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瞿业 《法制与社会》2013,(35):240-24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女性越来越多的参与到社会各类事务中来,但是与此同时也导致女性犯罪的比例逐年上升,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女性犯罪者进行了心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
女性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们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从而导致了女性的犯罪行为。本文分析了女性犯罪心理形成的外因和内因,包括家庭、学校、社会、自身等多方面因素,从而提出了女性犯罪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3.
李攀 《法制与社会》2014,(8):286-287
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作为犯罪实施者的犯罪人的犯罪心理是个体犯罪行为的内在因素,是在行为人犯罪心理活动的支配影响下进行的。不同的犯罪人具有不同的犯罪心理,女性犯罪人除具有一般犯罪人所具有的犯罪心理和犯罪因素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本文主要以不同环境、不同特质以及不同因素作用下的女性犯罪人为视角阐述其特殊的犯罪心理。  相似文献   

4.
赵骞翮 《法制与社会》2011,(24):190-190
女性犯罪已是当今社会中一种普遍现象,具有特殊的社会危害性。但由于女性犯罪的隐蔽.眭和欺骗性,使得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滞后。因此,本文拟探讨影响女性犯罪的因素,以期从中找出减少和预防女性犯罪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我国女性犯罪率的上升,我国女性犯罪研究也越来越热,但是大部分的研究主要从探析女性犯罪的外部原因或环境入手,较少关注女性犯罪的心理原因.加强对我国女性犯罪心理成因的科学研究,并针对心理原因提出可行的防治对策,减少和预防女性犯罪,对于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浙江某市检察院2011-2013年的女性犯罪案件为视角,对当代女性犯罪的心理原因及预防对策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女性犯罪是指以女性作为犯罪主体的犯罪行为。可以说,自从有犯罪现象以来,男性一直都是犯罪成员的主流,女性只占相对较低的比率。但近年来,女性犯罪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比率都在以不可忽视的速度逐年递增。由于女性在生养和教育后代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女性的状况如何与国家的建设及其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而女性犯罪问题现在已成为我国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面对逐步升级的女性犯罪,我们有必要探究其原因继而寻找对策有效遏制女性犯罪上升的势头,这对国家发展和民族兴旺将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性犯罪中女性被害的实际状况和性犯罪的有效预防是犯罪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日常生活理论认为生活方式与犯罪被害具有关联性。访谈通过分析个案的被害热点、被害人日常行为选择、被害人日常生活联系等因素,发现被害女性日常生活行为选择的疏忽与日常生活状态的缺陷使其较为容易进入一种性犯罪的被害情景,因此性侵害被害预防,需要充分重视女性生活方式瑕疵导致的被害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女性越来越广泛的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女性犯罪的数量也呈现不断增加的态势.女性犯罪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本文针对女性犯罪的发展趋势、现状、犯罪的特点及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预防女性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郑凯方 《法制与社会》2013,(32):283-284
提及女性,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善良、温柔、贤淑,然而古往今来都不乏“坠落天使变恶魔”的故事。在现代社会,女性已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妻子”“母亲”“女儿”的角色,她们正逐步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然而,女性在取得成就和地位的同时也出现了违法犯罪日趋增多的问题。也许是无知让她们误入歧途,也许是物欲让她们坠入深渊,也许是畸爱让她们迷失方向,每一起女性犯罪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背后都有她们特殊的心理过程。本文在近年来女性刑事案件办理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女性犯罪特点及犯罪心理.希望能为预防女性犯罪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刘强  彭婕 《法制与社会》2012,(20):167-168
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女性犯罪作为一个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面临产业转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激烈的地区,经济结构的急剧变化往往伴随着人口流动的加速、社会地位的分化及道德文化凝聚力的减弱,对从业者的生理及心理都易造成巨大冲击。作为城市建设者中重要力量的女性群体,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容易被异质化、边缘化,走向犯罪泥潭。本文对广东省某地区的女性犯罪为例,对该类地区女性犯罪的特点、现状、成因及对策做简要分析,以期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犯罪心理学研究危机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友军 《政法学刊》2005,22(1):35-37
近年来,犯罪心理学研究出现了危机犯罪心理学研究要摆脱危机就必须要突出基础理论研究取向,大力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加强研究队伍正规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何为民 《政法学刊》2005,22(1):33-34
关于"犯罪心理结构"之争,已经集中在"犯罪心理"或"犯罪人心理"这个焦点上反对"犯罪心理结构"音认为,犯罪心理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犯罪人心理在很多方面(甚至一切方面)同守法公民没有区别因此,犯罪心理学实际上是一门研究"犯罪人心理"的学科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违反逻辑的、必将导致取消犯罪心理学的推论  相似文献   

13.
刑事一体化是指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刑事科学三方面及其内部各方协调一致,形成有机统二的完整系统。在刑事一体化的视野中,犯罪心理学在关于“犯罪”这一基本概念上,应当与处于规范地位的刑法学保持一致。犯罪心理学是刑事科学的基础理论学科和应用学科,同时,由于其独特的学科性质、研究视觉和研究方法,使其在一体化的刑事科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柏纯  罗大华 《河北法学》2005,23(12):112-115
自19世纪犯罪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西方国家产生以来,经历了从初步发展到繁荣,从不成熟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的过程。犯罪心理学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具有深厚的科学基础,而实践则是检验犯罪心理学科学性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高锋 《政法学刊》2000,17(3):46-48
文章从文史哲的视野,系统而客观的回眸了中国当代史上犯罪心理学科的林林总总,即概括出了纪元性的业绩,特色性的标志,奠基性的留存,又毫不辟讳地辩析了研究处于低谷的积困。  相似文献   

16.
王海燕 《政法学刊》2006,23(3):24-26
家庭暴力在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它不仅影响家庭和睦,严重摧残女性的身心健康,而且成为当今社会女性暴力犯罪心理形成的直接诱因。农村受虐女性经历困惑、伤心、绝望无助、报复泄恨等心理变化,最终形成了犯罪心理并在特定情景下激化成暴力犯罪行为。应据此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女性暴力犯罪心理、犯罪行为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职务犯罪心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彭清燕 《河北法学》2004,22(3):142-145
职务犯罪是在病态心理支配下所进行的行为。通过对职务犯罪的心理病变进行的病理学研究 ,认为职务犯罪心理系二因致病。在内因方面 ,需要偏离导致职务犯罪者对官职、财富与“美色”的病态追求 ,动机偏离导致职务犯罪行为人对“奋斗目标”产生疯狂的“热情” ;在外因方面 ,社会因素是职务犯罪的媒化剂。职务犯罪的主要病态心理类型包括精神压抑症、胜利恐惧症、骄横跋扈症和奢侈症。并就此提出了职务犯罪的心理疗法  相似文献   

18.
汉代有关女性犯罪问题论考--读张家山汉简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丽英 《河北法学》2005,23(11):117-120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和<奏谳书>中保存了不少有关汉初女性犯罪及其处罚的材料.本文结合文献和简牍材料对以女性为主体的不孝罪、悍罪、奸罪、重婚罪及侵犯女性的犯罪行为如强奸、略卖等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19.
刘猜 《政法学刊》2013,30(1):104-110
犯罪心理测试作为"人机结合"特点明显的一项技术,其主体必须是经过专门技术培训,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心理学、生理学、刑事侦查、物证技术、法律等相关知识背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个性品质和举止衣着等素质的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人员,测试人员的专业化是该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刑事一体化倡导一种新的研究视野,对于促进犯罪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犯罪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用刑事一体化的大视角来审视,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还须进一步阐释和完善。面对刑事一体化的思路,犯罪心理学需要进一步发展与创新。创新才能促进发展,才能使犯罪心理学有更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