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形成了以"民主化"和"公开性"为标志的"新思维"。但是在宗教领域,他及其所领导的苏联党和政府忽略了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问题的理论思考,在对宗教本质问题缺乏认识的前提下,单纯地将宗教政策的调整当作是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提升国家声誉以及谋求与西方建立共同价值基础的工具,最终导致宗教矛盾激化,宗教问题延烧到社会政治领域、民族关系领域,演变成为推倒苏联大厦的重要推手之一。  相似文献   

2.
苏联解体和苏联剧变是两个概念,剧变是因为党的问题,而解体是因为民族问题。苏联民族问题是苏共、苏军、苏联分裂的主要原因。苏联民族问题的根源是民族自决的思想和民族自治的制度。民族自治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民族联邦制。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科学院乌拉尔分院副院长阿列克谢耶夫院士对俄罗斯现代化和苏联解体问题的研究造诣颇深 ,2 0 0 4年 1 1月 2 4日他在我院做了探讨苏联解体原因的专题报告。阿列克谢耶夫院士渊博的历史知识及其分析问题的独特视角引起与会学者的广泛兴趣。院士先生首先向与会者介绍了西方学者对于苏联解体问题的几种主流观点 :一些人认为苏联解体是一场民族革命 ,苏联国内各民族之间存在的积怨以及民族冲突是引发其解体的主要原因 ;另一些人认为苏联解体前国内出现的某些具体事件是导致解体的原因 ;还有人认为在苏联解体的过程中戈尔巴乔夫、雅科夫列…  相似文献   

4.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综合性的和多方面的。本文对四个方面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和论述。一,制度性因素:它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二,领导人因素:他们发起的改革瓦解了现存的制度并开启了苏联解体的闸门。三,民族问题因素:毁灭联盟的火药桶。四,阿富汗战争因素:解体的重要外部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苏联解体前后的中亚国家伊斯兰教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戈尔巴乔夫于1985年3月担任苏共总书记后,苏联对宗教和宗教组织几十年一贯制的严格管理与监督出现失控,长期受压抑的中亚伊斯兰教呈复苏态势.苏联的解体使中亚地区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真空,已经沉淀为民族意识重要组成部分的伊斯兰教便乘虚而入,迅速蔓延,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伊斯兰教的复兴,往往同当地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反映了宗教对政治的介入和参与.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中亚地区的伊斯兰教更多地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而非政治形态出现.由于社会历史状况不同,中亚五国伊斯兰教复兴的程度也各有特点,发展极不平衡.中亚伊斯兰复兴主要是一种文化的复兴,民族自觉性的复兴,基本上停留在重新宣讲宗教教义和宗教信念,恢复宗教传统的层面上.虽然其间发生过一些宗教干预政治的过激行为和局部的冲突、动乱,中亚五国的社会政治形势基本上还是稳定的.国家的宗教政策正确与否,同国家的稳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国家对宗教严加控制或放任不管的极端做法都是不足取的,容易导致社会失衡.一定要引导宗教同社会发展相协调,这是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20世纪最值得历史反思的莫过于苏联诞生和苏联解体。这不是自生自灭的简单的历史变迁 ,而是两种意识形态、两种文化和两种价值观较量的结果。其中 ,民族主义因素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尤其在苏联解体后新俄罗斯面临文化转型 ,民族主义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苏联解体至今已过十余年 ,俄罗斯诸多问题仍悬而未决。如何坚持民族传统 ,发挥其积极意义 ,克服其负面影响 ,依然是摆在俄罗斯学术界和理论界面前的新课题 ,同时也是值得世人研究的重大而又深刻的课题。林精华先生的新著《民族主义的意义与悖论——关于 2 0— 2 1世纪之交文化转型问题…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族际关系的发展及联邦政府的政策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联解体后,民族问题因与联邦体制、地方经济分立主义、宗教极端势力等交织在一起,曾一度严重威胁到俄国统一和政局稳定.俄两代国家领导人先后采取了堵塞政策法规漏洞、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扶持等有力举措,力图缓解族际矛盾,从根本上消除各民族的离心倾向.  相似文献   

8.
苏联的解体同它的建立一样,是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对于苏联解体的原因人们众说纷坛,但有一点是公认的,即民族政策的失误是促使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民族问题历来是困扰苏联当局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而某一时期苏联民族政策的失误则直接导致民族问题的尖锐化。30年代下半期至50年代初苏联当局强制迁移少数民族,就是这样的一个失误。它造成的危害甚至在苏联解体后仍然感觉得到,车臣危机就是证明。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戈尔巴乔夫“公开性”政策的实施,苏联党和政府的一些绝密文件陆续解密,其中包括斯大林时期强制迁移少数民…  相似文献   

9.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掀起了"东正教热".东正教是俄罗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东正教热"的出现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思潮,也是一种政治现象.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和特别重视俄罗斯出现的"东正教热",既要分析它的文化因素,也要分析它背后的政治因素,认真总结苏联在宗教问题上的教训,引以为鉴,以利于进一步搞好我国的宗教工作.  相似文献   

10.
试析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的宗教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席博 《西伯利亚研究》2010,(4):82-84,88
宗教问题是影响国家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主义国家对宗教问题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国家的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定,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对于宗教问题的政策是一种宽松的甚至是放任的政策,这也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一枚隐性炸弹。  相似文献   

11.
前苏联历届领导人,根据老一代领导制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为巩固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促进各民族的接近和融合作了不懈的努力. 但是前苏联领导人在民族理论和政策方面也存在着重大的失误:忽视形成民族因素中的血缘和宗教因素;片面强调俄罗斯民族的“进步”作用,导致大俄罗斯主义的泛滥等. 苏联的解体和独联体的成立,反映了苏联族际关系的实际状况,一方面,苏联各族人民普遍对大俄罗斯主义不满,要求脱离联盟实现独立,即离心倾向;另一方面,苏联各族人民近70年来形成的经济、文化联系相当密切,不可能一下子完全切断,即向心倾向.两种倾向还将在独联体内以新的形式继续发展. 独联体目前还处于动荡和变化之中,前景一时难以预计.  相似文献   

12.
苏联民族联邦制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族联邦制是苏联的国家结构形式,它在社会基础、制度资源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并与联邦制的逻辑内涵存在抵触。由于苏联党政领导人在民族问题上的错误政策和行为,民族联邦制失去本来的合法化基础。苏联共产党的意识形态成为民族联邦制和整个政治体制的合法化基础。民族联邦制的异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新书架     
2006年9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谭索的新著《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的毁灭》。该书运用大量文献资料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戈尔巴乔夫六年改革和苏联解体的原因,对苏联解体的政治、经济、民族、历史等因素进行了全方位和多视角的论述与分析,对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做出了理论性的总结。现在学界一般都称“苏联解体”,该书认为,苏联不仅仅是解体,而是毁灭。在俄罗斯,不仅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已被摧毁,而且连存在了近一个世纪的“苏维埃”这个革命政权的名称也于1993年10月被叶利钦的坦克、大炮所粉碎。所以,使用“苏联的毁灭”这一词…  相似文献   

14.
阿列克谢耶夫院士谈苏联解体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1月24日,俄罗斯科学院乌拉尔分院副院长、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В.В.阿列克谢耶夫院士应邀到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进行学术访问并做了《关于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的学术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如下:苏联的解体,不仅是20世纪俄罗斯历史也是世界历史范围的一个重大事件。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为什么会发生?目前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主要有以下几种:1 西方的主流观点是:这是一场民族革命,是苏联各民族之间利益冲突的必然结果。但是我认为,这并不能完全解释苏联解体的原因。2 一些学者从当时的具体政治经济形势方面寻找苏联解体的原因。3 一些人…  相似文献   

15.
苏联解体后出现了一些新的未被国际社会承认的边疆地区。研究后苏联民族冲突的学者一般认为,民族认同在民族冲突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后苏联的民族冲突之所以如此激烈,原因即在于此。但这种认识实际上并不全面。本文以黑海沿岸的阿布哈兹和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为例,从阿布哈兹、德涅斯特河左岸以及比萨拉比亚东正教会内部关系探讨政治认同与民族冲突问题,认为研究跨边界行为者对认识整个黑海沿岸地区的认同政治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6.
老挝的民族、宗教及其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挝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共有68个民族(含部族和支系).主要宗教有小乘佛教、原始宗教和基督教.老挝人民党和爱国阵线在夺取政权之前,为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争取民族独立,将老挝的68个民族分为3大族系.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建立后,组建了老挝社会科学院民族调研所,对老挝民族状况进行全面系统调查研究.目前,老挝政府虽没有制订出专门的民族和宗教政策,但从老挝的宪法,老挝党的方针、政策、决议及政府的措施和行为中可以找出其具体的民族和宗教政策.  相似文献   

17.
世界历史发展表明,古希腊、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大英帝国等众多帝国的解体均是非主体民族反抗主体民族专制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造成的。而苏联帝国的解体恰好相反,是以俄罗斯民族为主体的联邦共和国带头谋求独立造成的。这种与众不同的特征,与民族性格有着密切关系。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决定民族命运,分析俄罗斯性格二律背反的特征,可对苏联解体原因的探索更加全面。  相似文献   

18.
苏联的演变和解体,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关于苏联演变和解体的原因,许多学者一致认为,必须进行综合分析,即既要看到内因,也要看到外因;既要看到经济因素,也要看到政治因素,以及理论、思想、外交、民族、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但是,苏联垮台的根本原因或关键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对此,学者们就众说纷纭了。  相似文献   

19.
尼日利亚宗教问题对国家民族建构的不利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刚 《西亚非洲》2007,19(11):31-36
尼日利亚宗教问题主要表现为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它往往同民族问题搅缠在一起。宗教问题在尼日利亚时有爆发,且经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成为该国实现其大国梦的一大障碍。以政治、经济、文化等一体化与培育统一的归属感、认同感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民族建构,是包括尼日利亚在内多数非洲国家面临的艰巨任务。在多民族、多宗教国家里,宗教问题既不可避免,又不可能被一劳永逸地消除。只有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宗教矛盾,才能构建和谐的宗教关系,促进国家民族建构,否则,就很容易导致政局动荡、族际关系紧张,甚至是国家解体的严重后果。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世界中屡见不鲜。本文拟就尼日利亚宗教问题的由来与演化,及其对国家民族建构的不利影响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1991年12月25日,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为标志,建国近70年的苏联解体了。十多年来,关于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东西方学者从政治、经济、历史、民族和对外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且各持己见。有人认为政治上的理想主义和专制主义、经济体制上的教条主义、民族关系上的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及对外关系上的霸权主义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有人认为苏联的解体是联邦制不适合国情及各民族之间的利益冲突所导致的结果;有人认为这是西方施压的结果;也有人认为这是当时苏联领导层决策不当造成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