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准确把握“法治”的含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古典法治是个人或少数人意志的制度化、法律化,是个人或少数人实行专制统治的形式和途径;现代法治是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形式和途径。在我国,法治还是党在新时期的一种执政方式,是党的领导与依法办事的统一。法治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一种实践,是一种传统,因此,法治建设不能搞运动,而必须作艰苦的努力,并注意从传统中发掘有利因素,让法治深扎于传统之中  相似文献   

2.
法治必然 专政犹存——兼与陈士涵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监狱必然走向法治,这是既定的,毫无疑义的,但是中国监狱走向的一定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法治监狱。正确认识中国监狱如何走向法治,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中国监狱的法治化进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更替或随心所欲的制度设计。走向法治绝不是非要经过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更迭,正如资本主义国家实行法治并没有改变其国家性质一样。应该说,中国监狱正在走向法治,是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石上走向法治,绝不是在抛弃专政的前提下走向法治。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既蕴含人类共同的核心价值,又带有鲜明的中国印记,形成了一套结构严谨、联系紧密、逻辑自洽的价值体系。依法治国是中国法治的本质要求,党的领导是中国法治的根本保证,人民主权是中国法治的根本特征,公平正义是中国法治的核心要义,人人平等是中国法治的基本属性,良法善治是中国法治的价值落点。检察人员作为司法工作者,只有从理念层面深刻认识法治建设的核心价值,把握法治的核心要素,才能构建法治的内心确信,以更加自觉和更加坚定的行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维护公正司法,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的捍卫者、推动者。  相似文献   

4.
读了杨师群同志的《法家的“法治”及其法律思想批判》①一文(以下简称《杨文》),觉得该文在学术观点、史料运用、研究方法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偏颇之处。故撰此文,兼与作者商榷。  一、对《杨文》十个观点的批评《杨文》提出许多观点,均显失公允。现择要批评如下:(一)给“法治”定位:关于“如此凶残恐怖的统治,如何能称作‘法治’”在《杨文》作者看来,法家的“法治”不能称作“法治”。在作者心目中,似乎存在着一个“法治”的样板,也许就是西方的“法治”吧。那么,就让我们先看看法家的“法治”,再看看西方的“法治”,从而…  相似文献   

5.
《法学》1986,(1)
近年来,法学理论界出现了一种否定法的阶级属性,否认法的起源与消亡规律的倾向。张宗厚同志的《对法的三个基本概念的质疑》(以下简称‘张文’)一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法的本质属性及法的起源等问题是法学理论中的重要基础课题,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研究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结论的科学与否,更涉及在法学理论研究中是不是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  相似文献   

6.
《庄子与鲁迅》,是郭沫若同志于一九四○写的一篇专论,提出了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古代哲学家庄子与鲁迅思想、创作的关系。郭老认为:“鲁迅颇受庄子的影响”;“鲁迅爱用庄子所独有的词汇,爱引庄子的话,爱取《庄子》书中的故事为题材而从事创作,在文辞上赞美过庄子,在思想上也不免有多多少少庄子的反映,无论是顺是逆”。  相似文献   

7.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党一贯倡导的办刊精神。在开拓检察工作新局面的实践中,必然会遇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以民主的精神去讨论,以探索的勇气去研究。因此,我们开辟“争鸣”这个小栏目,为大家提供一个讨论、研究的小园地。  相似文献   

8.
“无罪推定”原则不能否定——与张子培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法学研究》一九八○年第三期刊登了张子培同志的《“无罪推定”原则剖析》(以下简称张文),所持观点,个人有些不同看法,下面谈点浅见与张同志商榷,并与政法战线上的同志共同探讨。法的阶级性不能否定“无罪推定”原则  相似文献   

9.
<正> 一、一篇值得注意的法学文章 张光博同志的《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导法学沿着正确道路向前发展》一文(载《中国法学》1995年第4期,以下简称“张文”),以醒目长标题引起了众多读者的注意。 一位法学界人士说:当他猛一见这个标题,以为是《中国法学》发表社论。这可能是张文给人留下的第一个印象。 张文标题的口气是否过大,姑且勿论。但看上去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论探讨与争  相似文献   

10.
《法学》八三年第十期王叔平同志在“执行程序中也要注重调解”一文中主张调解“不但应贯穿在审理过程中,而且还应当贯穿在执行程序中”。对此,我们有不同看法。我们认为“着重调解”这一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只能适用于审理过程中,而不适用于执行程序中。  相似文献   

11.
关于莫愁,我曾有一篇题为《莫愁试考》的拙文(下简称“拙文”)。莫愁在古代曾是很有影响的文学故事人物,可是现在,却被弄得形象混乱,面目不清。“拙文”的主要结论是:我国古代只有“乐府两莫愁”,一个是随南朝刘宋时代作品《莫愁乐》出现的竟陵石城莫愁,一个是随南朝齐、梁时代作品《河中之水歌》出现的洛阳莫愁;今天影响很大的金  相似文献   

12.
13.
《法学》1991,(1)
1990年《法学》第6期王世科同志发表的《析共犯的犯罪中止》一文(简称《王文》)中提出的观点颇为新颖。他指出,把握个别共犯中止的成立条件,“应以刑法因果关系的理论为基础,以行为人能否有效地切断自己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为标准来确认。”笔者认为,把刑法因果关系理论作为解决个别共犯中止的基本点的思想无疑是正确的,因为根据刑法因果关系的原理,犯罪人只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结果负责,而犯罪中止,就其实质内容而言,正是犯罪人在犯罪发展进程中自动地切断其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对象是企业、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必须将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融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之中,注意把握好以下三个基本原则。要把握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原则。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最终目的。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要准确定位,树立监督就是服务的意识。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把监督渗入到各项工作中去,当好企业领导人的参谋和助手,对企业领导班子的正确决策要旗帜鲜明地支持,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要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认真…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卫生法制》1999年第6期刊登了周杰同志所著的《关于责令改正的法律思考》一文,作者认为责令改正是一种行政处罚。笔者对此观点不敢苟同,在此欲与周杰同志商榷。所谓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管理相对人实施的制裁.通说可分为申诫罚、财产罚、能力罚(或资格罚)和人身罚四种.它以惩戒违法为目的,其惩戒性或制裁性,体现在对违法的行政管理相对人权益的限制、剥夺上,或体现在对其科以新的义务上。行政处罚不是在某个人或组织不履行法定义务时,促使义务人承担其义务的措施,而是对其不履行法定义务的一种制裁。罚者就是要使违法者承担比守法者更多的义务.  相似文献   

16.
《法律适用》2005年第8期“法学论坛”栏目刊登的张永泉同志《递进主张事实的证明责任分配》一文(以下简称张文)中提出的“递进主张事实”的理论很有新意,笔者认为该理论为举证责任的分配拓宽了思路,解决了举证责任中的结果责任不能转移的问题,很有进一步研究之必要。一、对“递进主张事实”概念及其特点的理解与认识(一)“递进主张事实”的概念张文虽然提出了“递进主张事实”这一全新的概念,却未对其概念进行定义。不过,从其提出的思路和叙述的过程以及对“递进主张事实”的理解,笔者认为,所谓“递进主张事实”,是指在民、商事诉讼中,一方…  相似文献   

17.
高进 《中外法学》1991,(3):54-55
<正> "同一认定"理论是犯罪侦查学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广泛的重视.现在已有诸多文章论述了这个问题,它们对推动该理论的发展无疑起过积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一些模糊不清的认识.本文拟就其中两种认识谈点看法,以供大家共同探讨. 一、同一认定与"同一鉴定" 最近,有的同志提出要"为鉴定中的同一鉴定正名"似乎想用"同一鉴定"来代替同一认定.对其所谓的"同一鉴定"作出如下表达:"侦查部门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运用专门技术手段鉴别和确定犯罪造型体在发生质变前的相对稳定阶段,在总的方面、在特性方面是否仍然是它自己本身的活动."细细  相似文献   

18.
最近,张树池同志在“制作‘加处’案件起诉书时的一点看法”(法学杂志)} 1986年第3鞘)中提出;“如犯罪主体是被关押服刑的人,可称诩在押犯,不能称谓被告人,因他们是在服刑期间又犯罪的犯人。”笔者认为该提法有不恰当之处。  相似文献   

19.
《人民司法》1990年第10期和1993年第1期分别刊载了邢威和项建新两同志的文章,这两位同志均认为“凡调解结案的案件,均属原告作出了或多或少的让步。”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不能成立。因为它曲解了民事诉讼中“法院调解”的实质。  相似文献   

20.
《法学》一九八二年第七期上登载了江、陈、娄三位同志的《“法律文书”概念的探讨》一文(以下简称《探讨》),对当前司法文书名称混乱提出了看法,并认为应统一命名为“法律文书”。这的确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对统一命名无疑会有帮助,但具体如何命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