师傅把沙子撒满了石缝。又问:“满了吗?”答:“满了。”师傅再向碗里撒入石灰,仍没有溢出,再问:“满了吗?”这回徒弟十分肯定地点了点头:“满了。”师傅又向碗里倾入大量的水,还是没有溢出。师傅继续问:“满了吗?”结局:那位自满的徒弟再也没答上来。 我很喜欢这则故事。“满了吗?”看似简单的三个字,却如同当头棒,把一颗沉溺于自满的心一下子惊醒了。于是,我发现:当我闭着…  相似文献   

19.
法庭上,我最常听到的声音;问:“你为什么这么做”答:“因为一时来气……”问:“知道这是犯罪吗?答:“不知道。问:“以后怎么办?”答:“再也不犯罪了。”这些孩子们,抢别人东西,只是觉得刺激,打别人一顿,只是看人家不顺眼,顺手抄了别人的手机,只想炫耀一下自己富有……十几岁  相似文献   

20.
作何感想     
“你走你的,管别人干啥?”是一句普通话,街上、车站,常常都可听到,尤其在家长对儿女的唠叨中,更为广泛。我的同学××从家里到学校来,他妈说:“你要小心呀,那些小偷太多了,而且技术高明。就是拐别人的,看见了也不要做声,不然,会吃亏的”。我和同学××乘车,身上带了30元钱,不慎被偷了。下车时××对我说:“罗震,你的钱被偷了吗?”我一摸,确实不在,便问他看见小偷没有。他说“看见了”,我又问他当时为什么不叫我一声,他说“我能叫吗?我怕挨揍”。一天,我在车站等车,看见有好几个“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