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的法治理论和思想 ,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指导思想。文章根据邓小平的法治理论 ,着重阐述了依法治国方略离不开邓小平法治思想 ,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应当依法进行 ,实现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就应当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企业管理思想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系列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国内背景和历史准备、时代背景与国际条件、主观条件和个人因素。  相似文献   

3.
建设法治政府,其核心在于"依法行政"。邓小平在"法制"概念内阐发了深刻的"法治"思想,形成了我国新时期法治建设的总体设计,实现了治国方略的根本转变,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他强调人人树立法制观念,建立完备的法制体系,坚持依法行政,为我国新时期法治政府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推动了国家法律制度的完善。邓小平法治思想至今仍然具有理论原创性价值和深远的指导意义,是继续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区分了“法制”与“法治”词义的基础上,对邓小平法制思想与法治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邓小平在关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系列论述中并未对“法制”与“法治”进行严格的区分,而是经常从表述习惯上使用。他在使用“法制”时,有时是指静态的法律制度,有时又是指动态的法治。如果我们不局限于表达形式,而是从其精神实质、从宏观着眼,邓小平法制思想的精髓或核心就是法治。对此,文章进行了论证。本文还对实行法治的意义,根据邓小平法制思想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创新思想是客观历史条件下主观个人条件的充分拓展,其形成的客观条件包括时代主题的变化、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现状及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要求;主观条件是指他丰富的革命阅历、崇高的党性人格和独特的思维素养。  相似文献   

6.
吕斌 《党史文苑》2005,(7):59-60
邓小平创新思想是客观历史条件下主观个人条件的充分拓展,其形成的客观条件包括时代主题的变化、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现状及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要求;主观条件是指他丰富的革命阅历、崇高的党性人格和独特的思维素养.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法治思想的内涵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法治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基本内容表现在国家必须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法律应当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司法制度的独立性等方面。其特征表现在依法治国的战略性,制度治理的法律化和目标取向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作为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他的法治思想与实践对中国的政治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的法治思想在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两位伟人对中国法制现代化建设都作了重要探索,通过考察与比较,可以看出两人的法治思想有不少相同点。  相似文献   

9.
杨爱玲 《世纪桥》2013,(7):51-52
邓小平和江泽民作为国家领导人,在法治思想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邓小平和江泽民的法治思想体系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江泽民的法治思想在继承的邓小平法治思想的同时,也有发展和创新。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江泽民的法治思想,对我们依然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认为,条件分析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体地全面地分析事物的种种不同条件,是我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必要前提。分析条件的客观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分析条件的复杂性,利用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分析条件的可变性,发挥主观能动性,着力创造条件。只有及时分析各种条件,才能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才能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论邓小平行政法治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正琨  熊时升 《求实》2001,(1):20-23
邓小平行政法治思想是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是在总结建国后特别是“文革”期间我国政治领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产生的 ,阐明了在“人治”思想根深蒂固的中国实行依法行政的一系列理论和现实问题 ,对我国当前推进和最终实现依法行政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大在认真总结近二十年来民主法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是对作为邓小平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法治思想的高度概括与总结,也是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重大成果。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将对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作用和实践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理论的历史发展角度,指出了邓小平法治思想的理论贡献,认为这种贡献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即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制度化、法律化;社会主义宪法理论的新创造——“一国两制”构想的法律化;党的领导理论的新跨越——党要学会通过国家和法律实现党的主张。最后,文章分析了邓小平法治思想存在的历史局限性,认为它主要表现为对权力的制度和法律监控的思考还不够成熟,对推进政治生活民主化法律化显得顾虑过多。  相似文献   

14.
刘铁红 《奋斗》2004,(9):9-11
邓小平同志以一个伟大政治家、理论家、战略家所特有的敏锐性和洞察力,对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推动了我国法治发展的进程,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的法治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法治思想主要体现在对民主法律化建设、党的建设、国家制度建设、政法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贡献上。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报告对上述内容都有深入的阐述,是对邓小平法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坚持不懈地学习邓小平法治思想并将其深入贯彻落实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赵子祥 《实事求是》2007,195(2):7-8
邓小平是竞争与合作相结合思想的首倡者。竞争与合作不仅具有经济学意义,同时具有哲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意义,对各门社会科学都具有指导意义。由于“竞争与合作相结合”思想的发现,邓小平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而且是伟大的理论家和思想家。  相似文献   

17.
有关法治建设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邓小平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出发,对中国法治建设的地位、内容和道路提出了一系列精辟的见解。科学地回答了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问题,为我国的法制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法治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应当是法治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需要法治。“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是对邓小平法治思想的高度概括与总结。本文从不同侧面分析了“法律的统治”作为根本的治国方略的战略性,阐释了“法律的统治”这一观念在邓小平法治思想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法治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应当是法治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需要法治."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是对邓小平法治思想的高度概括与总结.本文从不同侧面分析了"法律的统治"作为根本的治国方略的战略性,阐释了"法律的统治"这一观念在邓小平法治思想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及外交工作的新目标、新时期中共与国外各类政党交往的迫切需要和新的时代条件下建立新型党际关系模式的要求三个方面论述了该原则形成的客观依据。在邓小平新型党际关系原则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国家间政党关系的新局面,展现了自主、平等、友谊与和平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