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世纪到 1 8世纪罗马法在欧洲复兴 ,法国接受了罗马法 ,而英国则基本上排斥了罗马法。其原因在于两国不同的法律状况、法院组织系统及诉讼程序和法律家阶层。这三个因素处于不同层次 ,共同作用于罗马法。《法国民法典》的制定并未割断法国的法律传统 ,而是根植于其法律传统。  相似文献   

2.
罗马法是罗马共和国及罗马帝国所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从一个角度上而言,罗马法是一门历史性的学科,假使罗马法与现实法治和生活相脱节,其价值就得不到充分体现。从另一角度而言,"欲治民法、必先治罗马法"说明了罗马法不只是历史,也是现实,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罗马法精神对我国的现实意义来阐述。  相似文献   

3.
罗马法衰落原因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罗马帝国灭亡直接导致了罗马法的衰落 ,但从构建理念等方面进行探讨 ,就会发现罗马法衰微的更深层次原因 :其一 ,罗马法没有确立法律至上的理念 ,导致在实践中未能建立起良好的分权制衡和监督机制 ;其二 ,从罗马政体形式上看 ,国家权力仍被少数人控制不可能实现法治 ;其三 ,罗马经济在本质上是农业经济 ,农业衰落导致罗马法逐渐推动了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 ;其四 ,罗马法的自身局限性导致它不可能作为一种良法形态长久地存在下去。  相似文献   

4.
经历千余年发展进步的罗马法,以其丰富的内容、精邃的理念深深地征服着后世各国民法学者,被称作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罗马法为法律行为制度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础、必要条件和客观条件,探究罗马法在法律制度产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将有助于我们深刻地领会和理解法律行为制度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5.
希腊文化在对罗马的反征服中改变了罗马智识世界的一切方面,包括罗马法和罗马法学。传入罗马之后,古希腊辩证法又将罗马法学带入了古希腊的职业科学之门,并使之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法律科学。由此可见,古希腊辩证法和罗马法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借鉴外国先进的法律制度,西方两大法系则是我们主要着眼点。研究西方两大法系离不开罗马法,无论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都或多或少受到罗马法的影响。罗马法不是某一部法律文献的名称,而是罗马奴隶制国家全部法律的总称,包括从公元前6世纪罗马奴隶制国家形成至公元6世纪东罗马皇帝查土丁尼编纂法典为止所有的法律。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查土丁尼的《国法大全》,它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也是后世研究罗马法的主要依据。罗马法是罗马奴隶制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是古代世界最发达的法律制度,被恩格斯称为“简单…  相似文献   

7.
罗马法作为古代最发达完备的法律体系,从早期《十二表法》的原始粗陋到《国法大全》的博大精深,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法学家无疑起了重要的作用。与罗马法学家对罗马法的杰出贡献相比,裁判官对罗马法的完备发达亦功不可没。裁判官通过多种衡平方法,使罗马法摆脱了形式主义的束缚而获得长足发展;同时也使原有封闭、严格的罗马法日趋开放、公平和理性。从某种程度而言,裁判官的活动尤其是对旧有市民法的衡平,为罗马法日后的复兴及其世界性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法律是构建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中的重要工具,《联合国宪章》中有关集体安全的规定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集体安全体制的成功。根据《联合国宪章》的有关规定,集体安全法即在禁止使用武力原则(第2条第4款)的基础上,对和平的威胁、违反或侵略行为采取行动的强制规范(第7章措施)。在充分吸取国联集体安全失败教训的基础上,《联合国宪章》不仅使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的政治基础法律化,同时又给予集体安全体制以更多的法律特征。体现各国政治意愿的国家利益与法并非完全矛盾,《联合国宪章》对于武力使用的严格限制正是法维护国际社会每一个成员国家利益的重要反映,集体安全体制中既有法律规则、也体现了政治现实。尽管现存集体安全体制还存在法规不完善等问题,但实践的发展明确要求法律作用的强化,以推动联合国改革朝着更加规则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对于大陆法系国家来说 ,无疑是个法典化时代 ,民法典的形式理性和价值理性吸引着众多国家 ,正如有的学者所宣称的那样 ,法律的发展轨迹 ,是由习惯法到成文法 ,再进到法典法。在法律发展史上 ,先后发生了三次民法典编纂热潮 ,第一次发生在 6世纪的罗马法编纂 ,产生了著名的《民法大全》,第二次发生在 1 9世纪的欧洲民法典编纂运动 ,产生了以《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民法典 ,第三次民法典编纂热潮是从 2 0世纪 90年代开始 ,产生了 1 992年的新荷兰民法典 ,1 994年的俄罗斯民法典等。面对这样的现状 ,我国学者…  相似文献   

10.
行政立法作为行政自我统制的一种重要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和控制行政裁量权的行使。在警察武力使用领域,由于立法的抽象性和原则性,不能满足警察执法的具体化需求,行政机关有必要根据法律的授权制定行政立法,从而规范警察武力的使用。以《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为例,通过分析其对警察武力使用统制的优势以及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而寻找超越该困境的合理路径,可以更为有效地统制警察武力的使用。  相似文献   

11.
有关继承的规范构成了以优士丁尼《学说汇纂》第22卷第6题和《法典》第1卷第18题为代表的罗马错误法的主要素材,形成了事实错误和法律错误二分的罗马法有关错误的一般理论。而在罗马法原始文献专门处理继承法律问题的部分,有关错误的规范也广泛分布于其遗嘱法、遗赠法、法定继承法和遗嘱解释法中,彰显着继承法在处理错误问题中的特殊性。对错误制度的研究不能只局限于合同法,继承法也为错误制度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中世纪欧洲一个重要的法律现象和法律理念是,王权是有限的。1222年的《金玺诏书》和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是当时制约王权的代表性的法律文件。同期的欧洲法学家以契约论作为限制王权的理论依据,提出了法律在国王之上、制约国王而不是相反,反抗暴政具有合法性。中世纪欧洲王权有限性在一定程度上源自日耳曼的传统。根本原因在于存在世俗和宗教的两重权威,而世俗社会多元化治理方式和民主因素又是对王权的重要牵制。  相似文献   

13.
罗马法的复兴是对优士丁尼《国法大全》为代表的罗马法的大规模的研究和继受。对西欧大陆各国特别是德、法两国的法律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并为世界法律文明作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军事占领作为独立的法律概念源于其与武力征服之分离。军事占领法律制度在19世纪末通过系列法律文件得到确立。《海牙章程》不仅从法律上对军事占领做出界定,还确立了"军事占领不转移主权原则"与"维持社会现状原则"。二战后,日内瓦公约及其第一附加议定书对军事占领法律制度予以完善,增设的"保护平民居民基本权利原则"进一步彰显了武装冲突法之人道理念;对违反占领规则惩治措施的出台,标志着军事占领法律制度的成熟与完善。近年来,军队对他国领土控制方式的改变引发了占领状态判断标准的认定问题,长期占领的存在则引发了被占领土的社会发展滞后问题。  相似文献   

15.
劳务合同以雇佣合同、委托合同和承揽合同为三种基础类型,三种合同的区分具有合同法和侵权行为法的双重意义,区分的标准自罗马法以来有了很大的变化。我国《合同法》上,三者的区分标准虽明确,但尚不足以解决问题,对于模糊领域中的某具体合同的类型归属,需研究其不同类型归属的法律效果,依据价值评判以最终确定。  相似文献   

16.
罗马法发达之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马法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 ,达到了古代世界法律发展的顶峰。罗马法之所以如此发达 ,具有经久不衰的强大生命力 ,是与古代罗马商品经济的发达、自然法的理论指导、罗马法学家的作用以及罗马统治者对法治的重视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通篇贯穿着“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充分体现了创新气息和国情特点。《讲话》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宗教的一个新视角,即以世界的眼光观察宗教;《讲话》概括了当代宗教存在的“三特点”及其作用的“四关系”,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推进到了适应时代需要的新阶段;《讲话》是反映时代特点的我国宗教工作纲领,值得理论界和宗教工作者认真学习,并在实践中逐一加以贯彻。克服不适应于时代和实践的种种旧观念,是今后相当时期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调整商品经济关系的基本法《民法通则》已明显滞后,民事单行法的相继出台,又使民法本身缺乏系统性。在全国上下尽快制定完整统一的民法典的呼声中,追根溯源,探寻现代民法的历史渊源——罗马法,把握民法的本源及其发展轨迹,对于制定中国民法典无疑是有帮助的。 一、早期市场经济的经典法律——罗马法 西方学者认为,古代罗马社会传给我们有形的精神文化遗产,最著名的是两项,一项是《圣经》,另一项就是罗马法。罗马法既是古代社会最发达的法律体系,也构成了近现代民法的历史基础。罗马法之…  相似文献   

19.
古代东方法被传统学界贴上了神权、专制、等级之法的标签,普遍认为巴比伦法是早期法律文明发展中古代东方法的典型代表,尤其是以《汉谟拉比法典》为标志,达到了成文立法的高峰.这种法律文化上的成就并未引发人们对于法律文明发展的反思,因为巴比伦法依然湮没于罗马法的耀眼光环中,尤其是对于法律关系主体——人的种种“误读”,让这支古代东方法的奇葩长期定格在“奴隶制法”的范畴而罕有讨论其借鉴价值的.《巴比伦法的人本观》一书提出了巴比伦法“新遗产”的观点,揭示了古代东方人在国家治理上的高超理念和曾经达致的辉煌.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安理会是联合国各机构中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特别是武力行动的机构。在国际武力反恐的实践中,安理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了1368(2001)、1373(2001)和2249(2015)三个涉及使用武力打击恐怖主义的决议。三个决议引起了"安理会是否授权国家使用武力打击恐怖组织"的争论。从实在法方法来看,三个决议中的用词并不符合安理会自我创设的授权使用武力的模式,但这依然拥有极为重要的法律意义。从超越实在法角度来看,安理会应当构建起三个层次的关于国际武力反恐的正当性体系,包括安理会领导使用武力、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与安理会同意(endorse)使用武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