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下面简称《起源》)是恩格斯卓越的科学著作。历年来我在学习这一著作过程中,经常想到以下几个问题,现在提出我的认识和看法,请同志们指教。一首先,恩格斯为什么在当年写这样的一部著作?当时是什么年代,历史的背景是什么?有什么时代特征?在欧洲,从1848年起  相似文献   

2.
李百玲 《前沿》2009,(2):13-16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原始社会的经典之作。恩格斯在马克思与摩尔根等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于作为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产生的机制、动力、过程等进行了考察。从交往的角度考察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可以看到交往与劳动实践一起,促进了文明起源,推动了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地阐明了文明和文明时代。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部著作中,认为文明是个历史范畴,是和蒙昧、野蛮相对立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进步状态。他们一般是将文明作为一个整体概念使用的,无论是在谈人类的文明史、资产阶级文明  相似文献   

4.
"我希望你们在研究国家问题的时候看看恩格斯所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这是现代社会主义的基本著作之一,其中每句话都是可以信任的."但是,这本被列宁高度赞扬的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它的第一版序言却远没有为所有马克恩主义学者所肯定,赞否两派,争议时起,至今不休.一派认为,序言中所谓"两种生产"的理论,事实上是一种二元史观,它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另一派则说,"两种生产"的理论,通过对原  相似文献   

5.
一、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理论与实践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作了全面、深刻的分析研究,最后得出结论“消灭私有制”。(《共产党宣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史,证实了这个科学论断。在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以后,社会经济形态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部著作中作了论述:“无产阶级将取得国家政权,并且首先把生产  相似文献   

6.
李益彬 《传承》2010,(30):96-97
古都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包涵了多门学科的相关内容。它不仅研究古都演变的过程和现象,而且研究其中演变的规律。王明德博士的近作《从黄河时代到运河时代:中国古都变迁研究》是一部探索古都文明演进轨迹及其发展规律的著作,通过对其进行研究,探寻中国古都发展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是写于1880年的一部重要著作,早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前,它已经被翻译介绍到中国来。1912年5—7月,中国社会党绍兴支部刊物《新世界》第1、3 、5、6、8期上,连载了施仁荣译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第一、二章和第三章的一部分,题为《理想社会主义和实行社会主义》。这是我国最早译载的恩格斯著作。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在研读、整理马克思的遗稿《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的基础上,写作并完成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1884年10月3日在苏黎世出版。这本著作是适应时代发展和无产阶级斗争需要,彻底批判当时各种唯心  相似文献   

9.
重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黄万啭毛泽东同志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作为一部具有重大意义的哲学著作和科学社会主义著作,它在一系列重要问题上对于哲学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探索作出了重要贡献,向前发展了马列主义...  相似文献   

10.
陈哲 《理论月刊》2004,(1):65-66
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恩格斯借用了摩尔根“文明时代”这一研究成果,对“文明时代”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种种“不文明”的现象进行了深刻地揭露和批判。通过采取“先破后立”的论证手段,恩格斯在此开辟了一个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即“两个必然”的新视角,从而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1.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一部探索人类社会早期发展历史以及原始社会的婚姻家庭形态和氏族制度演进的力作,旨在揭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和国家产生的深刻根源。不仅如此,该论著通篇文章蕴含着恩格斯关于文明时代的丰富思想。深入研读这部论著对于指导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1873至1882年撰写的一部未完成的手稿,是他研究自然界和自然科学辩证法问题的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最重要成就作了哲学概括,揭示了各门自然科学的辩证联系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而且深刻阐发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提出了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使我国逐步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根本任务,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探讨的课题。那么,怎样理解马列主义理论中的文明概念呢?文明概念究竟包括那些内容呢?对此,苏联《科学社会主义丛书》1979年第九期上发表了姆切德洛夫的文章,文中有关文明的概念及其内容的论述,对于研究马列主义理论中的文明概念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将这篇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引述如下: 一、怎样理解文明的概念发展马列主义的理论,也如同发展任何一门真正的科学一样,应该对马列主义所运用的概念不断地进行分析和研究。因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解决不同的理论和政治问题时,即  相似文献   

14.
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对于这一问题,中外学者研究已久,各种观点迭出,厉以宁教授近期著作《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一书对资本主义的起源作了系统的研究。根据此书观点,西欧资本主义的起源必须到西欧城市发展的历程中去寻找答案,资本主义不过是城市发展的附属物。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为什么不能产生资本主义,本文认为,应同样到中国城市发展史中去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5.
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使用广泛的三个概念,其含义是多种多样的。在马克思主义文献中,文明这个概念也经常使用,含义电不大统一。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这个词就出现了三十五次。至于说到今天我们讲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写的《共产党宣言》中,分别称之为“物质生产”,“精神生产”。马克思、恩格斯有时把文明作为历史分期的方法,它用来与蒙昧、野蛮时代相对比而言;有时把文字的产生作为文明时代标志的开始;有时把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出现、政治组织代替氏族组织、社会分成对立的阶级,作为文明的特征;有时又把阶级,特别是国家的产生、作为文明时代的标志,称之为文明国家。因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6.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问世已经一百周年了。它对世界社会学的研究,特别是对家庭社会的研究发生了很大影响。老年学是家庭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研究解决好老年人问题,对于“四化”建设和劳动力的再生产都有很重要的意义。由幼到老是人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如何使老年人生活得幸福,愉快地度过晚年,  相似文献   

17.
姚颖 《新东方》2009,(12):29-34
《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公开发表的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一部著作。列宁曾在《国家与革命》中将《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并列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的最初著作”。但是关于这部重要著作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前后出版与传播的过程,我们知之甚少,从而降低了对它的重视程度。十月革命前后,《哲学的贫困》在俄国的普及率极高,从1886年第一个俄译本出现到苏联时期多次重译与再版,无不体现着这部著作对苏联民众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随着本世纪70年代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公诸于世,哲学界对马克思恩格斯晚年研究人类学问题目的意图的探讨众说纷纭。本文主要根据收集在马恩全集45卷和19卷的马克思的有关著作以及恩格斯的有关著作,对马克思恩格斯晚年研究人类学问题的目的意图作初步探讨。一、马克思恩格斯研究古代人类学问题,是对他们本人早已开始的人类社会形态发展进程研究工作的继续和深化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创立唯物史观之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第一次提出和使用了“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19.
《传承》2015,(10)
《国家与革命》是一部关于阐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里程碑式的著作,它全面且详尽地阐述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和俄国革命所提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这部著作的问世正确指导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同时它的理论精髓也对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持续产生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学界,有的论者一谈到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时就论及《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是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马克思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经过理论研究制定出来的。这个过程,就是理论驿站。这个理论驿站和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继承有重要的关系。这里,主要研究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科学理论是怎样产生的。理论驿站是要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的内在关系上研究其发展。这需要对1843年《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手稿》、1843年《论犹太人问题》、1844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内在关系作深入的剖析。不研究这三部经典著作,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以后的发展就没有了根基。理论驿站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是我在一本新的著作《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发展史论纲》(光明日报出版社2021年版)中提出来的。在这部著作中,理论驿站是针对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说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平面结构,是由一种理论运用、推广出来的。理论驿站不同,是一个历史的、逻辑的方法。这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方法论。在这部著作中主要是对“三个组成部分”展开的,对马克思早期思想演进缺乏深入研究。现在研究这个问题,刚一开始就遇到了一个矛盾:版本的问题。以上说的这三部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