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的重要要素之一,本文通过对程序公正的实现及其实现载体、实现程度阐述了程序公正通过审判公开原则的贯彻落实而实现.  相似文献   

2.
公开审判俗称阳光下的公正,是防止司法腐败,保护当事人正当权益的重要诉讼制度之一。然而,薄熙来案、李某某案、王书金案……各地法院对一些有重大影响的案件的庭审、宣判做的微博直播,启发着我们对审判是否越公开越好,需要公开哪些资料,公开会损害谁的利益,维护谁的利益,公开是否有个限度等问题的思考。鉴于此,试图以庭审微博直播为视角,探讨公开审判的限度,以此获得上述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3.
马兆婧 《学理论》2015,(7):150-153
司法公信力的提升,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是公正、高效、权威司法活动的具体体现。提升司法公信力,司法权的运行状态是前提,社会公众对司法权运行的感受是关键,社会公众的法治观念是重要的外部环境。司法公开作为一项公认的司法准则和制度,为公众观察司法活动提供了良好途径,对于提高司法公信力具有重要的功用。  相似文献   

4.
由于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公民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司法审判案件,如何在日益发达的网络传媒背景下保障公开审判,已成为司法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重温董老关于"公开审判"的法学思想,理清审判公开对现代司法的价值,对我们重新审视新媒体与审判公开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党务公开论     
党务公开,是共产党建立党的组织以及推进党的发展的基本要求和一贯主张,是实行党内民主的重要内容,是党走向民主化、体现民主性质的鲜明特征。党务就是指党所开展的事情、任务、活动和管理,公开就是公布开放。党务分为外部事务和内部事务两个范畴,党务公开也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党务公开,指的是党的外部和内部所有事务的公开;狭义的党务公开则分两种情况,一是指党的外部事务的公开,一是指党的内部事务的公开。党务公开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完善、运作协调和监督有力的制度机制,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党务公开的相关制度,二是党务公开的贯彻执行,三是党务公开的落实和监督。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我国政府逐渐完善了信息公开制度,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透明度也得到了很大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推动了我国法治政府建设进程,同时也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也为人们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提供了便捷。  相似文献   

7.
周光凡 《理论导刊》2007,(12):49-51
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中国要和平崛起,就必须争夺信息资源的战略优势.为此,我国今后还应进一步推进党务信息公开、防务信息公开、立法信息公开和司法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8.
信息公开在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慈善组织信息公开面临一系列障碍:慈善组织行政化增加了信息公开的困难;非竞争性原则使慈善组织缺乏信息公开的压力;慈善组织运作不规范使之对信息公开持抵制态度;信息公开的成本使慈善组织缺乏信息公开的动力;政策法规不健全使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缺乏制度保障。推进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应当从明确信息公开的重点、构建信息公开的网络化平台、建立慈善信息公开的第三方监督机制、保障公众的信息公开救济权、推进信息公开制度化法制化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裁判者的心证在诉讼证明活动中是普遍存在的,现代自由心证已经克服了传统自由心证擅断的弊端,强调裁判者必须在多重因素的制约下,公开地行使自由裁量权以形成其内心确信。我国刑事诉讼强调证明的结果必须能与客观真实相印证,即实事求是的证明制度,有着其无法避免的缺陷。因此,在我国适度地借鉴自由心证,能够体现证据主客观的统一,符合现代刑事诉讼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对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是诉讼立法史上的重大变革,它不仅解放了法官的主观能动性,彻底否定了刑讯逼供这种野蛮的取证方式,而且随传统的不公开的心证制度发展为现代的心证公开的证据制度,诉讼的透明度和民主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也为我国正在酝酿之中的证据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The search for quality in public management has been provoked in recent years, mainly by the decline in the public's trust of government and by the growing interest in the development of performance measures. A general assumption that certification of public financial managers will enhance the quality of public management and will thus return public trust in government and the respect for its servants underlies the issues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It focuses on the endeavors to link certification and credentialing of financial managers to broader alternative strategies for assuring quality.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ree major strategies and the available resources for their implementation are discussed: (1) promoting quality within public management education and training; (2) promoting quality within the environment where managers work; and (3) promoting quality of skills held by individual managers themselves.  相似文献   

12.
从利益的起源出发,分析了公共政策三种不同的利益取向,提出公共政策必须坚持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同时对公共利益的内涵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强调制定公共政策必须追求公共精神,促进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3.
试论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取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洛忠 《理论探讨》2003,1(2):90-92
中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政府公共性的含义 ,认为政府的公共政策只能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 ,政府及其公共政策是致力于实现社会公共利益 ,还是仅仅为少数人、少数集团的特殊利益服务 ,政府及其公共政策实现公共利益的能力和程度 ,是制定和评价政府及其政策的正当性、有效性的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14.
公共空间与公共管理之间存在内在关联,公共空间的构建和扩展源自公共管理职能的改变,而公共空间的变化也反过来促使公共管理范式变迁.浙江近三十年来公共管理实践经验表明,公共管理职能的转变,导致原来单一的公共权力空间转变为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的多元公共空间,而公共管理方式的转变,促使公共空间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空间的深度得到极大延伸.因此,从公共空间的视角来看待中国公共管理的未来,其关键方向在于进一步拓展公共空间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制度创新搭建各种利益主体沟通交流的平台,平衡利益冲突和矛盾,体现公平和正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On Public Action     
《Critical Horizons》2013,14(2):200-224
Abstract

This essay explores Hannah Arendt’s contribution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rhetorical as opposed to the aesthetic quality of public speech, with an emphasis upon her conception of opinion and glory. Arendt’s focus on the revelatory quality of public action in speech is widely understood to preclude or seriously limit its communicative aspect. I argue that this is a misunderstanding, and that accepting it would reduce speech not merely to the discussion of a sharply limited set of topics, but to no topics at all. Public action is speech that reveals the speaker as “answering, talking back and measuring up to whatever happened or was done.” Such revelatory speech is most appropriately judged by the standard of the glorious and the inglorious. Because such speech must inform as well as reveals, so does glorious or great speech rise to the level of greatness in part because of what is said, to whom, where, and how. Arendt’s understanding of this is shown to have significant parallels to the ordinary language philosophy of Stanley Cavell.  相似文献   

16.
论公共服务的社区化——以昆明市盘龙区劝学社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红 《行政论坛》2005,(2):21-23
公共服务社区化已成为世界性的选择。社区成为全球政府实现治道变革的平台,它能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有利于形成政府与公民“双赢”的局面。目前我国公共服务社区化中存在的问题是:“行政化倾向、市场化倾向、搭便车和不规范行为等。公共服务社区供给的改革应包括:对社区供给的繁复的公共服务进行科学定位、加强社区自治组织架构的建设、与政府合作、建立社区公共财政体制、探索多中心集体选择的激励机制和提升社区能力。  相似文献   

17.
论公共政策的正义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泽 《行政论坛》2005,3(1):35-37
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由于政治正义性的规约、政策自身内涵的公共性及其合法性的客观要求,公共政策必须坚持正义的理性诉求。对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政府而言,要提升公共政策的正义性,就必须完善公共政策制定的制度基础,提高公共政策的技术含量,强化公共政策制定及执行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8.
19.
村庄是我国村民参与公共事务最直接、最频繁的社会治理层次,比村委会的治理活动蕴含着更深层、更丰富的治理内容。当前我国村庄治理不仅存在社会治理的失效,而且存在着国家、市场和社会三者共同失效的现象。而其失灵的根源是这一治理模式单向地强调国家的价值和意志,抑制了参与者的利益和价值表达,使参与者失去参与治理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公共政策分析是公共管理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分析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中的价值实现及作用对准确判断政策分析和公共管理之间的关系,并进而促进公共政策分析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从公共政策、公共管理的概念,终极目标,研究方法和角色定位等角度揭示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中的价值实现及作用,进而对政策科学的发展提出了遵循其内在规律的建议,即:公共政策学科发展应追求实效,追求对实际社会现象的改良效果;坚持科学的方法、理性的思路,坚持借用并融合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要素;应实现对社会利益分配的制衡与和谐;应体现公共部门管理的完美等,有利于实现公共政策学科的理性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