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期间, 国家经济安全和重大经济利益面临一 些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首先探讨了五个具有实质意义的、专属于转型时期由内部体制转换对经 济安全的威胁, 继而采用转型经济学的观点对这些威胁进行来龙去脉和过程式的剖析, 最后在研究 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3.
中国和俄罗斯采取不同的经济转型模式,转型后的结果也完全不同。两国在转型时对公有经济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但正是因为公有经济具有在改革初期重要的资本形成地位、对就业和社会稳定的支撑、对非公有经济部门的传导等特点,才造成了转型绩效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指标的选择原则一般应包括完备性原则、主要性原则、可测性原则和独立性原则。在此基础上确定的预警指标体系可以分为财金安全预警指标、社会安全预警指标、外经安全预警指标、资源安全预警指标和产业安全预警指标等。经济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应该是一个分层的树状结构。国家经济安全态势的恶化,往往是一个或少数几个风险因素演化和交互作用的结果,而通过整个指标体系层层加权综合得出的指数往往会弱化某些风险因素的影响,导致经济整体安全评价值的不准确。而基于案例的评价方法的推广应用,有赖于案例数据库质量和评价技术的可靠性,这两者将是今后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经济安全问题伴随着主权国家的诞生而产生。随着冷战的结束, 尤其是以“和平、发 展、合作”为时代主题的今天, 国家安全与传统意义上的战争与和平关联度减弱, 与稳定和发展休 戚相关。经济全球化又使一国经济安全与世界经济发展和稳定密不可分, 经济安全在国家安全中 的地位上升, 内涵扩大, 环境复杂, 威胁多样, 风险加大。保障经济安全必须从国内和国外两条战线 着手, 但经济安全的基础在国内, 保障重心在国内。  相似文献   

6.
陈杰 《国际观察》2007,(4):68-73
叙利亚复兴党提出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是在外部压力下做出的改革举措,也是叙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转型,叙国内有着不同的声音,但叙高层改革的决心异常坚定.十五计划的通过标志着经济改革已箭在弦上,不可逆转,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制定出具体、有效的改革政策.在十五开局之年叙改革措施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要完成十五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
国家经济安全作为“非传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经成为一国国家利益实现的重 要保证。在掌握国家经济安全研究的目的和基本内容基础上, 了解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研究面临的 新课题, 分析目前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热点问题, 对我国现阶段把握好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机遇 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尽管先秦时期没有出现“国家安全”这样的术语,但是随着中国早期国家结构与天下秩序的逐步形成和完善,先秦时期的国家安全思想也已经初具雏形。政治安全思想可以概括为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敬天保民,明德慎罚;正名奉法,殊途同归;以内驭外,召远修近。经济安全思想可以概括为富民利民,恒产安国;重农抑商,务本利国;开源节流,裕民足国。军事安全思想可以概括为重视国防,强化军备;用兵有道,谋略制胜;文武结合,法纪强军。社会安全思想可以概括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敦行教化,家国和谐;储粮备荒,稳定社会。先秦时期的国家安全思想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基本特点大致可概括为天人合一,敬天重民;内外兼备,家国并重;以德为尊,以和为贵;战争如疾,谋略至上。先秦时期的国家安全思想奠定了中国此后两千多年来国家安全思想的基调,其中有不少内容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西周是中国早期国家的典型,探究西周国家安全思想对于丰富国家安全学科思想内涵、完善国家安全学理论体系、推动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国家安全学是一门整体性、综合性的实用型学科,从国家安全学理论视角出发研究西周国家安全思想,不仅能为中国古代安全思想史研究提供补充,也有助于为国家现实安全战略的制定提供思想资源。影响西周国家安全的要素涵盖自然与社会两大领域,包括地理位置、人口构成、土地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在对这几方面的认识基础之上,西周形成了以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和社会安全为核心的国家安全思想。政治安全思想包括“崇拜天神、祭祀祖先”,“礼以定序、乐以观和”;军事安全思想包括“以礼制戎、除恶务尽”,“统筹全局、重点部署”;社会安全思想包括“神道设教、伦常为纲”,“阴阳和谐、天下大同”。这些思想同属于一个整体的、相互联系的国家安全思想系统,丰富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0.
对外开放战略视域下中国国家经济主权安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经济主权是国家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在国家最高利益契合点的权力结合。中国经济在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同时。不可避免使国家经济主权安全面临压力。主要有:中国自主选择经济发展模式受西方国家的干扰:跨国公司的跨国经营有可能削弱中国经济发展的独立性;国际经济组织及其相关国际法有可能使国家独立选择经济政策的余地变得日益狭小等等。认识并应对对外开放战略背景下中国国家经济主权安全所面临的问题,科学制定维护中国国家经济主权安全的战略策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 邪教已成为社会的一大毒瘤, 它的发展与蔓延, 给国家安全、社会安定及公民利益造成了危害, 引起国际社会的注目。为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及公众整体利益和国家安全, 各国都在根据本国的法律和国情, 依法治理邪教。在国际反邪教斗争缺乏专项法律武器的情况下, 我国颁布的《关于取缔邪教组织、防范和惩治邪教活动的决定》和《关于办理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 邪教已成为社会的一大毒瘤, 它的发展与蔓延, 给国家安全、社会安定及公民利益造成了危害, 引起国际社会的注目。为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及公众整体利益和国家安全, 各国都在根据本国的法律和国情, 依法治理邪教。在国际反邪教斗争缺乏专项法律武器的情况下, 我国颁布的《关于取缔邪教组织、防范和惩治邪教活动的决定》和《关于办理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国家安全学"既是一门学科的名称,也是一类学科的总称。作为一门学科,"国家安全学"是国家安全科学与国家安全哲学的统一;作为一类学科,"国家安全学"既包括多门国家安全科学,也至少包括一门国家安全哲学,其实也是国家安全科学与国家安全哲学的统一。就像系统思维应当成为当代国家安全科学的重要方法一样,民主理念应当成为当代国家安全哲学的最高原则。只有把科学与人性、系统思维与民主理念有机统一到国家安全学基本原理之中,确立一种系统的民主安全观,才能使国家安全理论对国家安全实务起到积极的服务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精神安全是国家安全领域的特殊客体.一个国家的精神状态、精神品质,既决定着该国综合安全防卫能力的高低,也左右着其战略、方针、政策的谋划、制定与实施,对本国发展、地区安全与稳定及世界和平与发展产生难以准确预期的影响.因此,国家应在综合安全战略谋划中把精神安全放在重要位置,一方面要加强战略统筹,强化国家意识,全方位提升整个国家的精神品质;另一方面要警惕和防范国家精神极端化,构建健康、积极、进取的国家精神.  相似文献   

15.
全球经济安全问题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全球化,使资源与市场的争夺日趋白热化,国家经济安全风险加大,保障经济安全问题凸显。许多国家开始重新思考和权衡经济安全与军事、政治安全之间的关系,提升经济安全在国家安全大战略中的地位,并从国内外两条战线保障经济安全。一、经济安全涵义的界定国际上,对经济安全①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重要位置已有明确定位,但尚未对经济安全涵义形成一致的认识。这是因为不同国家对经济安全的界定往往受不同国情、不同国家战略目标所制约。即使同一国家,也因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而不断改变对经济安全的看法。美国坚持在自由…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国家安全问题,并把它放在国家治理中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中国也不例外。然而,不少人对国家安全的理解还存在较大偏差,主要表现在要么笼统抽象地谈论国家安全,要么只是关注国家安全的某一个方面,对国家安全涉及问题的系统性讨论不多,即使那些为数不多的讨论也不够全面和深入。有效进行国家安全治理,需要全面、系统和深入地厘清“国家安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国家安全与其他价值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国家安全治理的原则和路径。国家安全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具有多面性、关联性、变动性、相对性、非唯一性、主观性和社会性等特征,深入研究和把握国家安全要有总体安全思维,从总体安全的角度全面审视我们面临的挑战,借鉴中外历史经验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加以认真应对。因此,国家安全治理的路径选择至少应遵循总体、全面、兼顾、适度、平衡、顺势与合作等原则。  相似文献   

17.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设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中国国家安全治理活动的灵魂和纲领。根据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特别是国家安全法治的深入发展,国家安全组织的内涵和国家安全事务的范围发生了很大变化,前者特指由国家安全职能部门转化为囊括国家安全领导机关、国家安全职能机关和国家安全责任机关的整个安全组织体系;后者由传统安全事务范围扩大到非传统安全事务范围。与此同时,中国国际秩序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由原来对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的排斥转变到对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的接纳和融合。这一切都意味着,国家安全治理模式也要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由单一治理主体向多元治理主体转变、强制治理向综合治理转变、行政治理向法治治理转变以及封闭治理向开放治理转变。国家安全治理模式转型的路径主要有以下三种:转变安全观念,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治理主体意识;梳理安全职责,为中央国家机关履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应对日益复杂多样的国内外安全形势,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完善国家安全体制”战略要求,并把“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体制”作为总目标,这充分体现国家安全体制在国家安全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国家安全体制是指国家安全管理具体制度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其目的是为确保国家拥有安全状态和能力提供制度支撑。国家安全职能划分、国家安全机构管理制度、国家安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权责机制和法律保障等构成中国国家安全体制的基本要素。对中国国家安全体制进行历史追溯,可以明晰不同时期的特点,把握国家安全体制发展的脉络。另外,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国家安全体制研究严重不足、国家安全职能划分模糊、国家安全机构建设乏力、国家安全法制建设滞后等问题制约中国国家安全体制功能的发挥,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不利于化解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各种挑战。因此,科学合理界定中国现阶段国家安全职能、发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功能、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国家安全队伍等举措是完善国家安全体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转型国家经济发展受到了全新的挑战,发展战略和定位面临新的抉择和调整。2012年是包括俄罗斯在内许多国家的总统选举年,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将会对世界经济形势和国际格局产生极大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2012 年 4 月 21日,由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和中国世界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