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群山环抱,青竹苍松。 广宁县坑口镇碑角村对面不远的山岗上,耸立着一座纪念革命烈士的牌坊,上嵌着金光灿灿的中国共产党党徽,并书一行苍劲有力的大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缅怀为人民解放而献身的革命烈士伍学桢、蒙茵(女)、陈芳(女)、张菁(女)碑记”。牌坊前修建了一座“陈芳烈士之墓”。这是中共肇庆市委党史研究室、肇庆市国防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肇庆市民政局、肇庆市人口学会、广宁县人民政府、广宁县坑口镇人民政府,粤北、粤桂湘边纵队肇庆城区老战友联谊会在广宁县坑口镇共同建立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整个基地风景秀丽、庄严肃穆。 5月25日,广宁县委、县政府、坑口镇委、镇政府在这里举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幕典礼。中共广宁县委副书记杨沛容出席,广宁县副县长黄建明主持,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原常务副会长陈枫和省委党史研究室以及肇庆市委党史研究室、肇庆市民政局、肇庆市人口学会等单位的来宾和部分烈士家属以及坑口  相似文献   

2.
有位干部下乡调研,忽然内急,就问一老农:“洗手间在哪里?”老农说:“哦,要洗手,外间屋有洗脸盆。”同去的一位赶忙解释说“他要去厕所”。老农说:“是茅子呀!在院子的西南角上呢。”弄了这位干部一个大红脸。  相似文献   

3.
史林博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一直有三大志愿,这三大志愿由于“文化大革命”而始终没有实现。1961年8月在庐山,有一天毛泽东和张仙朋谈他的愿望:“一是要下放去搞一年工业,搞一年农业,搞半年商业,这样使我多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我不搞官僚主义。二是要骑马到黄河、长江两岸进行实地考察。我对地质方面缺少知识,要请一位地质学家,还要请一位历史  相似文献   

4.
“就说我不在!”某县一位副县长听说有个老同学来找他,又一次这样嘱咐秘书。这位副县长明明在,却为何要躲起来呢?原来他上任后,门庭骤然热闹起来:老同学送来土特产品,要他为购买紧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将中,有两位杰出的将领,一位是建国后被授予元帅军衔的陈毅,一位是被授予大将军衔的粟裕。 陈毅元帅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而且能文能武,心胸和气度非同一般,被人称为“豪迈大将军”。早在1936年冬,他领导南方游击战争被敌人包围时,曾写下了气壮山河、视死如归的诗句:“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当新四军副军长罗炳辉去世时,陈毅在其追悼会上致词说:“我们每个人要抱定信心:打了胜仗开庆功会,打了败仗开批判会,打死了开追悼会!”他的这些话在他所领导的部队中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6.
有这样一件事。某厂一位副厂长无理辱骂了一位技术员,后者便向厂长反映,而厂长却说,要副厂长认错,那是“不行的”,理由是“他是厂长,你只是技术员”。好一个奇妙的逻辑。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副厂长错了就不能向技术员认错?难道当领导的有了错就可以有“豁免权”,不必认错? “朕即真理”的时代早已过去了,而这一理论之所以在封建社会成力铁则,无非是“朕”有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一位驰名中外的名将。他英勇善战,戎马生涯50载,在国共两党军队中各奋战25年。在国民党军队中,他官至中将兵团司令;在共产党军队中,他官至上将兵团司令员。这位蜚声天下的名将,就是1949年8月4日和国民党长沙绥靖公署主任程潜一起,毅然率数万官兵高举义旗、声震神州的陈明仁将军。 “要去,我一定要去” 1923年3月,以孙中山为大元帅的革命大本营在广州成立。次年春,孙中山大元帅府军政部长程潜派员往湖南招收陆军讲武学堂新生。布告一出,许多热血青年奔走相告,招生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湖南醴陵市东乡的洪源乡洪源村。这里,有一位早已对军事生涯羡慕不已的青年,他叫陈明仁,当时只有21岁,是一个在长沙城里读过几年中学的乡下教书先生。 “娭毑,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让我投军去吧!”陈明仁向掌管着家庭内外诸事大权的祖母提出了投笔从戎的要求。 “不行!”祖母用锐利的目光扫了孙子一眼。声色俱厉地说,“你好不容易才当了个教书先生,却还人心不足,还想要出远门,去读军校。作梦!” “要去,我一定要去!”陈明仁坚持着。 “不准,我就是不准!”祖母毫不退让。 处于夹缝中的陈明仁的父亲陈保廉,左右为难。他理解儿子的  相似文献   

8.
在江苏省阜宁县人民检察院,有一位朴实、随和、忠厚的检察官,他叫孙体春。他多次被各级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2001年还被江苏省检察院授予“人民满意的检察干警”。领导肯定他,同事们赞许他,这是因为,他有与众不同的“老三篇”。第一篇:实了解孙体春的人都说老孙是个实在人,是个厚道人。对荣誉,他总是那么谦逊;对同志,他总是那么坦诚。他倡导“互补互学型”的科风,建议科里的老同志既要对年轻人予以关心照顾,积极搞好“传帮带”,又要向年轻人学习,多进行交流与沟通。他为人实在,办事实在,他的热情与友善就像一堆熊熊燃烧的…  相似文献   

9.
一技在身     
崔鹤同 《求贤》2009,(7):50-50
1962年10月,一个男孩出生在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一个贫困家庭里。他的青少年时期是在“十年文革”的打打杀杀中度过的。与同年代人一样,1978年高中毕业的他并没有学到多少文化知识。但虽然生长在那个“荒漠化”的年代,他比他周围的同龄人还是要幸运得多,他有一位知书达理的母亲。在那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极度匮乏的岁月里,母亲经常告诫他们兄妹三人,“人不怕穷,怕的是没有本领。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在身。”男孩便把母亲的这句话牢牢地记在心里。  相似文献   

10.
有位作家,一九五七年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丢掉了党籍。那时的心情,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痛苦得“神思恍惚”。但他并不因而丢掉爱党的灵魂,他说:“我的灵魂,还留在党内,我要做一个名亡实存的共产党员。”他履行了这一誓言,在默默劳动之余,在四面透风的小屋里,写出了三部歌颂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长篇小说。粉碎“四人帮”之后,他恢复了党籍,回到了母亲的怀抱。还有一种党员,虽然身在党内,灵魂却早  相似文献   

11.
超前的市场理念往往会创造出市场佳绩,但是,作为小本经营者,是否可以就凭理念超前获得成功?有一位朋友,在九十年代初期就意识到饮料市场大有前途,他要开发一种蔬菜汁饮料。这种意识绝对超前,比后来广泛形成的“绿色食品”概念超前了四五年。然而,他失败了。当时,他倾其积蓄并千  相似文献   

12.
搁浅的人生     
东丰县红石乡红郎头村有一位“资深”的老支书,他叫杜学荣,今年52岁。他于1969年入党,1974年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直到去年年底,因酗酒摔断了小腿骨而无法“组阁”,不得不辞职。他在任24年,从让人称赞的“标兵”蜕变成了让人唾骂的“败家子”。懒于修身导致蜕变杜学荣年轻时“根红苗壮”,担任红郎头村党支部书记时才28岁,是全县当时最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头几年他干得真不错,带领全村父老乡亲战天斗地,改良农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无论于什么他都“要个样”、“争个先”,结果两年就使红郎头村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五年就甩…  相似文献   

13.
万伯翱 《学习导报》2012,(12):36-37
开国大将黄克诚,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老共产党员。 黄克诚一生戎马,1955年获毛泽东、周恩来亲授三枚一级功勋章和光闪闪四颗星的大将肩章。粉碎“四人帮”之后,1978年,年已77岁的他又被选为中纪委常务书记。当组织上因要制作各类证件,向他夫人要一张他穿大将礼服的标准照片时,全家人翻箱倒柜竟然找不出一张合格的“标准像”。  相似文献   

14.
幽默是智慧和机敏的表现。毛泽东就是一位公认的幽默高手。他早在1929年为红四军干部制定《教授法》时.其第六条就规定:“说话要有趣味。”凡是与毛泽东交谈过的人,都为他幽默风趣的语青所折服。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夏天,一位老人推开大兴区兴华园社区居委会的门就说:“我找党支部书记。”支部书记正好在,马上站起来说:“大爷,我就是,有什么事坐下来慢慢说。”“我要和你单独谈。”“行,没问题。”支部书记让其他人出去后,老人说起了他的伤心事。  相似文献   

16.
万伯翱 《新湘评论》2012,(12):36-37
开国大将黄克诚,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老共产党员。 黄克诚一生戎马,1955年获毛泽东、周恩来亲授三枚一级功勋章和光闪闪四颗星的大将肩章。粉碎“四人帮”之后,1978年,年已77岁的他又被选为中纪委常务书记。当组织上因要制作各类证件,向他夫人要一张他穿大将礼服的标准照片时,全家人翻箱倒柜竟然找不出一张合格的“标准像”。  相似文献   

17.
贾楠  翁淮南 《党建》2011,(12):43-45
这是一位被村民们称为“最有文化的人”,几乎每个人都熟悉这位“王电影”、“王文化”、“王站长”。这是一位最受老百姓尊重的“干部”,热情、随和,透着认真、执拗。七里八乡谁家有事他都愿意张罗,“领导在的地方有他,领导不在的地方也有他”。  相似文献   

18.
上个世纪50年代,在台北阳明山的国民党高干训练班——“革命实践研究院”里,有一位特级军事教官,国民党高级干部见了他得恭敬地称他“老师”,要向他敬礼。这个人是黄面孔,乍看上去颇像中国人,还有一个中国的名字,可是他压根儿就不是中国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日本侵华中国派遣军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条世界上最高海拔的“天路”,在历经50载光阴后终于穿越“生命禁区”抵达圣地拉萨,打破了国外所说的“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的预言。这是一位执著于“天路”的科研前锋,当年为响应毛泽东主席“青藏铁路要修,要修到拉萨去”的号召,崇拜保尔·柯察金的他毅然告别新婚七天的妻  相似文献   

20.
康熙的廉政观景世民康熙是清代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位皇帝。他八岁登极,在位61年,是开创“康乾盛世”的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是中国古代帝王中屈指可数的明君之一。他之所以取得如此的功绩与威望,与他在位期间大力推行清廉政治有很大关系。《康熙政要·论俭约》中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