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龙弹过他的额头我1921年出生,7岁半就给人家放羊。1935年11月的一天,我见到了“红胡子”,从此改写了命运。那天凌晨,贺老总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红二方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我的老家——贵州黔西县,只用一个早上就拿下了县城。  相似文献   

2.
1 1935年6月,成思危出生在湖南湘乡,父亲成舍我是我国报业杰出的开拓者之一。他是成家五姐弟中唯一的男孩,“自强、独立、民主”的家训,使他从小就有了“男儿当自强”的意识,父亲给他取名为“思危”,就是想要他居安思危,不要忘记一个男儿的责任,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两岁的时候,抗日战争爆发,父亲任社长的《立报》由于坚持抗日立场,被迫于1937年11月25  相似文献   

3.
孙健萍1919年1月1日出生在一个贫苦的教书先生家里。他从小勤奋好学,16岁考入济南一中。孙健萍在这里受到我党的直接教育。在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中,他秘密地参加了我党领导的“学联”、“民先”等革命组织。他团结和带领进步学生走上街头,宣传抵制日货,号召青年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严重的民族压迫,激烈的阶级斗争,锻炼了孙健萍,使他迅速成长。在1937年“七七”事变这个中华民族难忘的日子,在国家  相似文献   

4.
新婚三天郎别去 1911年,池育华出生在江西兴国县的一个小山村。9岁那年,她“出嫁了”,嫁给了本县茶园乡教富村李家当童养媳。 “是族中的太公背着我,走了一天一夜,爬了好多山,才到茶园乡教富村。”池育华的记忆很清晰,“太公用一根长长的布带把我绑在他背上,山路难走,布带勒得我好疼。到了李家,太  相似文献   

5.
1916年,肖华出生在江西省兴国县一个泥瓦匠家庭。童年的肖华聪颖好学,在学校每年都考得第一名,因而获得了“神童”的美誉。他个头不高,衣衫破旧,却心存高远。12岁那年,老师出命题作文《我的将来》,同学们大都企盼升官发财、光宗耀祖,肖华却立志“打倒军阀”、“铲除列强”。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享有“虎将”称誉的我的父亲郑维山,在 85岁高龄时,经过与病魔的顽强搏斗后,走完了他为共和国的建立和建设奋斗不息的传奇人生。虽然到今年 5月 9日,父亲已离开我们一周年了,但他那坚强的意志、果敢的品格、朴实的作风、忘我的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晚辈的记忆中,时时在鼓舞着我,鞭策着我,教育着我。   父亲具有坚强的革命意志。他出生在富有革命传统的大别山区一个革命之家。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年仅 12岁的父亲,面对蒋介石举起的“宁肯错杀一千,决不放过一个”的屠刀,不但没被吓倒,而且勇敢地随…  相似文献   

7.
做生     
陈火生50岁了,只做了五次生。读小学的时候他写作文:“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上一声炮响,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我也诞生了!”同学们都说他吹牛,因为他是11月2日出生的。  相似文献   

8.
每一个辉煌的人生旅程都有过最初的起点。每一个功勋卓著的将军都有过士兵的经历。每当廖汉生将军回到他出生和参加革命的地方,他总要久久伫立在贺龙元帅的故居前,充满深情地感叹:“贺龙元帅是我的同乡和长辈,是我的革命引路人和入党介绍人。我从小在贺龙元帅的关怀、照顾下成长起来,在他的影响、带领下参加革命,在他的培养、教导下从一个游击队员成为红军的师政治委员。总之,没有贺龙就没有我廖汉生!”少年心中的偶像1911年秋,辛亥革命爆发之际,廖汉生出生在湖南省桑植县一个土家族农民家庭。他的家与名震湘西的“活龙”─—贺龙…  相似文献   

9.
儿子的往事     
我的儿子,今年9月就5岁了。回忆起他的往事,真是闯五关,斩六将。儿子7个半月就出生了,出生体重仅2.6公斤,并且一出生,全身发紫,皮肤硬肿,第二天就被诊断为“新生儿硬皮症”。这一诊断可把我们全家吓坏了,赶紧请医生治疗,又是吊针、又是氧气、一会抽血、一会抽尿。经过十几天的治疗,儿子总算是活过来了。出院后,全家人都希望他今后健健康康、一帆风顺,因此,取名为“李旺”,小名“猪娃子”。意思是能像小猪一样肥肥壮壮。  相似文献   

10.
王博 《党史博览》2003,(8):49-52
延安人用小米干饭迎接白求恩的到来。白求恩说:“在延安,我见到了一个崭新的中国。”1890年3月3日,亨利·诺尔曼·白求恩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北部的格雷文赫斯特小城一个牧师家庭。他有一个姐姐和一个比自己小两岁的弟弟。白求恩的童年是在无忧无虑的生活中度过的,他真正尝到人生的艰辛是从大学时代开始的。他上大学时,父亲的收入虽说已经入不敷出,但精打细算之后还可以平衡收支,只是取消了白求恩的零用钱。当弟弟也上了大学后,白求恩不得不自己想办法筹备上学的费用,在假期和业余时间去从事被富人鄙视的“下贱职业”。36岁时,白求恩染上了…  相似文献   

11.
“我的事业在农村,在希望的田野上。”不知有多少次,他这样对家人对朋友说。他似乎与“农”字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出生在滨海一个美丽的城市,有个令人羡慕的家庭。1969年,一场政治大风暴摧毁了他精心构筑的理想王国,年方17的他作为“黑五类”子弟,被命运之舟远远抛在了闽西连线的一个偏僻山沟里。  相似文献   

12.
“俺就能吃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那年我只有14岁。”岳旭权谈起14岁前,家中只能用一贫如洗来形容。 “我家兄弟四个,我排行老三,还有一个姐姐。”他说, “那时候我小,看到大哥和我爹妈去挣工分,心里就总不大理解:多种粮食就该多得粮食,怎么还要变成工分呢?……” 他所在的北宁市(原北镇县)柳  相似文献   

13.
与同龄人相比,15岁的史延超是不幸的。他虽有三父三母,却无一人照管他,结果被迫辍学,流浪街头。然而,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遇上了一位“好叔叔”,这位“好叔叔”为他主持公道,不仅使他重返了校园,而且使他享有了同龄人应有的一切。这位“好叔叔”就是长治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曹燎原。小延超1986年8月13日(农历)出生在黎城县东阳关镇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出生40多天后就被送给了养父母,养父母又委托给奶父母抚养。8岁那年,小延超被送回到养父母身边。由于从小没和养父母在一起生活,所以在感情上互不接受,养父母对延超从开始的歧视…  相似文献   

14.
在河北省一提起“麻将书记”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就是原阳原县委书记张新政。 张新政,1953年5月出生在塞外张家口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17岁那年,他就投入“革命洪流”,凭着聪明能干,勤于钻研,很快便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20岁入党;刚满30岁就出任万令县委常委、宣传部长;34岁任尚义县委副书记、县长;36岁任张家口地区文化局长;38岁登上了阳原县委书记的宝座。  相似文献   

15.
陈鲁民 《新长征》2000,(2):36-36
看了最近几个曝光贪官的案例,无意中发现他们有一个共性:都是放牛娃出身,但又都忘了“本”,成了本阶级的叛逆。“广西第一贪”李乘龙在狱中写诗“出身布衣贫,自幼讲诚信”,他是个放牛娃。大肆贪污受贿的河南省石化厅原副厅长张景祥,入狱后在反思中写道:“我出生在东北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祖辈都是种田人,自己是个放牛娃。”贪财好色的湖北省原副省长孟庆平,在狱中反省时不厌其烦地写道:“我的祖父是从河北逃荒去东北做佃户的,我7岁就拾柴、捡粪、放牛、放羊、打短工,随父下地种田,受苦挨累,一年到头饥寒交迫,苦不堪言。”海南的贪官戚火贵,广…  相似文献   

16.
吴兆林,1896年出生在辽宁沈阳苏家屯姚干户镇上田水村一个贫苦农家,曾用名李景全,外号“交的好”、“李大烟袋”、“李大烟炮”。因家贫,他10岁才读私塾,14岁后便辍学到村里一家铁匠炉学徒打铁,因而也练就了强健的体魄和坚毅的性格。他正义感较强,爱打抱不平,在当地有一定威信。当时沈阳南部乡村匪患猖獗,  相似文献   

17.
曾峻 《理论文萃》2006,(1):56-62,34
西面(Simeon)这个名字,从“我”出生以来,就一直在我脑海里萦绕不去。“我”第一次接触到西面这个名字是在婴儿接受洗礼时,牧师讲道的章节,刚好是《圣经》第二章,其中有个人就叫西面。他是个“敬畏上帝的义人,圣灵与他同在”;他得到圣灵的启示,知道自己在离世之前会见到神所应许的弥赛亚即耶稣。八年级时“我”接受路德教的坚信礼,牧师又为他读的是有关西面的章节。而此后25年间,“我”一直做着一个可怕的梦:  相似文献   

18.
文楚 《党史博采》2004,(8):41-44
1962 年,毛泽东主席与封耀松“唉,又一个骆驼祥子的孩子”我祖籍浙江绍兴,在杭州出生、长大。父亲是拉黄包车的。我们这个家在旧社会可苦呀。我只读了两年书,就在东街路的源泰丰炒货店学生意。“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1949 年 5 月3日,我们店员、 他第一次来杭州,正巧是他59岁 市民们唱着这首生日那天,1953 年 12 月 26 日。 歌欢迎解放大军他带来了一个很大的工作班子,在 进杭州。翌年,杭 刘庄主持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起 州茶糖炒货业工草工作。 会成…  相似文献   

19.
他年仅 33岁,以企业法人代表代理人、项目总经理的资格,率领工队拿下了 2. 2亿元的工程项目,新疆克孜尔水库、甘肃海潮坝水库、延安供水工程、甘肃玉门白杨河水库、三原西郊水库,处处留下了他闪光的足迹!   三原县西郊水库开工后,陕西省副省长王寿森先后两次到现场办公和视察工程进展情况,评价该工程进度快,质量好,达到了省政府的要求。我慕名前往。   由此,陕西省水电工程局三处副处长周孝武走进了我的采访“镜头”。 “公生明,廉生威,靠一身正气征服人心”   周孝武出生在蒲城县一个骨科世家。父亲希望他长大继承祖业…  相似文献   

20.
文萃苑     
《先锋队》1999,(11)
毛泽东的“原配”夫人罗氏《西行漫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毛泽东说:“我对女人不感兴趣。我14岁的时候,父母给我娶了一个20岁的女子,可是我从来没有和她一起生活过,后来也没有。我并不认为他是我的妻子。”《韶山毛氏族谱》记载,和毛泽东有一次婚姻的那个女子姓罗,韶山人。1889年出生,1910年去世。毛氏宗族1911年和1941年两次修纂族谱,都把罗氏列为毛泽东的原配。后一次把杨开慧列为继配,把贺子珍列为再娶。罗氏在毛家地位是得到认可的。毛、罗两家是世交,上两辈就有亲戚关系。罗氏祖母毛氏是毛泽东祖父的妹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