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简称《规划纲要》)中,出现了“环珠三角地区”的概念,本文试图研究内环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发展选择问题,以供相关政府部门决策参考。一、内环珠三角地区的界定《规划纲要》中说到“环珠三角洲地区是指粤东、粤西、粤北及周边省、区的相邻地区”,具体对于广东省来讲,  相似文献   

2.
加快推进深圳南山前海地区的规划建设,是近期圈务院批准通过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珠三角规划纲要》)和《深圳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深圳综改方案》)中提出的明确任务和要求,最近刚刚出台的《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方案(2009~2011)》(以下简称《深圳综改实施方案》)也强调要加快实施“前海计划”一在目前“前海计划”还在进一步完善、细化之时,仍有必要深入分析和讨论在粤港澳合作特别是深港紧密合作下的前海地区发展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3.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核心和精髓,是两个字、两句话。两个字就是“纲”和“要”,两句话就是科学发展、先行先试。  相似文献   

4.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支持深圳市等地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机构改革中率先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条件成熟时在珠三角地区及全省推行。为落实《纲要》提出的这一改革任务,今年初的市委全会出台了《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惠州市惠阳区新圩镇和东莞市清溪镇三地山水相连,是三市接壤的唯一地区,是深莞惠经济圈三方都可参与、全方位深度合作的唯一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和深莞惠合作的深入推进,使该区域的深度合作意义凸显。  相似文献   

6.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精髓是“科学发展,先行先试”,它的出台强化了广东包括珠三角地区继续推进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对于解决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目前在金融危机下出现的问题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广东作为全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早、遇到挑战最大、受影响程度最重的省份,运用科学发展观来确定应对危机的途径,抓住《纲要》出台机遇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科学发展,化危为机,将为全国其它地方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2008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复《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珠三角地区要在全国战略布局中,作为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经济中心的五大战略定位。随即,广东省又出台《关于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率先实现科学发展的决定》,  相似文献   

8.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明确提出,支持深圳市规划建设前后海地区。将“前后海”地区作为粤港合作的载体进行规划,并将前后海片区的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为南山再次站在发展大潮的最前端吹响新的号角。  相似文献   

9.
正当深圳进入全面推进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务院批准实施《深圳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使深圳经济特区又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再次赋予深圳继续担当我国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光荣历史使命,凝聚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和厚爱,倾注了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是深圳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重大举措,为深圳探索科学发展之路提供了十分重要的金钥匙:《总体方案》出台必将促进深圳实现“三个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竞争的压力下,香港澳门许多固有的竞争优势不断受到挑战,珠三角的竞争力正在逐步弱化。2008年12月18日国家正式出台《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今年8月19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发布了《中共广东省  相似文献   

11.
作为以知识、智力、创意为资源的高增值产业,创意产业以物质低消耗、效益高产出为特点,是无污染的“绿色”产业。因此,发展创意产业对解决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目前发展中面临的环境和土地问题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是广东争做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必然选择。但是,创意产业作为广东面向国际的产业选择,无论从广州、深圳还是佛山单个城市来看,其竞争力和发展空间目前都难以与国际先进城市相抗衡,而这三个城市在创意产业的要素禀赋和发展基础上都各有侧重和特色,且政治、经济、文化和地域联系上都有条件进行产业整合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明确指出:“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统筹跨行政区的产业发展规划,构建错位发展、互补互促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推进产业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象征、一大杰作、一面旗帜。《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继续发挥珠江三角洲地区特别是经济特区的“试验田”和示范区作用,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改革,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这是新时期新阶段中央赋予深圳经济特区新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做好深莞惠三市合作协议背景下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4月下旬,在市委党校处级干部培训班学习期间,我们一行到东莞、惠州进行了调研和座谈。  相似文献   

14.
一、珠江口东岸地区合作的定位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珠江三角洲各城市的合作是这样阐述的:“按照主体功能定位,优化珠江三角洲地区空间布局,以广州、深圳为中心,以珠江口东岸、西岸为重点,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带动环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发展,形成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地区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为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深圳、东莞、惠州二三城市签署了推进珠江口东岸地区紧密合作框架协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认真学习贯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深圳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共同举办了专题培训班,以使全市局、处级干部加深对《纲要》的理解和认识,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的重大决策上来,进一步明确深圳的战略定位和目标任务,迅速形成共识,化为行动。在首批局级干部培训班上,副市长唐杰作了“城市群、珠江三角洲规划与深圳发展”的主题报告,作者旁征博引,从国际到国内,从历史到现实,为大家讲述了世界城市群的崛起,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形成,并结合《纲要》的基本内容,勾画了深圳未来的发展趋势。本刊根据记录整理成文并经作者审阅,分上下篇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合作、共赢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高等教育也随之走向开放化和合作化。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和《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中,都涉及到了深港高等教育合作。从某种意  相似文献   

17.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对珠江西岸港口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国务院颁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珠江口西岸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珠江口西岸地区发展水平。如何进一步推动珠江西岸港口经济的协同性发展,珠江口西岸各港口城市需要在港珠澳大桥建设的背景下,采取相应的对策,实现彼此间相互联系、密切协调、有机结合、协同发展,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繁荣。  相似文献   

18.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对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进行了全面部署。人才规划是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是我国从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攀登和迈进的行动纲领。全面落实《人才规划》和人才工作会议确定的战略目标、指导思想、总体部署和重大举措,对于全面提高人才发展水平,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珂明 《求知》2011,(5):10-13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天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实现城市定位的关键时期。《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规划了“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为了帮助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准确把握《规划纲要》的精神,凝聚和激发各级各部门落实“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干劲和热情,  相似文献   

20.
黄琦 《学理论》2009,(27):24-26
本文梳理了马克思、毛泽东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对社会发展观的阐述和理解,勾勒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历史发展轨迹;用社会发展观的理论来审视东莞发展新模式,要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按照《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要求,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