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8 毫秒
1.
高云崇 《学理论》2013,(33):330-331,353
高职教师教育信念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引领与激励的作用。目前高职教师教育信念的诸如高职教师对教育信念的认知的局限性,高职教师教育信念在教学中呈现随意性,高职教师教育信念的发展存在功利性及学校、家长对高职教师教育信念的认同存在片面性等问题,且逐渐以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走出高职教师教育信念危机的进路就是要进行理性认识,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教师需要反思探究,践行以事为本的实践智慧;社会各界给予情意支持,坚信以情为本的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2.
“三师型”教师:高职教师素质“双师”化的发展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波 《学理论》2010,(11):233-235
高职生就业质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关系着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和生存质量。高职院校应从提高教师素质、调整课程结构、加强职业指导等方面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教师素质的"双师"化向"三师"化发展,是应对的重要策略,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笔者从高职教育发展趋势和教师专业现状分析入手,论述了教师素质"三师"化的必要性,提出了培养"三师型"教师的途径与措施,旨在促进高职教育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剡芳芳 《学理论》2013,(20):351-352
追求教育公平公正是教育的根本宗旨,教师资源均衡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国家在优化城乡教师资源配置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笔者认为,要实现城乡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应该从以下四点着手努力:第一,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根本方法;第二,教师工资制度调整是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前提;第三,优化农村教师培训的方式和考核机制是城乡教师资源配置的重要方法;第四,农村教师资源配置的优化应该着力于自身的改革和农村教师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杨小红  高龙梅 《学理论》2014,(3):271-272
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对于我国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是当前我国西部地区城乡教师资源配置失衡情况比较严重,表现在师资配置不均衡、结构不合理、学科结构失调、教师专业素质低下等,这些问题存在并且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应该进一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强化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从而推进西部地区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5.
邱敏菁 《学理论》2013,(5):277-278
高等职业教育只有实现其培养目标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而教师是达成目标的重要环节,要实现高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目标,需要对高职教师进行有效激励。高职教师激励机制应该做到:因人而异设计合理的绩效指标,让教师在工作中得到满足;构建团队进步的和谐氛围,为教师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26)
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同时对现代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职院校教师专业能力建设存在问题也日益突出。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师专业能力的现状分析,提出对策如下:制定和完善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制度;构建一体化的校本培训体系;加强校企深度融合,提高教师专业与岗位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提高课程开发和科研能力;推进信息化教学,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7.
张玉芳 《学理论》2012,(33):215-216
中职教师向高职教师转型,是今后新升格高职院校和承担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的中等职业学校面对的一个现实性问题。中职教师向高职教师转型,重点是要树立高职教育理念,完善高职教育理论知识,提高专业理论水平、专业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中职教师可通过自主研修、专项培训、实践锻炼、教学与科研结合等方式完成向高职教师的转型。  相似文献   

8.
王骁 《学理论》2014,(2):184-185
众所周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质量的高低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一个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则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因此,作为高职教育中坚力量的教师,他们的专业发展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依据高职学生未来的就业特点,调整教学模式、教师角色,使教师在专业上得到发展与自我完善是有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满足职业教育需要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吕钦 《学理论》2012,(35):237-238
高等职业教育只有实现其培养目标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而教师是达成目标的重要环节。目前高职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现实需求,高职院校可以在内部管理上提高效率,以教师为本,不断进步,具体措施有:加大引进力度,聘用合格的兼职教师,缓解师生比之矛盾;关注教师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为教师创造公平的环境,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多数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缺失的现状,基于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学习,提出了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1.
周文蓉 《学理论》2011,(1):242-243
高等职业教育已占到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思政课教师在培养高职生作为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思政课教师担负着强化高职生的政治素质,提高高职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高职生的全面发展,培养高职生的理想人格和健康心理及提高高职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社会责任。正确认识思政课教师的社会责任,对于培养好高职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正确认识学生和自我,加强学校管理制度的完善,加强教师心理教育是解决目前职校教师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文小华 《学理论》2009,(24):180-181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正确认识学生和自我,加强学校管理制度的完善,加强教师心理教育是解决目前职校教师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争创创新型高职校园是高职学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需要.当前社会正在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化技术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使社会发生了一场空前未有的革命.本文从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师创新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营造高职创新教育环境三方面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对发展创新型高职教育和创建高职校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立君  柴辉  王海波 《学理论》2010,(15):269-270
思想政治课教师应重视在高职学生心里健康教育中的角色扮演。思想政治课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将有助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顺利开展,有助于学生心理问题的及时处理,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真正确立。  相似文献   

16.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向玲 《学理论》2010,(26):240-24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民办高职院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教师队伍却存在诸多问题。对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激励机制开展调查和研究,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6,(7)
高职院校是培养大量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机构,而教师能力则成为学校发展的智力资本。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的能力培养与提升关系到我国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体系的现状,分析应该建立教师培训体系如下:分析需求,明确目标;分层实施,各有侧重;校企合作,互惠互利;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8.
工学结合已日益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主流形式,这一模式的深入推进必然带来高职院校教学各方面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也给高职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趋势,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作为高职英语工学结合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执行者和实践者,英语教师们必须正视自己存在的困境和问题,努力探索商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规律,积极寻找并实践提升和发展自己适应工学结合教育教学要求的综合素质的各种途径和办法,为成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职业教育专家型教师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9.
蒲海员 《学理论》2010,(26):200-202
社会转型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面对思想多元化的浪潮,既要立足本职工作,宣传、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又要引导学生理性分析日趋复杂的社会现象,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与实用性原则,坚定社会主义价值信仰。面对现实中的很多困难,须在科学发展观的的指引下,探索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内、外在社会因素,科学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思想导引机制。  相似文献   

20.
刘嫔妮 《学理论》2012,(21):253-255
培养高职学生综合素质,造就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我国政府和高职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以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重视教师在教育教学各环节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是当今国内外高职学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趋势。本文从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为学生树立榜样、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加强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三方面阐述了教师在教学各环节中,如何针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教师的教书育人的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