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史天地》2007,(8):25-26
毛泽东认为林彪毕业黄埔,可当重任 林彪认为毛泽东学识好,对官兵有吸引力 1928年4月下旬,在井冈山茨坪开会。 林彪在会上慷慨陈词:“敌人来进攻,红军集中打敌人;敌人打走了,消灭了,红军就分散做群众工作,打土豪分田地,组织赤卫队,建立苏维埃。”  相似文献   

2.
1935年8月初,和红军战士们一起与敌人拼杀了一天从战场上胜利归来的傅连璋,途中恰见毛泽东骑马过来。毛泽东跳下马,招呼傅连璋道:“傅院长,辛苦了!”随后便关切地问起他入党的问题,并说可以找陈云同志谈一谈。傅连璋一听高兴极了。  相似文献   

3.
(一)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刚刚到达陕北吴起镇,西北二马(马鸿宾、马鸿退)和东北军骑兵便尾随而至。毛泽东命令:“打退追教,不要把敌人带进根据地。”彭德怀指挥红军指战员奋起迎战。10月21日,在吴起镇西南山,马鸿宾的第35师骑兵团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纷纷落马溃逃。此时,东北军白凤翔部也来进犯,其骑兵先头团又被红军打垮,掉头逃命,另外3个团也同时被击溃。红军经过此次战斗,终于结束了敌人的追剿。彭德怀在他的自述中说:“红军第一方面军主力到达陕北吴起镇.正是蒋介石命令东北军张学良十余师向陕北苏区红军进行第三次…  相似文献   

4.
圳下村险中冷枪1929年1月,当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主力进入赣南山区后,险象环生。从1月24日到2月2日,不到10天的时间,毛泽东就三次遇险:1月24日.红四军攻入赣粤边界的大余县城后.前委驻扎在城内一座天主教堂里。清晨,一阵剧烈的枪声把红四军官兵惊醒:"敌人攻进来了!"毛泽东等红四军官兵没有料到敌人来得这么快,事前未作应敌准备。在极度混乱中,前委组织部队一边还击,一边撤退。贺子珍后来回忆说:毛泽东发现敌情后,即从天主教堂出来,组织指挥溃退的红军部队。"'毛泽东即被暴露在敌人面前,处境十分危险"。突围时,"毛泽东的身边…  相似文献   

5.
《党课》2006,(10):88-88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周恩来、刘伯承分析了眼前的形势,感到情况严重。青杠坡一战未能消灭尾追之敌,四周敌军越聚越多,战局于我十分不利。为此,他们决定立即抢占附近的渡口,摆脱敌人的追击。因抵制错误路线而被撤职、到“瑞金团”当战士的“兴国团”团长高翔,主动率领数十名红军抢占了渡口的浮桥和对岸的小镇,为大队红军摆脱敌军打通了道路。红军一渡赤水,进到云南扎西地区。此时的蒋介石以为歼灭红军的时机已到,于是调集40万大军围住扎西地区,妄图将红军一举歼灭。毛泽东与总部首长研究了敌情,准备用运动战对付敌人,趁敌人重兵围扎西,黔北空虚之时,红军东渡赤水,迅速回师。红军主力二渡赤水,夺取渡口。高翔被任命为“瑞金团’’团长,“瑞金团”奇袭娄山关,解放遵义城。恼羞成怒的蒋介石改用碉堡战结合重兵进攻来对付红军,企图消灭红军于乌江以北。毛泽东经过真重考虑,决定红军三渡赤水,造成北渡长江的声势。红军在三渡赤水牵动了国民党的追兵后,然后突然调头东下,四渡赤水,南涉乌江,把敌人主力甩到了后面。“瑞金团”完成了牵敌西去的任务,追赶主力到贵阳附近的新场,主动出击,夺取敌人的黑水铺兵站,造成贵阳城中的敌人混乱。蒋介石怕红军攻占贵阳,急调滇军增援,疲惫不堪的滇军被红军牵向东去,遭遇沉重打击。而红军主力则大步开进云南,五月初从容渡过金沙江。至此,红军彻底摆脱了敌人的战略包围,从内线转到了外线,开始了新的伟大征程。  相似文献   

6.
1934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当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放弃根据地,实施战略转移。中央红军经一年多艰苦转战,途经十二省,行程两万五千里,最终到达陕北。在伟大的长征中,一路上为红军提供敌军情报的主要是军委二局,他们通过破译敌军密电,为红军战胜敌人的围追堵截立下了大功。对军委二局的特殊功勋,毛泽东主席曾多次给予高度评价,他说:“长征有了二局,我们好像打着灯笼走夜路”,“没有二局,长征是很难想像的”。  相似文献   

7.
《广东党史》2009,(1):55-55
1928年5月上旬,湘赣两省的敌军对井冈山发动第一次联合“会剿”。为了粉碎敌人的“会剿”,配合红军主力作战,贺子珍接受了军部交给她的一项特殊任务:秘密潜回永新,了解敌人的兵力部署和有关情况,回来向军部报告。出发前,毛泽东嘱咐她说:“你这次到敌占区去,是深入虎穴,既要大胆机智,还要小心谨慎。我等着你胜利归来!”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3,(17):34-34
毛泽东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之所以能够领导工农红军一次次打败强大的敌人,重要原因之一是我们的党和红军善于团结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当年在井冈山,毛泽东时刻关心群众疾苦、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亲民作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天津支部生活》2013,(8):49-49
毛泽东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之所以能够领导工农红军一次次打败强大的敌人,重要原因之一是我们的党和红军善于团结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当年在井冈山,毛泽东时刻关心群众疾苦、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亲民作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党史天地》2007,(8):35-36
项英认为“富田事变”是反革命暴动证据不足 毛泽东说:必须对其进行坚决打击 项英一上任,就遇到了“富田事变”。为了解“富田事变”的原因,项英从总前委调来了各种文件、材料。当天夜里,在一盏小油灯下,仔细地阅读着。其中,毛泽东于1930年12月20日写的《总前委答辩的一封信》引起了他的注意。毛泽东在这封信中写道:“此次红军中破获AB团4400以上,AB团已在红军中设置了AB团的总指挥、总司令、军师团长,5次定期暴动。制好了暴动旗,若不严厉捕灭,恐红军早已不存在了。”  相似文献   

11.
董保存 《湘潮》2012,(9):34-36
“陈伯钩”这个名字,现在的年轻人比较生疏,其实他年轻时绝非等闲之辈。请看1936年10月15日,红军三大主力长征胜利会师时,毛泽东给他的亲笔信: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喜欢谈论刘邦的文武大臣,尤其是陈平和周勃。陈平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与张良并称为“良平”。他原是项羽的人,后来投奔刘邦,刘邦摒除谗言,对他很信任,陈平也多次为刘邦出好主意。1965年8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听取罗瑞卿总参谋长汇报关于诱敌深入的备战方案时,他非常高兴地说:就是要诱敌深入。毛泽东即兴谈起自己的读史感受:“我最近研究历史,古今中外,凡是诱敌深入的,就把敌人歼灭了;凡是开始打了胜仗,兴高采烈,深入敌境,就打败仗。”又说:“刘邦也是轻敌冒进,被打得大败,差一点被敌人捉住。一次是…  相似文献   

13.
组建红八团一九三四年四月,为配合主力红军粉碎敌人第五次军事“围剿”,中央军委接受了毛泽东同志的建议,决定派出几支红军独立团挺进敌人的侧翼,在苏区的周围开展游击战争,破坏交通运输,牵制敌人。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八团就是为此而组建的。四月中旬的一天,在瑞金叶坪中央军委办公厅举行军事会议。中央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不愿成为特殊的客人。1931年4月的一天,中央红军在东固准备迎击国民党军的第二次“围剿”。毛泽东到红三军团4师2团检查战备工作。中饭时,团长叶长庚到伙房,把自己的2斤腊肉拿出来招待他尊敬的“毛委员”。毛泽东吃饭时,看见别人是一碗竹笋炒豆腐,自己则多一大盘腊肉,他微笑地问道:“叶团长,怎么搞我特殊化哟?”彭德怀军团长也道:“咱们红军可是官兵一致呀/叶长庚连忙解释:“首长,这腊肉是我自掏腰包买的。”毛泽东听了,端起腊肉,对其他干部战士说:“你们团长请客,每人吃一块……”毛泽东下基层也不白吃白住。1933年…  相似文献   

15.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战略大转移,到1935年夏均被称为“突围行动”或“西征”。1935年9月12日,党中央作出《关于张国素同志的错误的决定》,文件中第一次把战略转移称为“二万余里的长征”。但这个决定当时只传达到中央委员。9月22日,在哈达铺召开的团以上干部会议上,毛泽东在高度赞扬红军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时,再次提到了“两万多里长征”,于是“长征”这个词开始在红军中广泛宣传使用。IO月19日,中央红军主力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毛泽东和部分红军指战员谈话时,第一次提出“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个概念。不久,他又写了《七律…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和朱德,自1928年朱毛红军在井冈山会师以来,这两个名字便紧紧联系在一起。我军的两位主要创建者,密切合作、风雨同舟长达半世纪之久。毛泽东曾说:“朱毛朱毛,没有朱哪有毛?”晚年他依然再提:“我是朱身上的毛,朱不能没有毛,毛不能没有朱。”朱毛会师创建的红四军,对红军的创建和发展乃至中国革命的胜利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党员干部之友》2023,(4):56-57
<正>毛泽东经典著作中有个“老三篇”,分别是《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其中有一篇是他在一个普通战士追悼会上所做的演讲。这个人,就是张思德,小名“谷娃子”,四川仪陇人。当年,红四方面军路过他的家时,他毅然加入红军。红军过草地时,因为粮食短缺,战士们不得不寻找一些野草充饥。为了帮战友分辨野草是否有毒,张思德总是抢先尝试。为此,他遭了不少罪。  相似文献   

18.
历时两年的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以三大主力在西北的大会师为胜利标志的。我们在纪念70年前这个震惊世界的历史性胜利的时候,尤其不能忘记朱德总司令。这不仅由于他在长征领导人中走的路最多、经历的磨难最多,更是由于他如毛泽东所称赞的“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坚定地贯彻党的北上方针,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克服了漫漫征途上的一个个危机和艰险,铺平了通向胜利会师的道路。他的伟大功绩,永远铭刻在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丰碑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机要秘书回忆毛泽东邱锋罗光禄,四川苍溪人,1917年生。小时因家境贫寒,只读过二年私塾。1933年红军来到他的家乡,正在地主家放牛的他,把牛绳一丢,参加了红军。1936年10月,他所在的红三十军,编入西路军,向河西走廊进发。由于敌人残酷地堵截和追杀,...  相似文献   

20.
在遵义会议前长达四年的漫长岁月里,毛泽东走过了一段艰难的心路历程和复杂的思想轨迹,经历了一个痛苦的等待过程。他最早识别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最早对李德的错误军事指挥提出了批评,却遭到了“左”倾领导者的排挤和打击,处于无权的地位,更没有发言权。从第五次反“围剿”到长征,在突围方向的选择,在进军路线、战略方向、战术方针上,毛泽东总是以大局为重,以高度的责任感,“不在其位”,仍“谋其政”,不断地提出自己的建议。但“左”倾中央没有接受毛泽东的正确意见,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转移,遭受敌人的围追堵截,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