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陈瑞清交往是一种享受,中国知识分子的那种报国、刚正、重学、诚信、务实、奉献的品质闪现在他的身上,令人禁不住感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依然是那样充满了魅力。他以学者入仕,亦官亦儒亦仆,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公仆形象。他把他的美好年华献给了内蒙古草原。沙海驼乡情那是个火红的年代,每个人都为新生的共和国而激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每个青年学子的选择。1965年8月,陈瑞清从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毕业,选择了内蒙古。他有六个妹妹,他是长子,亦是家中唯一的儿子,老母亲舍不得他走,妹妹们也哭着要他留在北…  相似文献   

2.
片段金庸     
正有人曾经问金庸先生:"人生应如何度过?"老先生笑答:"大闹一场,悄然离去。"比"米寿"还大了6岁的金庸——查良镛,在"大闹一场"之后,很安详地告别了人世。我想他是微笑告别的。时间让我们学会了告别。2018年11月12日,在香港殡仪馆,举行了金庸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一位大学者死去只用一秒钟,再产生这样一位学者却要几十年",对金庸来说,亦是如此。一个影响数亿人、影响几十年、影响几代人并且继续影响下去的文化人,是绝不能被轻视、忽视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有句流传很广的名言:“知道他的过去,就可以知道他的现在;知道他的过去和现在,就能预知他的未来。”一个人如此,一个政党和一个政权亦如此。李登辉身上的外国影子在不久前出版的《台湾的主张》一书里,李登辉对于自己处于日据时期的童年,有着充满幸福感和自豪感的追述。“最大的幸福是生长在一个小康之家,让我有机会接受完整的教育”Z日本统治台湾“若从历史观点来看,或许可算是个悲哀;但若从个人自身来说,毋宁是幸福”,“直到今天,我仍然感谢时代让我能有些体验,开启我幸福的人生”。因为父亲是日本刑警,“从小学、到中…  相似文献   

4.
杨文 《今日山西》2004,(5):22-23
大院就是大院,可一旦成为文化的载体,他就像一个饱经风霜的神秘老人,孩子从他身上寻找慈祥,学者从他身上寻找历史,诗人从他身上寻找灵感,商人从他身上寻找智慧。英国人有句俗语“说不尽的莎士比亚”,我们可不可以说“说不尽的大院文化”呢?在晋商大院中,出名最早的是乔家大院。有人说,乔家大院是因为《大红灯笼高高挂》而出的名。确实,1991年张艺谋携巩俐等,在乔家大院一住便是好几个月,拍出了《大红灯笼高高挂》这一名噪中外的获奖影片,乔家大院也开始名扬天下。1987年是乔家大院开放的第一个年头,接待游客3万余人;从1991年开始,乔家大院的…  相似文献   

5.
<正>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叶青的官员加学者身份,让他经常在统计数据出炉时成为媒体采访的对象。其实,不仅仅是房价,地方GDP之和大大高出全国核算数据、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统计范围太窄、城镇登记失业率不反映实际失业率等,都让老百姓对统计数据心生迷雾。"2009年全国房价  相似文献   

6.
法律是严肃、不带感情色彩的,但在一直与法律打交道的陈斯喜身上丝毫看不出这些特点,他总是笑眯眯的,说话很温和,更像一位儒雅学者。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在海峡两岸,罗家伦均被明显低估,甚至被刻意丑化——有的评者贬损他是名不副实的庸才,有的讥诮他是夤缘附骥的政客。若以事实权衡,则前者的评价太低,后者的评价太酷。历史学家陈寅恪治学谨严,论人素不轻许,王国维、刘文典、傅斯年能够得到他的推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罗家伦居然也能入先生的法眼,就有些令人意外了。罗家伦身上最醒目的标签莫过于"五四健将",他与政党政治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并非潜心于典籍、致力于学问的纯粹学者。陈寅恪高看  相似文献   

8.
夏夜的星空璀璨而瑰丽,如梦幻般让人着迷,每一缕微风掠过都让人怦然心动——为了初恋时的甜蜜和青涩,为了长大后的成熟和梦想……这个六月,想起去年,阳光柔柔地照在身上。  相似文献   

9.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是一个使人哭笑不得、又可笑又可怜、亦悲亦喜的人物。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他身上穿着“长衫”,嘴里哼着“之乎者也”,还迷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教条。这一切,使他失去独立生存的能  相似文献   

10.
夏金华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作为学者,他却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经历——曾经是~位黄墙之内正式受戒的比丘,有过整整八年的青灯古卷的寺院生活。因此,只要说到宗教,尤其是佛教,在夏金华的内心深处,就会涌现出一种特殊的情愫,让他难以释怀。  相似文献   

11.
卫毅 《中国减灾》2011,(16):4-6
冯翔身上有他自己独有的孤独与寂寞,也有灾区基层干部共有的经历和压力。在大地震中面对了生死和经历了生死之后,冯翔之死不仅让我们看到一个灾区干部的内心,也让我们看到灾区一个普通人的挣扎。  相似文献   

12.
《劳动保障世界》2008,(7):20-21
他是外交官之子。虽不至锦衣华服,但下放农村、留学日本的人生际遇让他重新定位——何鲁敏,从一个搞科研的学者转型为要赚大钱的商人,将“亚都”做成北京奥运会空气加湿净化器独家供应商。20年来何鲁敏带领亚都专注于空气产业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在空气加湿器和净化器领域以执著和专业的精神称霸于市场。因此,他被誉为中国空气产业之父。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张闻天诞辰一百周年。张闻天曾说:思想的波涛是禁不住的。在我心里,闪烁着一个灿烂星河,时常激荡着我思想的波涛。张闻天就是其中的一颗星。这是一个充满了人格魅力的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儒雅气度、共产党人的伟大抱负高瞻远瞩和求真务实的学者风范,在他身上得到完美的结合。他的一生,让人看到什么是真正的“胸怀坦荡“和“从善如流“。他有两条座右铭:遵义会议之后,当时在中央负总责的他,在历次重大政治关头,他同毛泽东都是一致的,因此而遭到某些人的讥讽时,他义正词严地回答:“真理在谁手上,我就跟谁走。“在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批斗狂潮中,他把列宁的一句  相似文献   

14.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中国2010年世博会的口号,也成了全体城市人的骄傲和“城市梦”的理由。世博会的这句话实际上是来自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最博学的学者。他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相似文献   

15.
罗嵘 《求索》2010,(5):123-125
李顒思想如何定位?作为明清之际的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处在新旧思潮转折点,新旧文化在他身上都有折射,李顒作为传统理学的维护者、改良者,重向内用功,直探本原,亦重实证实修,既能紧握中国人文思想之核心,亦能把握人生之真理。李顒提倡明体适用,使传统儒学重视内圣重视心性修养的精神理想在经世的社会实务层面上落实了,这是传统理学新的生命力和生长点,他的思想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教授——区长——主委,张恩迪十多年来尽管经历过不同的工作岗位,但心无旁骛地执著追求振兴中华的梦想,始终是他身上闪动着的一大亮色。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鲁迅是开一代文风的散文大师。作为文学家,他以其散文的卓越成就而雄视文坛,他的小说都带着浓郁的散文格调。作为思想家,他以各种样式的散文作其表达和论辩的手段,学者和文豪在他身上是密切结合着的。作为革命战士,杂文是他最锐利的斗争武器,他是新的文体——中国现代杂文的开拓者。所有这些因素的有机结合,既自成系统,又互成系统,构成鲁迅散文的多样而统一的艺术结构和完美而鲜明的审美特征。探讨鲁迅散文的艺术成就与审美内涵,认识其在我国文学发展中的作用,无论对鲁迅本人的研究,或是对文学史的研究,都是很必要的,本文试图勾勒一个粗略的轮廓。  相似文献   

18.
看了电影《袁隆平》,深深为袁隆平的事迹和精神所感动。他心怀大爱,执着进取,以苦为乐,淡泊名利,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他身上集中体现。而让我感受最深、触及灵魂的,是他坚定的信念。“让人类摆脱饥荒,让天下人都吃饱饭”,正是这个信念,支撑着他在科研的道路上坚忍前行。无论是试验稻苗被砸被毁,还是特殊时期小人的恶意攻击,或者权威专家对他的研究持否定意见,  相似文献   

19.
换个老板,跟换个液化罐差不多。因为他们总是给你气受,让你上火。我还可以仿查尔斯?兰姆的笔调来上一段描绘——这是一尊莫名其妙的人物——你眼皮上的上帝——你鞋里的一颗沙砾——一朵阴沉的乌云——办公室里最不必要的装饰——只跳来跳去的癞蛤蟆,鼓鼓的肚子看来总是在生气——一种必须的罪恶。人可以不要朋友,不组家庭,但必须给自己寻一位老板,向他按时领取薪水,所以说他必须;人生而平等,生而自由,老板的存在,就是要打破这种平等,限制你的自由,说他是罪恶亦不为过。我认为,古时的孟尝君可以算得上理想的老板。只要你有一把破剑和一张厚…  相似文献   

20.
颜元是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虽然他在学术传播上建树不多,但纵观其一生的学术活动,他对学术传播的理解在不同时期亦有不同的认识,在整个学术生涯中,其学术传播思想亦有较为明显的嬗变——从内向的自我传播到外向的人际传播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