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求知》2015,(3):66-67
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党委班子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天津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积极构建阳光司法体制,坚持以公开促公正、树公信,让审判执行工作置于群众目光之下,用司法公开倒逼司法公正。深入推进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庭审视频直播、裁判文书上网数量均位列全市法院首位。开通官方互联网、微博、微信,对我院审判执行工作情况进行公开,是我市首家开通微信的法院。目前官方微博累计发布微博1274篇,粉丝量达82  相似文献   

2.
《廉政文化研究》2010,(2):94-95
新的司法公开改革措施要建立健全有序开放、有效管理的旁听报道庭审的规则:除法律规定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的案件,其他案件都应该公开审理。新的司法公开改革措施要求各级法院认真对待媒体反映的审判工作以及其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媒体反映的法院审判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及时调查、  相似文献   

3.
由于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公民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司法审判案件,如何在日益发达的网络传媒背景下保障公开审判,已成为司法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重温董老关于"公开审判"的法学思想,理清审判公开对现代司法的价值,对我们重新审视新媒体与审判公开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求知》2016,(2)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无疑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前进采取的方向。建设司法公开三大平台,是人民法院适应信息化时代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公开新期待的重要战略举措。近年来,北辰区人民法院围绕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通过全面推进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实现了审判流程、裁判文书和执行信息的公开透明,使三大平台  相似文献   

5.
刑事审判阶段是刑事诉讼的中心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当事人利益的最终分配和公众对司法活动的总体评价。审视我国刑事诉讼的监督主体、监督对象以及两者之间关系,可以发现我国刑事诉讼监督中存在职责不明、监督缺位和乏力的现象。为确保审判乃至整个司法公正,必须对现有制度进行改革,废除案件请示汇报制度,强调公诉人不能担任刑事审判的监督者,建立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和审判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6.
易承志 《理论探索》2012,(5):120-124
优化审判管理是提升法院司法工作能力、法院法治推进能力和法院社会管理创新能力的内在要求。当前法院审判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审判管理权力的行政化,审判管理模式的程式化,审判管理组织的分散化,审判管理流程的模糊化和审判管理方式的陈旧化等。优化法院审判管理,应重塑审判管理组织,完善审判绩效考评机制,再造审判管理流程,创新审判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7.
关于司法公正中的媒体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公正与媒体监督具有各自的内涵与界限,而审判公开制度、法庭准入规则和其他相关法律规定构成了我国目前处理司法与媒体关系的法律依据.理清司法公正与媒体监督的关系,需要把握好审判独立与媒体监督的关系,媒体监督对司法公正的消极影响和促进作用.构建司法与传媒良性合理关系的基本思路是:媒体监督不能越过审判独立的边界,媒体时司法的监督应以事后监督为主.  相似文献   

8.
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的重要要素之一,本文通过对程序公正的实现及其实现载体、实现程度阐述了程序公正通过审判公开原则的贯彻落实而实现.  相似文献   

9.
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法院系统着力推进司法公开改革。然而,这轮改革所诉诸的策略与措施仍未摆脱传统司法公开的窠臼——在范围上仅限于审判公开;在理念上忽视激发公众的认知热情;在方式上过度依赖法院自身力量。针对上述缺陷与弊端,我国法院应当开始逐步推行司法公开改革的模式转型。英美法系各国方兴未艾的新型司法公开改革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公开审判俗称阳光下的公正,是防止司法腐败,保护当事人正当权益的重要诉讼制度之一。然而,薄熙来案、李某某案、王书金案……各地法院对一些有重大影响的案件的庭审、宣判做的微博直播,启发着我们对审判是否越公开越好,需要公开哪些资料,公开会损害谁的利益,维护谁的利益,公开是否有个限度等问题的思考。鉴于此,试图以庭审微博直播为视角,探讨公开审判的限度,以此获得上述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