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长路 《红岩春秋》2008,(6):40-43
改革开放后,童小鹏同志多次重返故地,为南方局历史资料征集和党史事业鞠奉余热。如今他辞世已逾一年,而童老的音容笑貌依然萦绕在我们眼前……  相似文献   

2.
照片中的这架已经有点锈迹的黑色相机是一位叫王梅魁的老人一直珍藏在家中的“宝贝”。  相似文献   

3.
正我在任上的时候,曾经负责南方局的研究工作。我感到,改革开放以来对南方局历史的研究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成立了以宋平、孔原、童小鹏、荣高棠等部分南方局老同志为核心的南方局党史资料征集小组,有关地区党史部门业务人员参加。1985年,正式开始南方局党史资料编研工作。1990年6月,编纂出版了六卷本的《南方局党史资料丛书》,由胡耀邦同志题写书名,  相似文献   

4.
童小鹏足迹     
《红岩春秋》2014,(12):18-19
<正>1914年9月童小鹏出生于福建省长汀县童坊乡童坊村。1930年6月童小鹏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四军直属党委干事、军党委办公厅秘书,红一军团政治部秘书、政治保卫局秘书。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战争和长征。到达陕北后,参加东征。1936年6月童小鹏被送红军大学一科(师团干部班)学习。后调任毛泽东秘书,直至"西安事变"爆发。1939年3月童小鹏调到重庆工作,任中共中央南方局秘书  相似文献   

5.
彭山 《福建党史月刊》2007,(9):F0004-F0004
中共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原副主任童小鹏(部长级待遇),于7月18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3岁。童小鹏生于福建省长汀县,193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毛泽东同志秘书、中央南方局秘书长、候补委员、重庆工委委员、中央  相似文献   

6.
《南方局党史资料》编纂出版协作会议,于二月十七日至二十二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四川、云南、贵州、福建、两广、两湖、江西等地区和北京有关单位共五十余人,福建由汪大铭、曾梅生俩同志参加。会议由童小鹏同志主持,郑伯克、冯文彬、马石江、谢筱乃、许涤新等同志先后讲了话。胡耀邦同志为《南方局党史资料》写了书名,邓颖超同志也题了词。会议根据“抗日战争时期的党史,要包括抗日根据地,国民党统治区、沦陷区三个战场才算全面”的指导思  相似文献   

7.
狗定升迁     
王长水一直是朝着科长的位子“努力”。他知道局长喜欢玩相机,就托在德国留学的小舅子给他捎了架莱卡给局长。听说局长家不吃动物油,他就特地回老家给局长捎了几桶自家榨的菜籽油来。局长喜欢下棋,他每次和局长下时,都让局长赢得直喊痛快。时间长了,局长和王长水建立了感情,单位之间你来我往的应酬,局长都喜欢带上他。  相似文献   

8.
关健斌 《廉政瞭望》2011,(21):60-61
俄罗斯传统的“黑色八月”已从日历上翻过去了,但似乎“黑色八月”的魔咒尚未完全消散。9月7日,一架雅克-42飞机在俄罗斯雅罗斯拉夫尔州起飞时坠落,造成36人死亡,1人受伤,机上搭载的是俄罗斯“火车头”冰球队,当时他们正飞往明斯克。  相似文献   

9.
江总书记说:“希望您有更多新编书籍问世” 童小鹏回忆录《少小离家老大回》很快就要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这部由著名文学家冰心题写书名,省委书记陈明义作序的回忆录,是童小鹏参加革命70年光辉历程的真实记录。内容生动感人,文字朴实优雅,首次披露许多鲜为人知的史料,并配以300多幅珍贵的历史照片,是一部很有教育意义的引人入胜的好书。 童小鹏是长汀人,1930年参加红军,经历过五次反“围剿”战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他在周恩来领导下工作,风风雨雨近  相似文献   

10.
《廉政瞭望》2010,(22):71-71
11月5日,川航一架A330宽体客机平稳降落成都双流国际机构,机身“五粮液”主题彩绘格外引入瞩目。这是川航和五粮液强强联手的“新尝试”,从今天起,该架飞机将正式被命名为“五粮液”号,双方将进行为期3年的合作。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前夕,原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征委副主任童小鹏同志应漳州市委的邀请,做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党史报告。报告在干部中引起较大反响。会后,童小鹏同志又认真学习了江泽民总书记的“七一”讲话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并参阅了大量的党史资料,在原讲话稿的基础上写出了《中国共产党在艰难曲折中胜利前进——党史学习笔记》。文中有一些事例是童小鹏同志长期跟随周恩来的亲身经历与见闻,鲜为人知,是十分宝贵的党史资料。为此,我们摘发了其中的一部分,以飨读者。本文的题目是编者加的。  相似文献   

12.
王凡 《党史博览》2014,(5):37-42
正2014年9月,是中共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童小鹏诞辰100周年。1982年,童伯伯从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职位上退下来后,出任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副主任,主持编纂、出版了《南方局党史资料》《长江局党史资料》《南京局党史资料》等极具历史价值的资料。他呕心沥血数年写下的《风雨四十年》,详细叙述了他追随周恩来40年,零距离和近距离与周恩来接触的所见所闻,是研究  相似文献   

13.
李盈 《当代贵州》2009,(19):21-22
若说,贵州发展的必备要素除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外还要增加什么,那么无疑,“天生丽质”的多彩贵州需要一架相机。  相似文献   

14.
在汉语中,“一百”除表意数字,还意味“高度”。本刊已第100期。就其社会效益、选题视野、文章质量以及印刷装帧而论,是否也已百尺竿头?我们说了不算,读者才是“上帝”。但创刊17年,编发100期,我们始终如一地追求完美却是不争的事实。全体同仁为此诚惶诚恐,不敢稍有懈怠。因为我们时刻记得,身后有无数亲切和期待的目光。那是敬爱的邓大姐对创办本刊笑意吟吟连声称好,并亲笔题写刊名;那是德高望重的胡乔木同志谆谆告诫我们的采编人员要“结合社会史反映党史”;那是尊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宋平同志高屋建瓴地指示我们“深入挖掘南方局伟大历史功绩和红岩精神”;那是童小鹏、杨超、马识途等许多有大功于中国革命的老同志为出版、发行奔走,甚至亲自撰稿、组稿;那是中央党史研究室将本刊放在全国党史工作大局中拨冗指导,期望我们“资政育人”;那是中共重庆市委确定本刊为“学习、研究、宣传红岩精神主阵地”;那是广大读者在红岩精神感召下焕发出来的巨大热情……在信任与鼓励中,我们除了不断受到鼓舞外,责任心和使命感也与日俱增,于是我们倾力而为,用心尽力,用艰苦努力,用开拓创新,去努力争取最好绩效,以回报厚爱。尽管17年间人事更替,机制变化,但主题依旧,精神不变,一...  相似文献   

15.
周勇 《当代党员》2011,(8):18-19
红岩精神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初期风雨如磐的斗争岁月中锤炼形成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之所以冠名“红岩”,是因为南方局的驻地叫“红岩村”。  相似文献   

16.
3月25目上午,福建籍的革命老前辈童小鹏同志,来省室看望了党史工作者。童小鹏同志是长汀人,今年已85岁高龄,革命战争年代在周恩来同志身边,长期从事秘书工作和机要工作。1987年离休后,1990年到漳州定居,在漳州写了《风雨四十年》(一、二)两部革命回忆录。  相似文献   

17.
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的伟大实践,是红岩精神形成的主要基础,在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当前,对南方局历史的研究和宣传正不断走向深入。学术界所熟知的2009年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今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下同)编写、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研究丛书》,2000年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等相关党史宣传和理论研究出版物在提到南方局的全称时,使用的都是“中共中央南方局”。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南方局是我党历史上的重要机构,南方局历史是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周恩来为首的南方局长期培育的‘红岩精神’,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既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又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最近,有朋友给我寄来今年已出的几期《红岩春秋》杂志。它的封面,它内容的地方特色,一下就把我这个离老家近50年的重庆人的思乡情结,特别是红岩情结牵动了……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我去过三次红岩。第一次是1946年3月间,我在沙坪坝中央大学读二年级的时候,我当时是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的进步青年群众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社”核心小组成员之一。我们学校经过“一·二五”要求政治协商会议“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示威大游行和“二·二二”反苏大游行之后,南方局青年组要我们新青社核心组成员去参加总结会。后来才知道这是一次很重要的会,全国青…  相似文献   

20.
正翻看从前的照片,一台凤凰205相机总是浮现在我眼前。它是那样地精美:机身上部镀镍亮泽,闪耀银色光芒,下部被黑色纹格胶套包裹,如男儿的皂色装束,透着俊美,粗短的镜头好像鹰的眸子,深邃而犀利。它透过取景窗口,定格了我心灵深处的情和景,它闪动快门按键,永恒了难忘的岁月痕迹。那是我上大学时购买的相机。整整20年后,它用曾经拍摄的影像,久远地牵动我的记忆。那时候,我高考落榜,在武汉自费上大学,毕业那年,一次与朋友逛商场,无意中看到这款相机,我的目光仿佛被无形的手拽住,在久久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