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普遍存在着公信力缺失的现象,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既有政府自身的因素,有社会、历史和人文因素的影响,正确分析和看待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的现象并积极探寻解决之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取得政治合法性的内生要求,既体现了政府使公众信任的能力和程度,同时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是公众衡量和评价政府履行职能状况的重要指标。提升政府的公信力,迫切需要政府通过有界行政、依法行政、透明行政、诚信行政和责任行政来规范自身的行政行为,这是政府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提高政府公信力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公信力建设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政府各项制度改革和建设的一块基石。提高政府公信力,是提高民众对政府的支持、信任和信心之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合法性的"风向标",也是政府管理能力的动态反映。政府公信力具有产生和增强政府合法性、树立良好政府形象、维系良好社会秩序等重要功能,其实现途径主要包括提高行政能力、回应公众合理的利益诉求、完善政府管理的运行制度。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危机的日益严重,成为当前政府信誉下降的主要原因。地方政府公信力危机的主要因素源于行政中的自娱自乐、自我服务,管理中的私利膨胀,行政的目无法纪,行使行政权力的任性,监管职能的缺失,行政执行中的欺上瞒下,以及神秘行政等。因此,破解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危机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政府公信力是影响政治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提升政府公信力,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政府的执政根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当前我国政府公信力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也存在逐渐流失的问题,对政府声誉、政府执行力以及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等均形成不良影响,而其根源主要是由政府权力制约机制缺失,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信息不透明等因素综合所致。提升政府公信力,必须强化政府的服务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制度建构以及与公民社会的合作互动,并加强比较研究、实证调研和多视角多学科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7.
常健  刘芳 《学习论坛》2012,(7):44-47
在由政府主导的征地拆迁过程中,当事双方的关系具有显著的不平衡性,具体表现为主体的不可选择性、信息上的不对称性、权力上的非对等性以及责任追究的非个体性。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高度依赖于政府所具有的公信力。政府公信力建设对政府的拆迁行为具有一系列内在要求,包括依法依规、程序公平公正、平等协商、诚实守信、公平补偿、过程公开透明。但在现实的征地拆迁过程中,政府公信力的维护却面临着诸多两难困境,包括农民保地需求与政府开发压力、拆迁补偿需求与地方财政压力、政策统一性与实际情境多样性、平等协商程序与拆迁效率、保持稳定与维护公平、短期政绩考核与政策连续性等。如果政府违背公信力的要求,片面追求发展,就会陷入政府公信力下降与效能下降的恶性循环,以及政府公信力下降与社会低信用均衡的恶性循环。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需要严格制度约束,强化社会约束,调整行政约束导向。  相似文献   

8.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本身以及政府行为在社会公众中的信誉程度。完善政府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是提高政府公信力,建立服务型政府、诚信政府的重要保障。本文试从完善政务公开与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关系出发,分析政务公开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影响。阐述保持政务公开建设的法制性、明确性、适时性、有效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公信力是政府治理合法性的基础.政府公信力的提升有赖于获取公众的认同.在实践中,政府的公信力取决于政府的信用和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政府公共关系,作为政府沟通与公众关系的一项职能,与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存在着内在的契合.然而当前,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实践上,都陷入了错误的窠臼.提升政府的公信力,迫切需要改善政府的公共关系状况,全方位地提高政府公共关系的水平和绩效.  相似文献   

10.
公信力是政府治理合法性的基础。政府公信力的提升有赖于获取公众的认同。在实践中,政府的公信力取决于政府的信用和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政府公共关系,作为政府沟通与公众关系的一项职能,与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存在着内在的契合。然而当前,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实践上,均存在误区。提升政府的公信力,迫切需要改善政府的公共关系状况,全方位地提高政府公共关系的水平和绩效。  相似文献   

11.
政府公信力是政治合法性的重要基础,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更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应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政治文化建设,提升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上世纪后半期以来政府信任危机在多个国家相继出现,大量西方学者开始关注政府公信力问题,并由此导致了对政府诚信等问题的广泛研究。本文通过概述政府诚信研究的社会学、政治学、行政学和经济学视角及其理论基础,辨析政府诚信的内涵,论述了政府诚信与政府伦理、政府工作人员个体诚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及政府诚信之于政府公信力、执政力的互动影响关系,并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信用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石,政府信用则是社会信用的支柱。孔子认为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国家信用主要是指政府信用,而政府信用就是社会公信力。古语云,“民无信不立”。西方哲学家史里斯·博克说,“信任是我们必须保护的东西,因为它就像空气和水源一样,一旦受损,我们所居住的社会就会土崩瓦解。”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了人的生活习惯和政治行为,整个社会进入到网络时代.网络世界的活动为人们从事各种私人事务和公共事务提供了新的方式和途径,它为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社会交往的平台,构建了一种新的社会关系形式,现实社会中的公众与政府的信任关系在网络社会有了新的体验.在网络社会背景下,政府公信力尤其是地方政府公信力在网络热点事件中表现出不足,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陈天祥 《学习月刊》2012,(11):41+47-41,47
近年来。在“华南虎事件”、“李刚事件”和“浙江乐清村长之死”等公共性事件中.民众普遍质疑相关政府部门对这些事件的解释。在政府主导的各类评比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活动中.人们对其中的成功者、获奖者也普遍颇不以为然,有“被文明”、“被卫生”之感。这些都说明.政府的公信力正面临严峻的挑战。政府公信力是政府依赖于社会成员对普遍性的行为规范和网络的认可而赋予的信任,并由此形成的社会秩序.它是公众对政府履行其职责情况的评价。对一个政府来说.公信力丧失是最大的危机.这一问题如果不解决好.势必影响政府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秩序主导力量作用的有效发挥.其后果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16.
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把政策目标变为现实的重要载体和保证。对于政府工作来说,政府执行力产生政府公信力。政府公信力有利于保证政府执行力。在现代法治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政府要想实现政令贯通,要想实现有效管理的组织目标,要想实现其为人民服务、为发展服务的使命,首先必须保证其必须的公信力和有效的执行力。本文分析了新疆当前政府公信力失范的症结原因所在,剖析了政府执行力下降的关键原因,并提出必须高度重视政存执行力和公信力的路径选择问题,认为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存在的一块“短板”,是我们政府工作的生命所系,要把执行力和公信力当作政府的生命力来重视,并切实采取实际措施来提升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17.
政府公信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形象和执政地位。公信力不仅来源于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职责,还源于社会大众的信任和支持。以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开展好深入基层"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的活动,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树立党的群众观。以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难的理念,转变社会公众对政府的的看法"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将地方政府真正打造成为一个敢于担当、勤政爱民、廉洁高效具有公信力的地方政府,为实现克州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8.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通过自身能力来获取社会组织和公众信任的能力,它取决于宗旨的公共性、民主性,组织的合理性,决策的科学性,实施的凝聚力。同时也是社会组织及公众对政府能力及行为的一种主观评价。  相似文献   

19.
提高政府公信力既是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工程。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为提升政府公信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生态文明的视角来看,当前导致我国政府公信力下降的因素有:政府行为失误、政策导向偏差及错误的发展观等。而生态文明语境下政府公信力提升政府公信力的路径选择包括:完善制度建设,建设法治政府;建立有效的政府问责机制,建设责任政府;建立生态环境信息公开机制,建设透明政府。  相似文献   

20.
政府公信力与群众工作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共同构成预防和治理我国当前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因子.政府公信力事关稳定大局,做好群众工作,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让底层民众重拾信心,恢复社会信任感,这是政府合法执政、依法行政和社会管理的基础.从治本与治标两个层面治理群体性事件,推进社会管理的创新,从根本上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