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本和灵魂,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是海内外中国人共同的文化精神基础,也是我们做好港澳台和海外文化统战工作的根本和出发点。要积极推广中华文化,加强华文教育,打造根祖文化,加强文化交流,加大海外宣传,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推动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工作。  相似文献   

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打造海内外同胞同根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的重要源泉。随着世界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加剧,海外统战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的新情况、新挑战。深入挖掘海内外同胞同根文化,打造海内外同胞共有的精神家园,需要我们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探索各种新途径、新方法,大力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并以中华文化为纽带打造海内外同胞同根文化,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履行海外统一战线工作的职责与使命,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华文化学院的优势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中蕴含着许多优秀思想,凝聚了民族精神、道德规范、思维方式、理想追求和创造才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要加强对中华文化的保护和利用,认真挖掘和提炼中华文化中的有益思想并加以弘扬,这对于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民族精神:安顿民族生命的精神家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宏伟目标。其中,“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一种新的表述。在科技发展El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文化思潮多元化的今天,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总有一些核心价值观念能够穿越时空的界限,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共享,其普适性为全人类所认同。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构成民族精神的主要组成部分,而民族精神则是安顿民族生命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的“文化纽带”思想立足于中华民族凝聚力这一主题,揭示了中华文化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海峡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把握“文化纽带”思想的深刻内涵,对于增强在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基础上产生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华文化具有使海内外中华儿女认同的内核与本质。文化统战工作应该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的纽带作用,增强港澳台同胞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增进海外华侨华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相似文献   

7.
孔子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包括"孝"文化在内,在国内外影响深远。以孔子命名的"孔子学院"为传播中国孝文化提供了载体,促进我国文化外交。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以及利用现代科技为载体进一步将中华"孝"文化向全世界发扬光大。这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民族精神、促进文化交融、构建和谐世界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深化草原文化研究促进中华文化繁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的文化支撑.统一战线要争取人心,汇聚力量,就要大力弘扬民族文化.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自身的特点和精神内涵.繁荣和发展草原文化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途径有三:一是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把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同人类社会进步、中华民族复兴结合起来;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成为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主渠道;三是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成长规律,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德育实践.  相似文献   

10.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的集中体现。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对于实现中华民族在新世纪新时期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文化经历了主体文化对多元文化的解构、重构、塑造过程,形成了多元性与一体性相统一,由诸亚文化构成的中华文化格局,成为一种在文化观念、文化价值、文化结构等方面异质同构的文化形态。自强精神、德厚精神、崇实精神、团结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构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核心价值。现代化条件下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需要适应社会进步进行创造性地阐释和解读,对文化的价值体系和文化构造进行改造,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容,推动中华文化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 ,她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是维系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对于巩固和扩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都有重大意义。继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挂牌“中华文化学院”之后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成立了“广州中华文化学院”,实践证明 ,它对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学院的功能 ,促进祖国统一 ,弘扬中华文化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华文化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对中华民族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发展的内在动力。全面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和功能、大力弘扬中华先进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对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荆楚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荆楚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对于保持中华文化的系统性、连续性,保持中华民族完整的文化基因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做好荆楚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和民族的标志和灵魂。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民族文化的总和。吉林文化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地域文化之间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他们共同构成了锦绣中华灿烂文化的壮美画卷,成为世界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每一分子的底色,它积淀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血液中。中华文化也是统一战线的文化营养。以中华文化、地域文化为载体,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法宝作用,应是目前统战工作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6.
在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文化具有维护祖国统一和推进民族振兴的纽带作用。“文化纽带”对于增强在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基础上产生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化现象的根本是精神现象,一个民族的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深刻影响着民族的心理、性格和精神世界。中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的力量,始终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复兴,也是我们今天创建和谐社会、实现和平发展的宝贵财富。草原文化与海洋文化就是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不朽的奇葩。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质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行动其理论准备严重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民族民间文化是民族文化之根,它自身包含着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要保持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重要的是弘扬中华文化精神。在民间文化中蕴含着或洋溢着强烈的“生生不息”和“自强不息”的意识,这正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9.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长期熏陶培铸的结果。在中华文化精神的陶冶下,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精神,铸造了民族之魂。中华民族是一个求实的民族,崇尚气节的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豁达乐观的民族。由于中国文化自身的特质,中国民族也有自己的弱点、缺点和不足,是需要改进更新的。  相似文献   

20.
刘伟 《工会论坛》2014,(6):113-11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特定的语言反映特定的文化特色。华文广告语所有的中华文化特色是:谐音、双关、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家庭观念、哲理感悟、民族精神、崇尚仁义等民族文化的广泛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