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理论只有被群众掌握,才能发挥出巨大的能量,因此,必须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成功,关键是我们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和发展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实现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以及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的重要源泉,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不竭动力,是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崭新道路的重要法宝。在新起点上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坚持和发展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进而不断提升我们党执政能力和水平的客观需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明确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三化的辨证关系,以三化的互动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把握重要的基础手段和方法,以理论的发展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理论传播普及的基本路径,以思想理论的日益通俗化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3.
在解放思想中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继续深入解放思想,对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有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工作的士官院校及其《马克思主义基础》课程具有自己的优势与条件,因此,应在课程教学中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是解决我国当前重大现实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必然选择.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通过继续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要发挥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力量,发挥学校教育的重要阵地,要发挥媒介的效用等多种途径,还要注意防止"慵俗化",要在保证内容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要重在建设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是解决我国当前重大现实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必然选择。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通过继续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要发挥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力量,发挥学校教育的重要阵地,要发挥媒介的效用等多种途径,还要注意防止‘慵俗化”,要在保证内容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要重在建设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1938年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面向全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至此,党又进一步对全体中国人民提出了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那么,究竟如何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本文提出了六个原则性要求。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与中国人民大众思维模式相交融合并不断丰富发展,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方面提供了广泛意义上的指导,它是普遍认同、普遍应用和正面指导效果三者交融互摄、彰显其普遍性的一体化过程.本文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战略性工程,因此这一过程必须有路径的优化选择,而"以人为本"的推进路径是具有可推广性的.  相似文献   

9.
刘奕  谭钧  李书巧 《法制与社会》2011,(13):231-23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泛滥,理论研究的不足及宣传教育的低效,造成的主流意识形态文化阵地的缺失,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危机,马克思主义活力的不足,成为了当前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境遇.因此,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策研究,是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具有鲜明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系统工程。邓小平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在理论学习和理论传播方面,谱写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篇章,对推进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主流思想的背景下,信仰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党和政府大力倡导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但马克思主义信仰仍有所动摇。这一问题是由有许多客观历史原因造成的。正确认识信仰问题,并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才是树立正确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黄声平 《法制与社会》2011,(35):238-239
高等院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阵地,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卓有成效,但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高度重视载体创新与方法创新,努力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法学是从马克思主义学说基础上诞生出来的一种法学思想,该法学思想不仅强调法律的阶级性、民主性,并始终秉承服务于人民的阶级立场和将法律是否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服务作为评判其效用的重要标准,另外,马克思主义法学还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包容性、实践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其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生命力,无论是丰富当代法学...  相似文献   

14.
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轮训和培训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的学校,是研究、学习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阵地。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党校因其地位、性质、职能的特殊性,应该发挥自身优势,起到其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体系、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但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关闭认识和发展真理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大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自19世纪初黑格尔完成哲学史上第一次大综合后,人类自由驰聘的理智便开始向三个方向演变,即科学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人本主义哲学。但进入20世纪后,这三大哲学就日益从分化趋向综合。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哲学、解释学、结构主义、历史主义、科学实在认,都体现了三个哲学的融合。事实上,无论是眼下哲学的发展趋向、面对的研究对象、追求的实践目标、所处的知识背景,还是即将到来的信息时代的激励挑战,都迫切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当代西方哲学携手共建。  相似文献   

17.
李叔龙 《法制与社会》2013,(18):178-179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进行社会变革的伟大社会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具体实际相结合,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为当代中国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于洁 《行政与法》2012,(1):66-69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提升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处基础性地位,具有目的性功能;而提升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则因处于衍生性地位,而更具手段性价值。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二者虽各有倚重,但却相辅相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提升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提供现实背景、理论资源、方法论原则和价值取向;提升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人才储备、制度保障和现实的动能。  相似文献   

19.
网络舆情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同存在促进和反制作用,其促进作用表现在,网络舆情丰富和拓展了大学生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途径,提高了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了大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大学生由被动接受马克思主义向主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转变。网络舆情的传播方式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认同存在一定的反制表现在,网络舆情容易导致大学生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主体性地位的缺失。研究其双向性,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其认同,是为避免其反制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生根、开花和结果,必须中国化,这一点已成为我国多数学者的共识,有很多学者也对这一问题作了研究。本文试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哲学相结合的重要性途径等方面作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