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春云 《当代广西》2012,(21):24-27
十年,一座城市转型巨变。十年,山乡老区飞速发展。十年,人民群众更加幸福。2002年,河池撤地设市,发展迈上新征程。2012年,河池市成为转型发展新样本。转型!发展!跨越!"越是后发展欠发达地区越要坚持科学发展,越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发展,越要重民生、重生态、重长远,越要大开放、大合作、大跨越"的发展理念已植根于这片红色的土地。顺势而为,河池市实施"产业增量提质、民生保障提升、开发扶贫攻坚、城乡新貌新风、  相似文献   

2.
2013年是广饶转型发展、跨越突破的关键一年。面对新使命、新目标、新要求,我们要紧扣发展、民生、法治三大主题,为建设"经济强县、生态之城、幸福家园"作出新的贡献。一、坚定政治方向,着力加快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动摇,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善于运用法定程序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全县人民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3.
覃荣化 《当代广西》2012,(21):46-46
今年以来,河池市金城江区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开展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就工业发展状况深入反思、查找不足,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发展,大力建设高效、生态、低碳、循环经济,努力增强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可持续性,奋力实现赶超跨越。做大做强工农商旅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建设现代新型工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重点发展锑、铅、锌、锡等有色金属深加工业,着力打造世界"锑都"。以金城江工业集中区建设为主战场,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4.
201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系列重大决策出台,一大批资金项目上马,一组组温情数据耀眼,无不体现党和政府对民政事业的关怀,同时,也彰显我国民政事业的蓬勃发展。放眼回望,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指引下,我国民政事业实现了大发展、大跨越、大提升,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十年,也是民政工作成就巨大的十年。龙蛇交替舞,岁月又更新。在龙腾盛世的精彩中,我们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13年。站在新起点,谋求新跨越。我们相信,不断健全的民生保障体系已经深深扎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壤,正以实际效能彰显"执政为民"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5.
王保义 《前进》2011,(1):46-47
目前,全省上下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的浓郁氛围已经形成。省委书记袁纯清在"7.29"全省干部大会上强调指出:"民生为本是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袁纯清书记的讲话深刻而简明地道出了转型发展与改善民生的辩证关系:转型跨越发展的主体是人民,目的是为了人民,  相似文献   

6.
杨文章 《前进》2012,(7):4-7
党的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是山西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取得了资源整合的重大成就,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发展方式转变迈出新步伐,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赢得国家资源型地区转型综改试验区新机遇。全省科学发展探出新路,打开了以转型跨越为核心的发展新境界。  相似文献   

7.
<正>面向大局、放眼未来,山西正处于改革发展、转型跨越的重大历史关头。世界经济正经历大变革大调整大融合,我国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战略之举,各省区市都在谋划"十二五"时期大发展大跨越的思路和举措,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转型方兴未艾,产业转移加速推进。我们要着眼"十二五"乃至整个战略机遇期,把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线、主题和主调,登高望远,科学谋划,顽强拼搏,努力实现黑色资源到绿色发展、地下资源到地上资源同时利用、煤炭资源变为产业资本的转型跨越,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  相似文献   

8.
2010年浙江转型发展的趋势分析2010年浙江经济运行面临着非常复杂的形势,机遇和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保增长、调结构、重民生、防通胀"。  相似文献   

9.
董洪运 《前进》2012,(1):33-35
省第十次党代会是在我省转型跨越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的会议。会议确立的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总体战略,以及加快全面小康、率先走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的两件大事和七新目标等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为我们当前和今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前进》2012,(10):2-3
<正>转型山西,铿锵跨越;司法行政,再铸辉煌。在"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发展战略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2008年以来,省司法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全面开创了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为全省转型跨越发展做出了新贡献。  相似文献   

11.
《同舟共进》2012,(7):86
广东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中,继续领风气之先,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珠三角加速转型升级,粤东西北地区加速发展,"双转移"促"双提升",区域协调发展,人民幸福指数稳步提升。作为广东经济社会的坚强护航者,广东电网公司在电网规划、电网管理、供电服务上频频出招,实现跨越发展,有力支撑了广东经济的转型升级。自中共广东省委提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一核心任务后,广东电网公司以提高电力供应能力、切实保障民生用电、提高客户满意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总体目标,以群众满意作为最终检验标准,构筑广东大电网,全力打造优质供电服务。  相似文献   

12.
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袁纯清同志在省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把“民生福祉有新水准”列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10年,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以循环经济引领新型工业化。10年,生态农业提升生态文明,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生动践行。10年,"幸福贺州"折射出党委、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信心和决心。…………十年聚变,科学发展。贺州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探索后发崛起之路——"越是后发展欠发达地区越要科学发展、越要注重民生、越要注重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与建市时相比,2011年贺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财政收入、农民纯收入分别增长了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邹城市在关键时期,加速经济转型,谋求大发展、大跨越的重要一年。邹城市人大常委会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调结构促转型的总体要求,重点在六个方面有新作为,认真履行法定职责,着力提高监督实效,  相似文献   

15.
《公民导刊》2012,(1):84-87
2011年,是重庆警局大发展、大跨越的辉煌之年这一年,重庆市公安局党委获得中共中央颁发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这是全国省级公安机关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更是重庆公安史上的最高荣誉;这一年,重庆市公安局纵深推进平安重庆建设和"十大民生工程",创新社会管理取得显著成效,破案、打击处理、治安案件查处等主要业务指标进入全国前三,均为直辖市第  相似文献   

16.
胡苏平 《前进》2011,(8):4-7
省委提出的转型跨越发展战略,以世界眼光和系统思维审视山西现状,深入分析了山西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深刻论述了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基本方针、科学途径和保障措施,为山西科学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和基本遵循,开辟了具有山西特色的发展新道路。一年来,转型跨越发展战略在全省上下形成了广泛共识,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对转型跨越发展战略的研究,深入总结转型跨越发展的实践经验,全面提升对转型跨越发展战略的理性认识,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推进山西转型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7.
民营经济是临汾市经济振兴发展的希望所在和潜力所在。对此,我部紧紧围绕“争当排头兵、再造新临汾”这一主题,把助推民营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作为“同心”品牌工程十大主题活动的具体行动来抓。  相似文献   

18.
祖强  梁曙霞 《群众》2010,(2):56-57
<正>当前江苏经济正处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全面实现率先科学发展新跨越,是江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在制定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战略规划和  相似文献   

19.
李俊敏 《前进》2012,(1):36-37
省第十次党代会鲜明提出了转型跨越、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宏伟战略,强调要抓好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两件大事,进一步激发了全省上下的创业热情。特别是省委书记袁纯清同志在报告中对新形势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出了新部署,对于进一步做好组织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苏灵 《桂海论丛》2022,(3):113-118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支持河池市建设绿色发展先行试验区,既是河池市的发展定位,也是河池市发展和革命老区振兴的需要。全面推进绿色发展先行试验区建设,要凝聚共识,在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加快基础设施绿色转型升级、促进民生消费绿色转型、稳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再提速六个方面齐发力,推动河池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奋力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互动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