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清嘉庆二年(1796年),贵州布依族王囊仙、韦朝元领导的以布依族农民为主,并有苗族、彝族和汉族人民参加的南笼(今安龙布依族苗族目治县)起义,坚持将近一年,波及十几个县,纵横数百里之广,是清中叶贵州较大的一次农民起义。本文试图对这次起义作一梗概介绍。个布依族人民在历史上有着反抗封建压迫的光荣传统。早在宋代,播州(今遵义地  相似文献   

2.
韦朝元领导的南笼(今安龙)起义爆发于嘉庆二年(1797年)正月初五日。这次起义以布依族为主,有苗族、僮族、汉族、彝族和仡佬族参加。起义的性质是反封建的,斗争的时间将近一年,革命的烈火烧遍了整个贵州西南部和广西的隆林、西林以及云西的罗平、师宗、丘北等地。起义军先后围攻了安龙、贞丰、晴隆、新城、镇宁、永宁、紫云、普安、广顺、织金等城镇。首克册亨城,次取永丰州属定头城,再下滇、黔通道上的重镇关岭和贵阳咽喉之地的坝场,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这里记述的主要是韦朝元领导起义军在贵州西南部同敌人浴血战斗的英勇事迹。  相似文献   

3.
十八世纪末期,在全国各族人民反清大起义的革命斗争洪流中,在黔西南的南笼府爆发了布依族农民起义。这次起义始于嘉庆二年(1797年)正月,迄于同年九月。参加起义的有布依、苗、彝、汉等族人民,声威远及贵州,广西、云南等省。这次起义与乾嘉苗民起义。白莲教起义一样,给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以沉重打击,在中国各族人民反封建斗争的壮烈史篇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在太平天国革命时期,贵州苗岭山区、清水江河畔爆发了张秀眉领导的以苗族农民为主体的贵州各族人民反清大起义。这次起义始于咸丰五年(1855),迄于同治十一年(1872)。前后历十八年,又称“咸同起义”或“咸同十八年反正”。起义范围几乎席卷全省,声威远及湘、桂、川、滇边区。参加起义的,除了百万苗民外,还有以汉族为主体的号军、教军,响应这次起义的有布依、侗、水、回等兄弟民族,并同入黔太平军取得联系与配合。基本群众是各族农民兄弟。这次起义,攻克城镇百余座,市镇四千多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保存了南笼布依族农民起义领袖们被俘后的《供单》和镇压这次农民起义的刽子手云贵总督勒保给雍正皇帝的《奏摺》。这是至今巳发现的关于这次农民运动最原始的文献资料。当然,勒保  相似文献   

6.
1849年(清道光二十九年),湖南省新宁县爆发了一场规模较大的、有汉、瑶、苗、壮、侗等各族农民参加的天地会起义。义军转战湘、桂、黔三省境内二十余州县,沉重打击了当地的封建统治阶级。次年6月,起义在四省清军联合镇压下失败。这次起义为尔后太平军在桂北、湘南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本文拟据有关史料,对起义始末作一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7.
北宋中叶,随着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各地农民、士兵、少数民族起义不断发生,荆湖南路桂阳监(今湖南桂阳县)黄捉鬼、唐和领导的瑶族农民起义就是其中重要一支。本文拟就这次起义的有关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十九世纪中叶,云南哀牢山地区爆发了以彝族雇农李文学为首的各族农民大起义。这次起义延续了二十年(1856—1876),它在革命中建立的政权——蜜滴帅府也坚持了十八年之久(185s—1874),这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是非常难得的。李文学起义的高潮时期,其兵威所至,差不多达到了半个云南。起义军直接控制的区域,包括哀牢山上、中段和下段的一部分,以及蒙乐、六诏山的一部分,据有现今南涧、弥渡、南华、楚雄、双柏、景东、镇沅、新平、元江、墨江等十个县的全部、大部或一部,总面积达三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达五十多万,有彝、汉、回、哈尼、傈僳、白、傣、布朗、苗等民族的劳动群众参加起义队伍。这次起义有其鲜明的特点,并且建立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农民政权。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认为汉文献中的地名蚂蚁寨、展马蚁寨、张梅尼等均系今台江县盘乡掌麻你(Zangx Maf Nix)的苗语音译,而且并非因张秀眉在此 血起义得名;苗族起义将领九大白(Jux DasBil)与 汉文献中的黔兴王张报九系同一人;传说为张秀眉所栽的倒栽杉并非为其所栽;起义将领李文彩 的最终结果是不知去向;乌鸦坡与乌东山系两处地名,张秀眉等被俘之处应为乌东山,即今雷山县 陶尧乡境内。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伟大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很早的古代起,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广大的领土上。他们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在将近四千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中,有过大小几百次的农民起义。其中,清代乾隆、嘉庆年间(1795—1797)的苗族农民大起义,是湖南、贵州、四川等地苗族农民反抗封建统治的一次大暴动,其规模在苗族古代史  相似文献   

11.
石柳邓传     
石柳邓是公元一七九五到一七九六年(乾隆、嘉庆年间)苗族人民大起义著名领导人之一。他于一七三七年(乾隆二年)出生在贵州省松桃厅(今松桃苗族自治县)大塘汛大寨寅(苗名闵墙寅)一个苗族农民家庭。他少年时代,家境贫困,只有少量土地,生计艰难。他父亲于农事之外,还得编草鞋出卖来勉强糊口。到起义前,他父母已经去世,全家共有夫妇二人,三个儿子,两个儿媳妇和一个孙子。由于劳动力多,勤俭持家,生活较前宽裕①。苗族人民有习武的传统,各地经常有人传授枪棒拳术。石柳邓从小就好习武艺,练  相似文献   

12.
清咸同年间,贵州黔东南广大苗区,在太平天国革命影响下,爆发了以张秀眉为首的苗族农民大起义,起义从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三月十五日展梅尼誓师开始,至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底失败,历时十八年。起义军先后攻占了镇远、平越(今福泉)、思州(今岑巩)、石阡、思南、铜仁、黎平、都匀等广大地区,席卷半个贵州;并挥戈东进入湖南的镇筸、麻阳、沅州、晃州、黔阳、会同、靖州等地,威震湘、桂、川、滇诸省,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在贵州苗族史上是唯一仅有的。  相似文献   

13.
史要回放     
《传承》2004,(2)
桂籍志士参加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黄兴按照孙中山的部署发动广州起义(又称黄花岗起义)。是日,黄兴率130多名敢死队员攻入两广总督衙门,击毙卫队管带金振邦及卫兵多人,两广总督张鸣岐越墙逃走,义军焚烧总督衙门。其后,敢死队与大队清军激战,因敌众我寡而失败。黄花岗起义震动全国,推动了武昌起义的爆发。参加起义的桂籍志士有30人,其中7人壮烈牺牲。他们是平南县的韦统铃、韦统淮、韦荣初、韦树谟、林盛初,桂平县的李德山,永淳县(今属横县)的韦云卿。两广统一1926年3月15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过《两广统一案》,规…  相似文献   

14.
1927年12月爆发的湖北黄冈回龙山起义,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长江以北地区继黄麻起义之后爆发的又一次农民武装起义。它创建了革命政权和革命军队,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这次起义以失败宣告结束,究其原因,颇令人深省。  相似文献   

15.
冈山考     
冈山,又称大冈山,标高340公尺,在凤山县北部,即今高雄县冈山镇、阿莲乡、田寮乡交界处.在清代前期,台湾几次起义都和冈山有关:朱一贵、吴福生、黄教起义都是从冈山开始行动的,林爽文起义、张丙起义也涉及冈山.由此看来,至少在清代前期,冈山是  相似文献   

16.
布依族人口约一百八十九万多人(1978年)。主要分布在黔南、兴义、安顺等州专;在黔东南、贵阳、黔西北等地,也有散居的布依族。布依族自称“bou-yei”(汉译“布依”)。解放前,由于反动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的歧视、诬蔑,曾给布依族冠上许多带有侮辱性的称呼,如“仲家”、“仲苗”、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70年代,住居卡苦(江心坡)地区的景颇族,爆发了规模较大的武装斗争,并波及到现今德宏州盈江县的一些景颇山区,景颇人称这次运动为“贡龙起义”。部分董萨(原始宗教师)也直接投身于这次社会变革之中,以天鬼授意为由,给“贡龙”起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宣传鼓动武器,对推进这次运动起了重要作用。中国历史上用宗教形式发动起来的农民运动屡见不鲜,如东汉时期的黄巾军靠太平道,宋元明时期的农民革命运动多依靠白莲教,太平天国拜上帝会等,但都是成文历史时期的宗教,而以原始宗教发动农民推翻享有特权的世袭部落酋长实属罕见。本文就此作些论述。一、部落社会与原始宗教有关历史记载及调查资料表明,现今的景颇族来源于唐宋时住居恩梅开江、迈立开江流域的“寻传蛮”和“野蛮”,当时他们以采集狩猎为生,农业不发达,血族复仇严重。元明  相似文献   

18.
布依族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有一百七十二万多人口(1978年底)。主要聚居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兴义、安顺地区的几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贵阳市郊区及黔西北数县,也有不少布依族。  相似文献   

19.
罗甸县位于黔桂两省(区)交界,红水河的上游,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天鹅、乐业两县隔河相望,西与望谟、紫云,北与惠水、长顺四县接壤,这一带是布依族聚居的地方。罗甸、望谟、紫云、惠水、长顺五县的布依族人口共509692人,占我省布依族总人口的24%。黔南尚未建自治州之前,罗甸是一个布依族自治县。全县共辖6个区,51个乡,263个村,2069个村民组。总户数44113户,总人口251231人,农业人口241439人,占总人口的96.1%。除汉族外,还有12个少数民族,161339人,占总人口64.2%,其中布依族人口135396人,占总人口53.9%,占少数民族人口83.9%。该县的经济状况,在经济不发达地区中,具有普遍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20.
《贵州政报》2013,(7):26
黔府函[2013]115号黔东南自治州人民政府:你州《关于撤销麻江县景阳布依族乡谷硐镇设置新的谷硐布依族镇的请示》(黔东南府呈[2013]54号)及附件收悉。现批复如下:一、同意撤销麻江县景阳布依族乡、谷硐镇,设置新的谷硐镇,以原景阳布依族乡、谷硐镇地域为新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