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祝志男 《人民论坛》2010,(11):30-31
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国大陆自身的不断强大与对台政策的正确是首要条件;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议的签署是关键因素;两岸交流、民间往来日益频繁是民意基础与有效途径;"两会"制度化协商的深入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国际社会普遍认同两岸关系向着和平发展是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2.
<正>2008年12月31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了《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讲话(简称"12·31"讲话)。讲话全面回顾了30年来大陆对台政策与对台工作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全面总结了3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实践经验,首次全面系统阐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提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论断,回答了为什么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怎样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大问题,确立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政策,号召两岸同胞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讲话为站  相似文献   

3.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新形势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以及一系列政策主张和指导原则,对两岸关系发展作出重大调整,赋予对台方针政策新的内涵,全面构建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框架。两岸关系由此进入了和平发展的新阶段,从而开辟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契机,开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主导和把握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战略全局,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的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六点意见中,指出要"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这一重要主张,立足现实,前瞻望远,擘划了发展两岸经济关系的清晰路线图,对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凌斌 《青年探索》2016,(1):97-102
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新时期以来,台湾青年的政治认同虽然存在一些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积极因素,但总体上仍然呈现出不少令人忧虑的现状,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与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景将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未来两岸双方应通过全面深化两岸交流合作,不断巩固与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逐步破解两岸政治难题,以化解台湾青年的"中国认同"危机,重塑台湾青年以"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为指向的政治认同。现阶段两岸双方应把交流的重点放在深化两岸青年交流交往,鼓励台湾青年来大陆学习、生活、就业与创业上,为他们参与两岸交流合作与大陆发展创造条件,从而逐步影响与引导台湾青年政治认同朝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6.
《两岸关系》2006,(8):1-1
今年4月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参加两岸经贸论坛的台湾各界人士时明确指出,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成为两岸同胞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这一具有远见卓识的重要主张是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而提出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构建新时期两岸关系的时代潮流;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始终是台湾民众的主流民意,构建和平发展的两岸关系符合台湾同胞的期盼。当前,海峡两岸都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构建和平发展的两岸关系是海峡两岸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客观要求。构建和平发展的两岸关系,一方面…  相似文献   

7.
赵子建 《台声》2010,(2):19-21
2009年的两岸关系,正如中台办、国台办主任王毅所说:"两岸关系在实现历史性转折基础上,步入了和平发展轨道,结出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保持了正确方向。"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还是初步的,充满着许多矛盾,存在着许多难题,和平发展的道路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8.
刘红 《台声》2008,(10):10-12
当前,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有利于两岸关系良性互动的因素在继续增长,和平发展成为两岸关系主题,“构建两岸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成为两岸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9.
ECFA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CFA的签署,是两岸经济关系发展到和平发展阶段的生动体现,标志着两岸经贸关系正式步人制度化轨道,也意味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一步深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也要看到,ECFA只是两岸经贸制度化的第一步,其后续的政策落实,以及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仍将面临诸如台湾岛内政治生态制约、两岸政治军事互信较低等问题与挑战。只要两岸同胞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就一定能够展现中华民族复兴腾飞的锦绣前程。  相似文献   

10.
刘红 《两岸关系》2013,(7):8-10
6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就国共两党交往和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问题交换意见。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时刻举行的国共两党高层会晤,写下了国共关系的新篇章,也成为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巩固和深化的强劲动力。国共两党关系的继续和发展习近平会见吴伯雄既是国共两党关系的延续,更是在新时期的发  相似文献   

11.
王惠  苏攀 《传承》2014,(12):124-125
在新形势下,海峡两岸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具有广阔空间。通过坚持政治互信、深化经济合作、加强文化交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团结两岸同胞,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确保两岸关系平稳向前发展,维护祖国的和平统一,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前景。  相似文献   

12.
金栋 《两岸关系》2010,(12):5-5
<正>刚刚过去的一年,是两岸关系稳步推进、取得积极进展的一年。经过两岸双方尤其是各界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关系继续保持和平发展的良好态势,两岸机制化交往稳步推进,两岸经济关系继续深化,两岸全面交流的新格局形成。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维护两岸关系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已经成为两岸各界的普遍共识。  相似文献   

13.
<正>2008年12月31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简称"12·31"讲话),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六点意见,在海内外产生了积极反响。这篇讲话,是对30年两岸关系发展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的丰富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指导纲领。30年两岸关系发展经验的总结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正式公开宣告了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此后30年,两  相似文献   

14.
刘红 《台声》2009,(10):20-21
两岸关系机遇期的主动营造、抓住机遇期加快发展,是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轨道后提出的新的要求。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就,既是战略机遇期的阶段性成果,更为新阶段的来临创造条件,战略机遇期新一轮高潮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本着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真诚愿望,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这一新的理念,反映了两岸关系的发展大势,代表了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  相似文献   

16.
《两岸关系》2013,(8):F0002-F0002,1
7月24日,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在广东省中山市举行。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两岸同胞应倍加珍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坚定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各项基础,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社会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两岸关系的政治与社会互动逻辑,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存在着权力制衡、权利规范和社会支撑等多种构建机制,而社会机制是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和基础组成部分.社会机制的内容分析涵盖社会动力、激励、整合、协调及保障等几个方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社会机制为当前两岸关系提供了诸多启示:应确立两岸关系的多元主体多维定位,深化两岸交流沟通范围和层次,注意各项社会运行机制的深化与协调,注重社会资本的积累.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大陆对台政策的完善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和平发展成为两岸关系的主题.大陆针对两岸关系出现的难得的历史机遇,及时调整对台方针政策.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并提出了对台"十六字方针".两岸两会重启商谈,实现了周末包机和赴台旅游.年底,两会领导人在台北举行会谈,达成了"四项协议",两岸"三通"得到基本实现.国务院台办配合中共中央对台方针,相继推出了一些具体的对台政策,有力地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实现由开创期转人巩固深化期的阶段性跨越,两岸在经济、社会、文化、民间交流等领域的合作规模与深度不断提升,但在政治领域,双方关系仍处于低层次的增进了解、累积互信阶段。为让两岸政治关系发展满足两岸形势变化的需要,本文拟在探索当前两岸关系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寻求解决两岸政治难题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20.
杨毅周 《台声》2009,(9):29-30
当前,两岸关系进入了和平发展新阶段.两岸关系突飞猛进.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然而,新时期的两岸关系也面龉着诸多的新挑战。两岸民众国家认同差异的持续扩大,就是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挑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