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和老伴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因患小儿麻痹症行走不便,所以我与老伴一直由小儿子赡养。我和老伴年龄大了,病痛逐年增多,小儿子一人照顾我们  相似文献   

2.
正八师一四一团十四连郝进军、徐英华家庭,家有84岁的老母亲和18岁的儿子,一家四口其乐融融。作为子女,郝进军夫妻二人深知,人老时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时常有儿女绕膝。因此,徐英华同丈夫商量,将婆婆带在自己的身边。春季农忙时节,把老人接到连队居住,冬天接老人在团部的楼房居住,自己能时刻关心、照顾老人。常言道:"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年纪,话多唠叨是正常的。每当这时,  相似文献   

3.
淳一 《北京支部生活》2012,(6):13-16,2,73,74
正我的老师是我国书界章草泰斗郑诵先先生。1969年,父亲程俊良送我拜师时,我年仅12岁,郑诵先老师已经70多岁了,并且在书法界威名甚盛。老师有三个子女,大儿子郑必达时任天津体院的排球教练,女儿郑必俊在北京大学任教,小儿子郑必坚时在中宣部任职。他的儿女们工作繁忙,作为老师的入室弟子,我尊师如父,为他理发、做饭、换煤气,在生活方面尽可能多地给予照顾。我们一老一小相互照顾,互相感受着难忘的父子情,直到  相似文献   

4.
李愚 《党的建设》2010,(4):51-51
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有个智障的儿子,儿子每天夜里12时都要起身,天冷时常因不知道穿衣服而着凉,大江健三郎就起来帮儿子披上衣服。这样的日子大江健三郎坚持了40多年。73岁的他回首往事时,颇多感慨,他说:"20多岁时,如果我知道这种日子会成为永远,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人生,我也许会没有勇气面对;40多年后回头看,我反倒不觉得悲苦。对儿子的照顾增添了我无穷的精力,从而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我们做事之所以常常半途而废,往往不是因为困难太多、阻力太大,而  相似文献   

5.
我的老师是我国书界章草泰斗郑诵先先生。1969年,父亲程俊良送我拜师时,我年仅12岁,郑诵先老师已经70多岁了,并且在书法界威名甚盛。老师有三个子女,大儿子郑必达时任天津体院的排球教练,女儿郑必俊在北京大学任教,小儿子郑必坚时在中宣部任职。他的儿女们工作繁忙,作为老师的入室弟子,我尊师如父,为他理发、做饭、换煤气,在生活方面尽可能多地给予照顾。  相似文献   

6.
《北京支部生活》2009,(1):70-70
我和老伴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因患小儿麻痹症行走不便,所以我与老伴一直由小儿子赡养。我和老伴年龄大了,病痛逐年增多,小儿子一人照顾我们给他也造成了很大的负担。而我们的大儿子自从承包了十几亩果园以来,生活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7.
<正>有个好儿子不如有个好媳妇,这句话,对于78岁的老太太马继德来说,体会最深。他的儿子叫王友胜,是一个对工作特别痴迷的人,工作起来顾不了家,然而马继德却有一个好儿媳,天天忙里又忙外,操持着家里的一切,如同亲生女儿一样照顾着她和老伴。  相似文献   

8.
正父辈之爱似我们身上温暖的外衣和贴身的背心,如影随形,丝丝环绕。从父亲的身上我感受到了尽孝的幸福,也汲取到了爱的力量。奶奶今年93岁,心智清明,健康和乐。爷爷于2010年才去世,享年91岁。初识我家的人,知道后都说:你家真是好福气,老爷子、老太太如此高寿,四世同堂其乐融融。熟悉我家的人都夸老太太真是福气好,儿子仁孝照顾周全,老人安享晚年。而对他人的议论,父亲却很淡然道:照顾好父母,是子女们应尽的责任,在父母有生之年,当儿女的能多陪伴一天,多尽孝一刻,就是他生活中最开心的时光。父亲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虽然他今年已是  相似文献   

9.
细柳滩     
向娟 《新湘评论》2020,(8):62-63
这片河滩是没有名字的,说来也是它太过普通,无非就是老家望城乡下沩水河边一块太平常不过的小河滩而已,但对于我和堂叔来说,却是记忆里弥足珍贵的所在,是童年不能忽略的寄生地。十岁那年回到故乡,暑假时候正值"双抢",没有闲人来照顾,但出于小时候亲近的情分和喜爱,隔壁家的叔奶奶要我从她四个儿子中选一个出来陪伴,这是亲戚间的客气,也是没有女儿的她对我的偏爱,当然我不出意料地选中了她最小的儿子,只大我两岁的堂叔.  相似文献   

10.
"瞧你妈91岁了还多精神啊!"听到这样的话,儿子田红兵总是感到格外开心,看着妈妈的眼睛也笑得眯成了一条缝。农九师一六三团三连的张永银是一位幸福快乐的老奶奶,她的小儿子田红兵和儿媳陈古丽数十年如一日孝敬、照顾母亲令这个家庭格外地和谐幸福。  相似文献   

11.
十九岁快结束的时候,来给我说亲的人多了起来。我猜是父母给我的七大姑八大姨都打了招呼,要不然,怎么一下子这么多媒人上门。很快,我被安排和一个铁匠的儿子相亲,对方在一个乡镇的集市上有一间铺子。二叔把这家人夸得像一朵花一样:父母明理,儿子成材,家庭条件优越,嫁过去肯定不受罪。  相似文献   

12.
声音     
我多年没有见到小儿子了。希望法律能帮我找回“儿子”来。--6月26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对此,年近80岁的湖北老人邢秀兰激动地说。  相似文献   

13.
<正>俗话说:"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对于这句话,二师三十团七连89岁的老人何占立深有体会,让他感受到女儿般温暖的人,就是自家的邻居赵跃珍。从2001年起,赵跃珍无怨无悔地关心照顾这位与自己非亲非故的"老爸",这一照顾就是13个年头。1993年,22岁的赵跃珍随丈夫一起从四川来到了三十团七连参加工作,她承包了62.5亩土地,丈夫则在连队开拖拉机。何占立老人祖籍河南,当过兵,1955年进疆,没结  相似文献   

14.
<正>医养结合工作的重点是要以居家为基础,将居家老人的医养结合服务抓紧抓好。"儿子、媳妇工作都忙,白天我一个人在家,孩子们不放心,就把我送到了云岩区老年护理院。这里很热闹,还有护理人员24小时贴心照顾。"88岁老人曾维杨说。作为贵州省首家取得老年护理院资质的养老机构,云岩区老年护理院是依托云岩区中心敬老院,与贵阳职业护理学院联合打造的综合养老机构。护理院已建成集专业养老护理、慢病管理、疾病康复、心理慰藉、临终关怀等于一体的多  相似文献   

15.
十师一八四团职工马建瓴一家四口人,他和妻子都是团场普通的职工,育有两个儿子。婚后,他们与岳父母在一起生活,他从未和岳父母红过脸,顶过嘴,1997年底岳母不幸患脑血栓瘫痪在床,吃、喝、拉、撒都要人照顾,3年多来夫妻俩精心照顾岳母,身上未发生一处褥疮,身上没有一点异味。2000年老人干干净净、毫无牵  相似文献   

16.
我叫马良成,今年57岁,全家6口人。1995年底从甘肃定西县来到农六师军户农场二连。6年来,在二连党支部的关心帮助下,我的家庭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儿子娶了媳妇,家里添置了新家具,买了摩托车、四轮机子,还盖了新房。 1996年我在二连扎下根后,大胆地承包了12亩酒花。从此一家老小起早贪黑,一天到晚都在酒花地里忙这忙  相似文献   

17.
永失我爱     
我永远都会记得那个晚上,我像平时一样在看体育新闻,妻子洗了澡出来对我说:“我的脚上怎么多了一颗黑痣?”我是一个毫无医学常识的人,觉得女人都喜欢大惊小怪的,就没有理会她。我们的生活应该说是很和谐、很安逸的。从我在公司任了高职之后,妻子就当起了全职太太。我的工作三天两头要加班,还经常出差,有时候一走就是几个星期。出差在外,别人都会很担心家里老人身体如何,孩子功课怎么样,而我,总是悠闲笃定的,我知道,她会去照顾我父母,她会辅导儿子功课。事实上,羡慕她的人和羡慕我的人一样  相似文献   

18.
坚持到底     
吴晶 《党建文汇》2007,(6):51-51
儿子6岁时,我问他将来要做什么,他没有回答。我6岁时却充满了雄心壮志,要当飞行员,要当外交官,拳击手和警察的工作也让人向往,但是我的儿子什么都不要。  相似文献   

19.
<正>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十二师昌平矿业昌平安物业公司刘建江和妻子陈霞就用行动很好地诠释了这句古训的含义。两人结婚15年,育有一个可爱的儿子,今年十三岁,共同照顾刘建江的父母亲也有13年的时间了。都说婆媳关系难处,可妻子陈霞跟公公婆婆处得比儿子还亲密。前年,刘建江的妈妈因腿疾做换膝盖手术,不能下床走动,吃喝拉撒都在床上,陈霞每天在医院照顾,端屎倒尿,从没嫌弃过老人,还每天为  相似文献   

20.
在外人眼里,马来西亚砂拉越州77岁的首席部长泰益·马哈穆德似乎遇到了麻烦,他被多人指责家族"倒卖"土地获取巨额利益。不过他根本不以为意,其表妹法蒂玛更是毫不掩饰地称:"人们总说泰益腐败,但是世界上谁当了官,不都是这样?"在马六甲州,63岁的首席部长阿里·鲁斯塔姆对被指控儿子婚礼场面超大,不屑一顾地回应称:"幸好只是我儿子结婚,如果是我结婚,来的人更多,可能会有130万人出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