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秋之交,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各项活动十分热络。在陈水扁和岛内"台独"分裂势力狂热鼓吹"入联公投"的疯狂噪音中,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活动不仅以其不受政治分歧干扰的务实姿态,展示出祖国大陆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8,(8)
正日前,赖清德再次表明他的确是"台独"工作者,台湾《中央网络报》4月4日发表社评指出,赖清德的"台独"言论将致台湾人民于战争危险之境,并且完全是不切实际的政治主张。"台独"对中国大陆而言,是涉及国家主权的重大议题,如果"台独"能够成立,势必将危及整个中国的领土完整,所以大陆决无任何妥协空间,"台独"将为台湾带来战争的危险。历史经验和当前国际现实可知,"台独"根本无法实现,国际社会不会支持"台独",再加上大陆坚决反对,制定《反分裂国家法》来因应,任何人都知道,"台独"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为争取中间选民搏上位,赖清德再次变脸。一度叫嚣自己是"务实台独工作者",现在又企图搞"‘台独’品牌改造",狡辩"台独"就是"台主",即台湾前途由人民自己做主,他的"务实台独"就是要捍卫台湾的"民主"。赖清德的所作所为早就证明他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两面人"。他一向热衷散播"台独"谬论,在担任台南市长期间还兴建宣扬"台独"主题的"黄昭堂纪念公园","台独"之毒在他身上可谓深入骨髓,最近却在接受采访时称"两岸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民进党重返执政以来,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借"转型正义"之名,滥用执政权在多领域推行"去中国化"和"渐进式台独",图谋构建所谓"台独"基础性工程,其中就包括炮制制度层面的"司法台独"。有岛内舆论认为,从李登辉到陈水扁执政时期,岛内"台独"势力一直试图通过所谓"公投制宪""修宪"等实现"法理台  相似文献   

5.
2004年的两岸关系,可谓暗潮汹涌、危机潜伏。最突出的现象是,岛内"台独"分裂势力的"台独"活动空前猖獗,使得两岸关系紧张加剧。为此,大陆进行了坚决有效的反"台独"斗争,使得"台独"图谋不断遭受挫败,维护了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6,(24)
正继蔡英文动员人海战术抢攻中华文化总会,让人产生蔡当局意在文化"台独"疑窦后,民进党"立委"刘世芳一番"空竹统战说",再度使蔡当局及民进党趋向文化"台独"潜台词若隐若现。文化,是人类长久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和积累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成果,自有其脉络可追寻。蔡当局和民进党的言语和行为,往往遮掩不住其有意切割两岸文化脐带之企图,令人担忧此乃走向政治"台独"之讯号。  相似文献   

7.
迈博 《台声》2018,(10)
正近来"台独"恶行连连,令台湾岛内社会深感忧虑,岛内各界纷纷揭露"台独之谎"与"台独之害"。最近,"台湾民主基金会"跑到美国公布民调称,39岁以下的台湾年轻人中,有70.3%表示愿意为台湾而战,有26.5%表示不愿意。消息传回台湾,舆论一片哗然。这项民调不无蹊跷。民调已完成一个多月,在台湾并未发表却拿去"向美国人报告",难道这数字是"出口专用"?台湾年轻世代追求的是个人  相似文献   

8.
正蔡英文去年5月在台湾执政后,两岸关系进入"冷和平"状态,涉台舆论斗争趋于激烈。面对严峻复杂的台海形势,祖国大陆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有效压制了"台独"分裂势力的嚣张气焰,在舆论斗争中赢得了主动。过去一年境外媒体涉台舆论普遍认为中国政府反对"台独"的意志坚如磐石,"台独"分裂注定是一条死路。  相似文献   

9.
民进党大陆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党内意识形态及路线斗争和内外多种因素结合的作用,民进党的"台独"主张逐步升级以至将"台独"条文列入党纲."台独"主张主导了民进党的大陆政策,成为民进党政治主张中最具特色、最受关注的部分,直接影响了该党的发展.随着台湾政治体制改革及政党格局的演变以及两岸关系与国际形势的发展,民进党大陆政策围绕着"台独"主张的升级、淡化与重新诠释而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呈现了各自的特点.走上执政之路的民进党在修改"台独"党纲问题上未有明确的主流共识,使之无法与大陆直接沟通与互动.  相似文献   

10.
《两岸关系》2005,(5):14-15
不论是哪个党,只要认同"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发展两岸关系,我们都愿意与之接触、对话。近年来民进党内有部分人士提出,民进党应该放弃"台独党纲",摆脱束缚,走出新路。我认为这是一种认真的、积极的态度。如果民进党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与民进党交往也就不会有障碍。能出现这样的新局面,也必定是有利于两岸关系良性健康发展的。我们一贯认为,广大民进党成员与极少数顽固的"台独"分子是有区别的,也欢迎他们以适当身份来大陆参观、访问、交流。我们的这一态度始终没有改变,而且说到做到、言行一致。  相似文献   

11.
陈水扁当局为了搞"台独",大搞穷兵黩武。搞"台独"、搞分裂,是逆历史潮流而动,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坚决反对的。"台独"就是战争,"台独"是死路一条。台军官兵不愿为"台独"卖命是必然的。 台军不愿为"台独"卖命乃属必然之事  相似文献   

12.
一、"公投"的缘起及实施"公投"乃是所谓民主国家对政府重大政策的缺失提案与否决的公民行为。台湾施行地方自治以来,一直没有所谓"公投"这个法律行为。陈水扁执政后,民进党一直希望实施"台独公投",所以民进党民意代表蔡同荣以其毕生之力推动举办"台独公投",但因内外环境的扰攘不安。  相似文献   

13.
《统一论坛》2020,(2):77-78
2005年3月14日,中国政府根据陈水扁"台独"势力在台湾执政、"台独"气焰猖獗的情况,为维护两岸关系和平稳定,遏制"台独"分裂势力,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业而制定实施《反分裂国家法》。《反分裂国家法》具有极高权威性,前瞻性,是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重要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4.
林浊水是民进党创党元老,在民进党内有“台独理论大师”之称,即便如此,他对陈水扁执政后期的激进台独政策,仍持强烈反对态度。在两岸互动日益增多的今天,激进台独已失去了在台湾强感召力的市场。  相似文献   

15.
韩晨 《台声》2004,(12):10-12
当前"台独"思潮泛滥,不仅因为台湾当局大搞分裂活动,为"台独"势力构建了"完备"理论,而且还因为这些理论和活动与岛内特定的社会心理相结合。因为真正理解"台独"理论的总是少数人,只有调动起相当数量群众的情绪,产生了强大的社会共鸣时,"台独"思潮才有可能做成洪流。"台独"  相似文献   

16.
正教科书是掌控意识形态和塑造认同的工具。多年来,台湾绿营以"台湾中心论"为导向,不断对教科书动刀,以对文史教育的"技术化改革"割裂两岸历史、文化与政治连结,以期实现历史记忆修改和"国族认同"重塑。在李登辉、陈水扁打下的"台独"教育基础上,蔡英文上台后,更是强力推进高中历史和语文课纲调整,妄图在"法理台独"无法一步到位的情况下,夯实"柔性台独"的基础。历史课纲越调越"独"修改历史课纲被"台独"势力认为是推进"文化台  相似文献   

17.
为了赢得2008年的大选,从今年春天开始,民进党又大肆炒作统"独"议题,加快了"台独"的步伐。在民进党的"台独"操作中,"去蒋化"是重要一环。他们以纪念"2.28事件"60周年为借口,更名、拆像,逢"蒋"必反,全面否定"两蒋"时期。民进党自认为"去蒋"是推行"台  相似文献   

18.
<正>必须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北京联合大学台研院教授刘红表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一直是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和重点。只要谈及台湾问题,都会强调要继续推进两岸交流、加快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隐性台独"是李登辉主政时  相似文献   

19.
2020年3月30日,有"反‘台独’大将"之称的郝柏村先生驾鹤西游。对于他的不幸辞世,国务院台办表示深切哀悼,充分肯定他"民族情怀深厚,坚决反对‘台独’,致力国家统一,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贡献良多"。郝柏村先生少年从军,抗日战争中负伤,左侧颅内留下一颗米粒大小的弹片;赴台后军职擢升.  相似文献   

20.
与所谓理性的或经济的民族主义类型不同,陈映真秉持的是"反帝的民族主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过程造成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的贫穷落后以及第三世界反抗新、旧殖民主义的历史,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对外反帝和对内争取贫弱阶级权益双重任务的叠加是其特点之一."台独"思潮的膨胀是陈映真坚持"反帝的民族主义"的一个最重要理由,因"台独"的根源之一在于世界冷战结构及其意识形态,只有"反帝"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台独"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