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劳动关系是否和谐影响并决定着一个社会和谐的程度,现阶段我国劳动关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劳动待遇差,劳动安全、卫生及社会保障权被忽视,就业性别歧视问题普遍存在,侵犯农民工劳动权益的现象屡见不鲜,为此要理性地分析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法制、政府、雇佣双方及社会教育多管齐下,共同创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与国际接轨意识的提高,中国企业越来越重视律师事务所在并购交易中的地位,律师得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实务经验在标的企业选择、商务谈判以及交易架构设计等方面发挥作用。然而,如何做到客观衡量标的价值、评价交易风险、搭建交易架构直至进行并购协议条款设计?了解并掌握境外并购一般流程及法律风险控制操作要点,显然举足轻重。一、境外并购一般流程概述境外并购的一般流程分为筛选标的企业、初期商务谈判、法律尽职调查及并购协议起草、并购协议正式谈  相似文献   

3.
并购审批机关对并购交易同意或禁止的决定,直接影响着并购当事人及利益相关人的权益.欧盟在并购决定救济方面有着完善的立法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比较,可借鉴欧盟在并购决定救济原告资格、诉由、审查标准、期限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在现有行政诉讼法的基础上,确立专门的并购决定救济法律体系,切实保护并购当事人及利益相关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劳动关系是否和谐影响并决定着一个社会和谐的程度,现阶段我国劳动关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劳动待遇差,劳动安全、卫生及社会保障权被忽视,就业性别歧视问题普遍存在,侵犯农民工劳动权益的现象屡见不鲜,为此要理性地分析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法制、政府、雇佣双方及社会教育多管齐下,共同创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张伟华 《法人》2016,(4):52-53
盈利支付机制从某种角度上看,对买卖双方都是有利的。一方面,盈利支付机制可以帮助卖方促成交易;另一方面,盈利支付强化了买方对交易风险的控制近期,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再掀热潮,多起大型跨国并购案例先后敲定。这些案例往往涉及巨大的交易金额,在国际并购中,交易支付一项是关键环节之一,对企业来说,选择恰当的支付机制也尤为重要。Earn-out机制,又叫作盈利支付机制,是国际并购交易中在买卖双方对出让资产或者出让公司价值评  相似文献   

6.
【裁判要旨】涉工程发包确认劳动关系纠纷案的裁判思路有三,即法定劳动关系思路、行政拟制劳动关系思路和民事雇佣思路。这些思路适用情形相似但又不尽相同,选择不同会产生迥异的裁判结果。化解三个思路之争,在于明确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分野,正确解读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4条的规定和尊重当事人对请求权基础的自主选择。  相似文献   

7.
在海外并购法律工作中,基础的工作之一便是审查保密协议。对保密协议认识的深浅与否,甚至直接涉及到交易的成败问题。在提供审查保密协议意见之前,首先要审查以下重点事项:一、明确保密协议的缔约方,是否采用特殊目的公司(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作为缔约方,缔约方是信息持有方还是中介公司。明确此点可以确认保密协议权利义务的相对方及违反保密协议后可追索的实体。  相似文献   

8.
李明 《法人》2004,(1):94-96
并购实践中有5个突出的问题需要引起注意,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务必考虑周全。如今,在全球所有的并购交易中,大约有20%与亚洲企业有关,而对亚洲来说,最有吸引力的市场在中国。在2003年的前9个月,交易量就达到了240亿美元。在中国企业的并购重组中,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是热点。不久前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并购重组国际高峰论坛上指出,要创造良  相似文献   

9.
企业并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购前的战略计划及并购策略的确定,评估目标企业价值,对交易结构和融资方案进行安排,通过尽职调查发现风险从而控制风险、严密详尽的并购协议条款设计,是实施并购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姜华  宋洁 《中国律师》2009,(3):57-59
我国《劳动法》和于2008年生效的《劳动合同法》调整了所有与工业生产有关的劳动关系。其所剩的零散的雇佣活动,像家庭雇佣保姆、业主雇佣司机等现象,大都存在于家庭及消费、流通领域,与工业无关或关系不大,但在我国现实生活中非常普遍。实践中,这类现象被称作雇佣关系,《劳动法》上的劳动合同一般不适用这类雇佣现象。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雇佣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
新书     
《法律与生活》2020,(1):2-2
《并购之道:赢家的65个商业逻辑与实战》。本书是作者对中国与世界级大企业在第七次全球并购浪潮中得失与并购背后商业逻辑的系列思考,内容包含近年来国际并购交易实务中的发展,也包括影响力大的交易案例、司法判例以及立法趋势,具有积极的借鉴与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外资并购将对中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需要重视和研究入世后我国的外资并购,并作出立法应对。近年来,我国外资并购的迅猛发展得益于相关立法的支持。适应外资并购的发展,需要对外资并购运作方式及相关事项作出立法规范。我国外资并购中涉及的反垄断调控,急需有法可依。入世后,WTO规则涉及外资并购的重要事项,要求事先存在相关的立法,需要国内立法的及时补缺。  相似文献   

13.
毒丸计划是一种提高并购企业并购成本,也是是运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反收购防御措施。毒丸计划能有效防御敌意并购,但对公司自身也会带来不利影响,是一把双刃剑。我国目前对毒丸计划没有具体规定,但应对应用毒丸计划采取比较严格的管制制度。  相似文献   

14.
雇佣(劳动)合同规则在民法典中的体例大致经历了法国模式、德国模式以及瑞士和意大利模式三个阶段,雇佣关系逐步演化为劳动关系。从雇佣合同到劳动合同,体现了法律对雇佣关系调整的理念和内容的深刻变化,劳动法在民法之外获得巨大的独立发展。虽然民法典中的雇佣规则调整劳动关系的功能弱化,但雇佣合同规则尚有存在的基础和必要。雇佣合同规则既为无法纳入劳动法的一般雇佣关系提供规则,也架起劳动法和民法沟通的桥梁,为劳动关系适用民法规则提供制度的连结点。未来我国民法典应规定雇佣合同规则,应采德国模式在债法的合同法部分规定雇佣合同,规定雇佣合同最基本的规则。  相似文献   

15.
徐超 《检察风云》2008,(20):53-53
英国最大抵押贷款银行——哈利法克斯银行(HBOS)9月17日宣布正与英国第五大商业银行莱斯银行洽谈并购事项。谈判消息披露前几分钟,一些投资者在证券市场大量购入正急剧下跌的哈利法克斯银行股票,最后借助利好消息在一小时内获利1.9亿英镑(约合3.48亿美元)。监管机构金融管理局(FSA)计划对这一可疑交易行为展开调查。  相似文献   

16.
英国行政法对劳动法深有影响,尤其是合理性原则与比例原则在劳动法判例中适用广泛,作为英国本土发展而来的合理性原则在雇佣法判例上之适用实乃英国个人主义行政法运行模式之要求,主要在不公正解雇与雇佣合同默示条款领域得以适用;而比例原则之适用则深受欧共体公法之影响,主要在反雇佣歧视法律和1998年《人权法案》方面得以适用,两原则各有其适用特点与功能。其对我国在不当解雇的合理性判断、针对员工惩戒行为的比例考量、劳动仲裁对雇主决定的过度自制以及劳动诉讼对劳动仲裁裁决的司法自制等问题的解决方面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劳动关系是雇佣关系的社会化,劳务关系则外延广泛。运用比较法的研究方式辨析劳务关系、雇佣关系、劳动关系三者的联系与区别,从而找寻出船员在雇佣过程中受伤,船东承担相关责任的正确法律依据,以解决司法实践中适用法律不统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北方法学》2022,(6):30-38
立足数字时代和我国用工领域立法的现实,我国将制定的《劳动法典》应是一部调整涵盖劳动关系和雇佣关系等用工关系的统一的“劳动的法典”。雇佣合同进入《劳动法典》是因为在立法史上,我国通过劳动合同实现劳动力市场化改革,发生了劳动合同制度对雇佣合同制度的制度替代,导致雇佣合同无法系统立法并进入《民法典》中。而从法律渊源角度看,劳动法和民法作为独立法律部门并不影响二者发生法律渊源交叉,法典化完备性和体系性的技术要求,反而支持在一部法典中系统调整不同类型用工关系。从功能的角度看,将雇佣关系和劳动关系置于一部法典中,有助于按照类型和谱系的方法对各类用工关系进行符合实际的法律组合调整,有利于完成数字时代对“不完全符合劳动关系情形的”用工的规范。《劳动法典》总则应规定用工关系调整的对象、原则和一般规则,分则应按照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为主干,调整雇佣关系、非典型劳动关系、不完全符合劳动关系情况之用工的规范为特别规定的布局进行体系安排。  相似文献   

19.
劳务派遣涉及三方主体,雇佣与使用相分离的典型特征给其劳动关系的认识带来困难,科学准确地界定劳务派遣关系中的劳动关系,对于劳务派遣法律规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根据传统劳动关系从属性的界定标准,在劳务派遣关系中,派遣单位与要派单位组合成雇主与派遣劳动者形成一重劳动关系,这一重劳动关系在派遣单位与要派单位两个层次之间分别运行。  相似文献   

20.
肖竹 《法学》2021,(2):160-176
雇佣(劳动)关系从属性认定标准的体系化研究不能被逾越以致被忽略。源于生产资料所有权的资本控制劳动理论及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可以为雇佣(劳动)关系认定的从属性标准提供解释路径。雇佣(劳动)关系从属性认定的体系化展开当以人格、经济和组织从属性为制度构成,包含各从属性下之要素特征及其在雇佣(劳动)关系认定中的角色与权重;需在捋清从属性劳动与平等性劳务给付区分一般规则的基础上,探讨劳动力使用形式的变化对从属性认定标准的不断挑战,特别是对当下零工经济、平台用工背景下该理论的解释张力与适用能力予以反思并做出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