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薇 《新青年》2002,(2):21
我刚上高中那会儿,正是轻狂少年,发表了两首小诗,眼里便容不下俗人了。自视甚高的我在班里千挑万选,还真交了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她叫方菲,很文静,和我一样集邮,也和我一样写诗,最重要的是她和别人不一样,这就是我想要的朋友。  相似文献   

2.
顾潮  殷芳 《海内与海外》2013,(12):42-44
湜华兄《玄妙观中三年少》一书,生动展示了我父亲颉刚先生与王伯祥、叶圣陶两位世伯一生的友谊。三人自幼受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古城的熏陶,如书首所言,“爱读书是他们三位从小就养成的共同喜好”,“也成了三人友谊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3.
在但丁故居     
“万物行动之源———上帝,把荣耀渗透于全宇宙,在各地发光,或多或少,因地而异。”这是但丁《神曲·天堂篇》的开头三句。没有想到,这三行诗竟成了我们访问但丁故居的序曲。我们是12月2日到佛罗伦萨的。在赴佛市途中,为消除团员疲劳,有人提议轮流表演节目。那时,我满脑子都是与这城市连在一起的两位最伟大人物的形象,一位是米开朗基罗,一位就是但丁。我在1962年大学学习期间,曾神秘地拜读他的《神曲》三部曲。40年后的今天,其它的诗句都被时光之水冲得一塌糊涂了,惟有《天堂篇》的第一歌《但丁与贝娅特丽丝同登天堂》的开头,却光闪闪醒目如…  相似文献   

4.
雪小禅 《新青年》2004,(8):17-18
我刚从超市走出来,就被一个男人撞倒,然后我手里的东西稀里哗啦撒了一地,其中最扎眼的就是我那几包卫生巾。我刚想喊,那个男人却抬起头来说,对不起。于是,我到嘴边的话又咽下去了。因为他的英俊。其实女人和男人一样,都是好色的。我笑了一下说,干什么这么着急?超市里又没有周迅  相似文献   

5.
最近本刊又要选发权延赤的一篇新力作,编辑部的同志要我另辟蹊径地谈谈对权延赤的印象。本来,在不久前草成的《硬汉权延赤》和《多情汉子权延赤》两篇文章中已经把该说的话几乎都说了,剩下的不该说的话是断然的不该说的。记得权延赤  相似文献   

6.
一位著名的雕刻家收了两位徒弟,大徒弟在拜师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开始抱怨:"师傅,我是要跟您学习雕刻技艺的,是要做一位跟您一样出名的雕刻家,而不是每天去山上劈柴、捡柴、挑水等,甚至在石块上静坐五小时,不出声.来了这么长时间,我还是什么都没有学会啊!"  相似文献   

7.
据一位到美国耶鲁大学进修的学者介绍,他刚进校,恰好赶上学校300年校庆。 在庆典上,他意外地发现,在台上致辞的校长就是刚才和他们一起排队随人流入场的那位银发老人。他和别人一样把入场券交给门卫,门卫也和对待别人一样,把一条作为进出凭证的蓝纸带系在他的手腕上。  相似文献   

8.
启事     
一、最近,各界人士纷纷给本刊来稿,这是对我刊的支持,我们在此深表谢意。考虑到编辑部人手有限,请投稿者自留底稿,如在一月内没有接到采用通知,请自行处理,编辑部则一律不予退稿,务请谅解。  二、新的一年即将来临,我刊编辑部在努力办好刊物的同时,恳请各界读者继续给予关爱,保持我们之间的良好关系。启事  相似文献   

9.
不必是天才     
简单 《新青年》2002,(6):37
棉纱与库仑定律我在一篇科学史文中看到这样一段记载:库仑早年是巴黎一位中学物理教师,可能是由于职业的关系,他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很感兴趣,极想找出它们的规律,但苦于当时没有能测量这种微小的力的工具,一直没结果。法国大革命时期,库仑为求安宁到乡下暂住,他看着随着纺车的旋转而抽出来的一缕缕细细的纱线,简直妙不可言。他随手抽断一根刚纺成的纱线到眼前细看,注意到  相似文献   

10.
我八岁那年,母亲跟弟弟从外婆家回来时,为了节省车费,坐一位熟人的手扶拖拉机.谁知,不幸遇到车祸,当时父亲是流着两行热泪,把这个噩耗告诉我的.我的母爱就像汽车急刹车一样,"嘎"地停止了.从此,我和父亲相依为命!  相似文献   

11.
张裕坤 《新青年》2002,(6):20-21
我已而立之年,仍予然一身,形影相吊。这全因为我相貌不扬,是个清洁工,又没有大专学历。因为现在城市姑娘择偶条件十分苛求,首先要问你有文凭吗?而我手里有一份羞于示人的高中毕业证书。于是为此我决心去接受成人高等教育,重新包装一下自己。在我上课的那所职工大学门口,有一位擦皮鞋的乡下姑娘,她长得星眸皓齿,脸如鹅卵。每天她都设摊在这里,总是灿烂地笑着向我们这些刚下课的大龄学子招揽生意:“大哥,  相似文献   

12.
刚踏上胡志明市的土地,朋友便请我到一家越南民族风味十足的餐馆用餐.虽然有些疲劳,但我马上被桌面上的食物吸引住了:粗如手臂的黄鳝,大如玻璃杯的烤海螺,腥味扑鼻的鱼腥草……坐在我身旁的是一位50多岁、会说一点粤语的华侨,对我这个中国大陆来的客人十分殷勤、周到,他不停地问我:“来点黄鳝吗?肉很鲜的.”“给你来点生菜好不好?降火的.”“这种螺你一定没有见过,只有我们越南才有.”可我好像还在飞机上,头嗡嗡的,对吃没有太大兴趣.  相似文献   

13.
怀念姥姥     
东北人习惯把外婆叫成姥姥,并且认为这样叫更亲切.我也如此认为,"姥姥"两个字还未写出,一种既温润又痛苦的感情就又如冰山浮向海面一样涌上心头,因为我亲爱的姥姥刚刚辞世.她的离去,使我失去了一个在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人.  相似文献   

14.
10年前,我刚考上大学要去北京的那个暑假,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我小学里的一位好友打来的.自打小学毕业后,我们因为彼此住得很远,各自去了不同的中学读书,当时家里都还没有电话,所以就此失去了联络.后来这位发小偶然发现他的一位朋友竟是我的高中同学,这才重新联系上了我.  相似文献   

15.
我坐在午后暖暖的风里看诗,其实我是与阳光一起在望他,等他,我知道,这些诗的作者一会儿会像一朵云一样从我的左眼跳向右眼,或者如一阵风一样掠过我的身边,他的目标直指学校后面的操场,那里,不是我梦停留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慧子 《新青年》2002,(12):8-9
我和乔的相识非常偶然,那是7年前初冬一个平常的日子。记得那天,一位好多年不见面的文友突然从天而降,来到我所在的编辑部,约我吃饭。他同时邀请的,还有在另一家文学期刊工作的编辑乔。乔带着一副大眼镜,一脸的憨厚老实,长得有点像动画片里的“大头儿子”。  相似文献   

17.
那瓶夏士莲雪花膏,像雪握在手里的感觉,清凉、清新淡雅新月高而瘦,像一根又长又直的竹竿,一缕刘海,披肩长发,大嘴。起初,我喜欢的,只是新月身上那种淡而清凉的味道,但当我问起她用什么面霜时,新月总会冲我眨眨眼,神秘地一笑。新月和我一样,都是在一个星期前刚进这个单位的办事员,  相似文献   

18.
新来的邻居     
我们这个单元,一下换上了两家新迂户.一户为了让女儿上实验小学,自己积了几个钱,又借了些,买下了这里的底楼,夫妻俩进城开排档.排档的作息时间.与整个大院错着位,他们下午4点半吱吱嘎嘎出门,到再次吱嘎回家,已是次日两点.我这人对半夜声音特别灵敏.熬到白天,我下楼找女主人,刚点题,后边的男人就脸色铁青地跑来了:总不能叫我们不吃饭吧?我看看没好事,找了个台阶,转脸走了.  相似文献   

19.
有一位几度出国的作家曾这样描绘自己的感受:出国两个星期回来后,可以洋洋洒洒写一篇长长的游记;出国两个月,回来能写一本书;而如果在国外呆上两年后,就什么也写不出来了。作为曾在以色列学习、生活过整整两年的我,此时此刻的感受正如这位作家所描绘的那样,太多的经历千头万绪,不知说什么,也不知从何说起。思来想去,还  相似文献   

20.
静的中午,阳光暖暖地照,猫一样蜷在桌边,想起一些片断。上世纪末,和几位不太熟悉的友人一同乘车,聊过几句后到铺位休息,刚一挨床便觉出凉意,不由自语“好凉啊!”对面是一位仅一面之缘的男士,他将自己的外衣递过来,“铺上吧。”我用手摸一下,很软,便不忍,“不行,会出褶的。”他温和地坚持,“没事。”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件衣服,火车上的那一夜睡得很香。如果可能,真的想告诉那位老兄,他花半个月工资买到的上衣,温暖了我两个世纪。第一场大雪,早晨6点老妈就来电话,“把那件八两棉花的棉裤穿上。”没几分静钟,爹又来电话,“别听你妈的,再捂坏喽,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