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中西方文化人类学关于文化融合的概念和内涵。认为文化融合是包括文化来借在内的一系列发展过程,文化采措是实现文化融合的途径和手段,指出心理认同程度是判断文化融合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人教版《文化生活》对"文化"是这样定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这一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时空上是层层拓展的。因此,我们可以运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对"文化"概念进行层层剥笋,并对与之相关的知识进行串联融合,从而实现对此概念的内部整合和全面理解。  相似文献   

3.
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有一个成功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种凝聚人心、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资产 ,是企业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在培育企业文化的进程中 ,我们应该做到 :企业文化必须融合世界性的文化观念 ;企业文化的核心必须具有扩张的概念 ;企业文化的推行者必须是具有全球战略观念的企业家 ;企业文化培育必须与经营管理结合起来 ;企业文化的培育必须注重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和“人企合一”的境界 ;企业文化要具有独特性 ;在新的世纪里 ,企业更要注重“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提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理论上探讨文化软实力概念的内涵,提出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在分析高职校园文化、职业核心价值观、发展模式等现状基础上,认为应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从构建人本文化、可持续发展文化、和谐文化等方面提升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5.
黄海峰 《传承》2010,(18):38-39
从理论上探讨文化软实力概念的内涵,提出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在分析高职校园文化、职业核心价值观、发展模式等现状基础上,认为应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从构建人本文化、可持续发展文化、和谐文化等方面提升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6.
范德华 《思想战线》2011,(Z2):307-311
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途径,旅游职业教育不仅担负着传播文化的重任,还担负着培养职业人才的责任。旅游职业院校作为旅游职业教育的载体,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方式,直接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良好的旅游职业教育文化是使旅游职业院校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与企业接轨、与社会接轨、为社会做贡献的重要途径,将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进行有机融合是旅游职业教育文化构建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7.
红色文化教育是高校弘扬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立德树人的重要工作,是中华民族能够不断发展的关键所在。将红色文化融入高职生就业创业教育,对提升学生就业创业素养,推动文化产业融合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从高职生就业创业教育的现状出发,探究了红色文化与高职生就业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必要性,并提出通过融入红色文化提升高职生就业创业素质的有效策略,以此对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学校文化: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古斯 《前沿》2008,(3):48-50
学校并不是与文化无涉,它是根植于文化之中。那么何谓学校文化,对于我国来说,它是既新又旧的概念,因此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很不容易,存在着“总和说”、“同心圆说”、“精神文化说”、“群体意识说”、“力量统一说”等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学校文化从形式上看是属于思想范畴的概念;从内容上看是反映学校行为的价值观念;从性质上看是属于附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从属性上看是属于学校性质的价值理念;从作用上看是属于规范学校行为的价值理念。在我国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着弱势文化占主导,裙带关系现象严重,过于重情,学校文化与学校制度两张皮等不良影响因素。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着无用论、夸大论、领导论、政工论、标签论、速成论、难办论、典雅论、模仿论、娱乐论等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9.
欧阳娟 《前沿》2013,(8):129-130
把高职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教育与企业文化结合起来是贯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贴近"原则的重要途径。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必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深化与学生专业结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才能帮助高职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企业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文化已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育文化的多元性,也不断呈现出来.那么对于既具有公安属性又具有高职属性的高校而言,如何将两种教育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通过探究两种文化的特点,力图寻找到将告知文化与公安文化有机融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者理念的体现,是企业凝聚员工的精髓,也是品牌价值的体现和企业内外部管理及宣传的形象载体。特色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永续发展的保障,建设顺应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理论,更是建树百年企业的文化基础。苹果(中国)有限公司品牌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及概念,升华了企业和品牌的内涵,更展现了企业经营者几十年的发展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2.
青年教师是主导高职院校发展的主力军。从政治认同、职业认同和文化认同三个维度加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实质上把握住了青年教师的主流意识形态导向,提升了青年教师的职业向心力和归属感,促进了个体文化理念与高职文化的融合,对高职院校全面深化内涵建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民族融合、民族同化和民族文化融合概念辨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族融合、民族同化和民族文化融合是民族关系中存在的三种不同的现象。但在中国民族史的研究中 ,学界对这三个概念的使用却是非常混乱与不规范的。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学者们对民族、民族融合、民族同化、民族文化融合的定义理解与认识不清而导致的。而不加区别地使用这三个概念 ,将不能准确确定和反映历史上民族关系的性质与特征 ,进而会影响到对相关学术问题的深入研究。本文的主旨正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首先辨析这几个概念的含义 ,然后再结合中国民族史中的相关事例 ,来探讨民族关系研究中用语的规范使用问题 ,并以冀能引起学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落实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求 加强铁路企业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企业的发展,需要构建一种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以思想引领为先导,把握企业精神之"魂";以职业道德为规范,把握素质建设之"本";以营造氛围为手段,把握塑造形象之"型";以完善机制为重点,把握制度建设之"规"。只有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才能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导向作用提升职工思想境界;发挥企业文化的激励约束作用规范职工日常行为;发挥企业文化的融合协调作用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张宝明  吴涛 《人民论坛》2014,(2):181-183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自觉的出现,中原文化的根源性日益受到重视,学术界也提出了“中原根文化”的概念.但人们在谈论中原根文化的时候,往往混淆相关概念,对中原根文化的作用认识也不够.所以,有必要对中原根文化、中原文化和根亲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原根文化在华夏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适当的辨析.  相似文献   

16.
叶慧  陆安良 《今日浙江》2010,(19):16-17
浙江的文化体制改革进入了攻坚关键期。国有文化事业单位力凿坚冰,转企改制,在市场竞争中"强筋壮骨";一批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打造文化产业的"航空母舰";一批文化企业主动与教育、旅游、工业等产业融合,延伸链条,开辟全新的产业"蓝海"……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种语言必须要学习其文化。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故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除了完成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的讲解外,教师还应有意识地、适时适量地进行文化导入。研究文化导入的必要性,探讨文化导入的方法及途径,其目的在于通过文化知识导入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对提高高职英语的教学质量,有效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化力与文化生产力:文化经济发展的立足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丹增 《思想战线》2007,33(3):86-93
只有当文化力融入生产消费过程之中,文化力才具备了生产力的特质。文化力经过与经济力、科技力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才形成了具有崭新功能的文化生产力。文化生产力就是经济和文化及其相互融合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文化产品生产中的智力投入和物质投入,具备社会生产力诸要素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迷概念的出现及迷文化的形成并非始自青少年群体,其发展也并非单独仰仗于青少年群体,但由于青少年时期特定的生理、心理及行为特质,使得青少年构成了迷群的主体;而融合媒介环境下青少年娱乐消费的深化,进一步推动了青少年迷群的大规模出现及迷文化的发展,由此也引发了诸多社会争议.本文关注融合媒介环境下的青少年迷群及迷文化现象,从四个方面分析青少年迷群行为特征,并着重考察娱乐消费与青少年迷文化的建设性关系及迷文化的负面性所在.  相似文献   

20.
杨红燕  敖练 《理论月刊》2014,(1):97-100
"第三文化"最先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尤西姆(Useem)借用英国史学家斯诺的"第三文化"概念并引入跨文化传播领域。文章通过对"第三文化"在跨文化传播领域的来源、内涵以及该视角下的相关研究进行批判性解析,指出"第三文化"是多元文化体系中差异与融合双重驱动的产物,为跨文化传播中的伦理观构建、文化与交际的关系解读等提供了新的视角。而对"第三文化"的研究依然存在一些薄弱之处,期待更多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