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生态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凤石 《理论探讨》2005,(6):175-176
信息生态是一个通过类比得到的概念,它强调人类与信息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目前的信息生态失衡主要表现为:信息资源分布失衡,信息爆炸,信息侵犯。调解信息生态平衡的方法在于:加强信息资源的整体布局,加强对信息生产的监控,加强网络信息评价,加强网络管理,加强网络用户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随着通信和网络功能的不断完善,网络信息服务市场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社会活动和消费方式也不断被数字化和网络化了.网络发展迅速,而相关法律滞后,给消费者的消费安全带来了隐患.网络信息服务商利用法律空白设置"信息陷阱",侵害消费者利益的案例屡见不鲜.加强网络法律问题研究和相关立法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黄河 《学理论》2014,(12):264-265
网络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理念和行为习惯,其中由此产生出人们寻获信息和处理信息中的异化问题。在人们享用信息的同时,会因为信息异化的作用成为信息的奴隶。有鉴于此,在现阶段大学生教育中,要重视信息化社会中网络使用对大学生所带来的影响。以此为研究切入点,分析网络信息异化对高校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探讨深化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农亚科技信息传播活动源远流长,传播形式各异.针对我国目前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存在的科研教育推广严重脱节、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等问题,结合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建立多元化的信息传播体制、加大资金投入实施投资多元化、加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队伍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浅析信息质量问题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质量问题引起人们对信息的“信用危机”。信息质量的存在诸多问题及其危害 ,信息质量控制应从立法入手 ,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并以提高民族素质、培育质量文化为根本。  相似文献   

6.
思维信息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观点认为 ,人们在思维过程中所取得的思维成果是同他所掌握的信息量成正比例的 ,或者说 ,一个人所掌握的信息愈多 ,那么他就越善于思维。本文通过对信息概念的历史考察和信息与思维的辩证关系的揭示 ,认为人们的思维效率与其所掌握的信息量并不完全是一一对应的正比例关系 ,在具体的思维活动中时刻要注意信息量的良性开放与良性封闭 ,努力使信息的“开放”与“封闭”有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7.
网络正以其方便快捷、信息量大、信息传递超时空等优势广泛被人们所接受。作为高校信息中心的图书馆,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利用好网络信息资源来服务他们的生活和学习。  相似文献   

8.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谋求图书出版事业的生存与发展,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国家政策信息、图书选题信息、图书市场信息、读者需求信息的搜集.  相似文献   

9.
李志红 《学理论》2012,(20):157-158
科技档案产生于社会的科研活动和生产建设活动之中,它记叙和反映了自然界物质现象及其运动的规律,记述和反映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各种活动,是研究科技档案自身运动规律及其管理工作规律的主要信息资源。科技档案的管理要求如下:树立信息观念;加强档案管理;做好基础工作;准备必要的物质条件;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10.
刘明 《学理论》2014,(11):249-250
大学生信息异化是网络时代出现的新现象,具体表现主要包括信息焦虑症、信息依赖症、网络暴力、信息窄化和信息污染,从高校图书馆实际工作出发,提出开拓信息服务、组织文化活动、监管网络系统、开展深入导读、培养信息素养几方面帮助大学生规避信息异化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李军松 《学理论》2009,(10):162-163
教育者总是处在主控、主导地位,自身素质高低及传播行为适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的信息接受,是信息污染存在与发展的主观性因素之一。因此,要抵御信息污染的侵扰,教育者要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不断强化防“污”控“污”,才有可能实现传播效果最优化。  相似文献   

12.
信息认识作为一种认识理论,它把人的认识当作一种信息活动过程来处理,为人们揭示人类认识的奥妙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将使人们对认识的理解更深入、更准确、更有创造性.信息认识所显现的层次性、交互性和复杂性折射出人类认识活动的层次性、交互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司法信息公开存在信息公开不及时、选择性信息公开、信息公开无反馈以及信息考核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究其原因,既有对司法信息公开概念误读的缘由,也有司法信息公开主体对信息公开的认识和能力不够的现实掣肘,司法信息公开统一立法阙如更是难辞其咎。对此,应当考虑制定统一的《司法信息公开法》,加强司法信息公开的顶层制度设计。同时,应从主体转变和实质公开两个方面出发,全面提升司法机关对司法信息公开的认识和能力,力促司法信息的依法公开和实质公开。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强化图书馆信息服务功能,应着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信息服务的基础工程,将各种信息进行有序的整理;二是改变信息服务的方式,变过去的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使静态信息动态化;三是加强信息服务的目的性,使图书馆的信息能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转化为社会财富;四是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实现信息的共享。  相似文献   

15.
王文敏 《学理论》2013,(16):146-147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蕴含着巨大商机的应聘者简历信息越来越多地被不法商贩非法泄露、收集和利用。这些信息泄露背后的原因,主要是相关法律规制的不完善。因此,必须从完善隐私权立法保护体系、加强应聘者简历信息保护的行业自律和提升应聘者的法律意识方面对简历信息泄露进行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6.
信息分化与弱势群体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分化是由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有效应用而引发的一种人类社会不同信息活动主体之间的信息差距及其不断扩大的社会分化现象。它强化了各种社会分化,催生着新的社会关系,也不断更新着弱势群体,同时给弱势群体成员带来失业、婚恋、心理等现实问题。执政党和政府应该加强信息调控力度,大力关注弱势群体问题。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9,(11)
如今信息流通迅速,信息传递方式也变得多元化,信息成了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本文重点阐述了大学生在就业创业中,面临当今的信息社会如何能够更好地了解信息、过滤信息、筛选信息、利用信息。高校可通过优化信息类课程,更加全面地培养学生信息意识与信息素养;加强信息软环境的建设,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敏感性;建立建设就业创业信息平台,引导大学生利用信息资源;开设相关课程及宣讲培训会等方式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使他们能够做出更有效、更准确的选择,进而确定最合适的就业方向。  相似文献   

18.
刘海霞 《学理论》2010,(23):138-138,141
电子政务是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而进行的政务活动。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档案信息工作,是通过法律法规加强信息标准化的建设和实施。要从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着手,在采集、处理、传输和利用的过程中,制定一系列的标准、统一的术语定义,并且建立一套完整、坚固的安全屏障确保档案的原始性、完整性、安全性、保密性,充分发挥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档案信息管理和档案信息的开放利用,使电子政务最大限度地共享信息资源,发挥信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黄黎容 《学理论》2012,(32):169-170
信息时代下网络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这也就必然要求对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人员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尽管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的信息素养还没有尽善尽美,但是通过加强职业教育,提升业务素质,维护资格认证制度,重视馆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一定会将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成为一流的图书馆。  相似文献   

20.
杜学文 《理论探索》2011,(3):115-117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布实施后,我国"阳光政府"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信息公开对各级政府尤其是对基层政府而言绝非易事。目前,一些基层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存在"空"、"假"、"慢"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一些官员对公开政府信息的认识不到位,《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本身存在一些盲区,政府信息公开实践中存在着误区,对政府信息公开缺乏有效监督。因此,加强基层政府信息公开,要提高基层政府公开政府信息的自觉性,建立、完善和全面实施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加大公众对基层政务的参与和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