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曹谷溪 《各界》2010,(12):91-92
备受文学界广泛关注的第四届全国“冰心散文奖”,近日在北京揭晓,祁玉江的散文集《我的陕北》继2009年荣获首届“中华之魂”优秀作品征文一等奖之后,再获殊荣。  相似文献   

2.
柳萌 《民主》2009,(2):49-50
《三月风》杂志创刊20周年前夕,特派两位记者来家采访我,让我谈谈当年创刊的一些情况。我是《三月风》杂志创办人之一,连《三月风》刊名都是我起的,自然熟悉这第一本残疾人杂志。两位记者走后,我坐在沙发上.边饮茶边回忆,思绪不由回到20多年前。  相似文献   

3.
人生隽语     
《民主》2019,(2)
<正>杨鸥:离乡,返乡,一代又一代的人都是如此。人生其实就是一个离开和返回的过程,返回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返回,在回忆中回到过去,回到过去的好时光,回到和至亲的亲人在一起的日子,逝去亲人的音容笑貌仿佛又在眼前。对故乡更多的是情感上的牵念,牵念深爱的亲人,牵念过去的时光。世界在日新月异地变化,不变的是那一份情怀。假如时光能倒流,逝去的亲人,他们还在我身旁。  相似文献   

4.
曾经的岁月     
马爱兰 《各界》2014,(9):16-20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中,我今年已经70周岁了。回忆过去,人生的道路不是那么平坦,总是坎坎坷坷的。从呱呱坠地到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为人祖母。儿时的快乐,养家糊口的艰辛,父老乡亲的无微不至帮助,兄弟姐妹的亲情友善奉献,支撑着我趟过苦水,品尝辛酸,直到苦尽甜来。从1978年我离开陕北农村到青海,又回到到榆林市,直到现在定居西安大城市,我们的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越来越好,有儿有女、有孙女外孙子,我很知足了。  相似文献   

5.
提笔写纪念《恢复高考制度20年回顾》征文,又把我带回那难忘的回忆,特别是那追求“大学梦”的艰难历程……粉碎“四人帮”后的1976年10月末,迎来了我国恢复高考的春天,当听到这消息时,我激动极了,几乎彻夜难眠,难道高我远去的“大学梦”又回到身边?我跃跃欲试准备参加高考,以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由于自己的文化基础差,几次参加考试,都因未达到录取分数线而名落孙山。我想,这一辈子真的没有机会上大学了,我曾一度仿徨、迷惘,今后路在何方?落榜不落志,路就在脚下。1984年,国家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这是我国恢复高考…  相似文献   

6.
每当提起俄罗斯,家人总是充满了归国华侨那种特有的遥远而美好的回忆。我叫李忠,弟弟叫李志,在那个国破家亡的日子里,或许我和弟弟的名字就包含了我的父母对祖国的思念和向往。我和弟弟出生在俄罗斯的双城子,长到几岁才随父母回到祖国,于是,俄罗斯——我的出生地就成了我心灵中的第二故乡。全家人在俄罗斯生活的8年时间里,对于我的父母,他们肯定有许许多多值得回忆的东西,然而,幼年时期的生活痕迹印在我脑海里惊天动地的事情却少得可怜,虽然,在我回国的时候,我只能  相似文献   

7.
李兴濂 《各界》2013,(1):1-1
曹汝霖的回忆录《一生之回忆》中,记载了曹汝霖回忆在颐和园接受慈禧和光绪召见,并为慈禧讲立宪的情景:  相似文献   

8.
胡海军 《党政论坛》2009,(23):53-53
怪圈之一:基层不能解决的·信访还由基层来解决。现实的情况是,各级的“信访办”还是“转办办”,对基层的信访既不解决,也不解释,接访、登记、层层签批是其主要的责任。信访件“刷游”一圈后,又回到了基层单位,回到了最初信访的地方,还是由基层来解决。群众要向上信访,无非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基层不解决问题;二是基层不按政策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者觉仁 《各界》2011,(5):41-45
相貌问题 公元541年,杨坚出生在陕西一座佛院里,据他的母亲吕氏回忆,杨坚出生的时候,整个寺院弥漫着紫色气体,紫气东来,在中国是吉祥的象征,说明这孩子来历不凡。杨坚的母亲进一步回忆,有一次,她抱着儿子,突然发现杨坚额头显出了角的形状,浑身出现鳞片,吕氏吓得差点抱不住这个孩子。  相似文献   

10.
李家炽  黄玉抒 《各界》2010,(3):20-22
长久以来,国家领导人的收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作为国家名誉主席的宋庆龄自然也不例外。曾负责宋庆龄生前的后勤保障管理工作的李家炽,回忆了宋庆龄晚年的一些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11.
成方街 在我芜杂的童年回忆里,成方街是个频繁出现的地名。那儿有个旧北京的四合院,前后两进,当年属于何人已不可考,但在上世纪50年代,已是教育部的财产,住进了许多人家,所以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杂院。  相似文献   

12.
我的启蒙地沈阳永安完全小学(永安完小),还有沈河区体育场,都于80年代消失。回想大西菜行及其四周,幌帜沿街,商铺栉比,酒馆饭店,茶社书局,贩夫地摊,瓜农马车,一直是我心中一幅50年代初家乡市井生活风俗画卷,留着太多的回忆。但经不住超级市场的冲击,近几年人气不旺,日渐萧条。幸好,我所系念的大字形路口还在,因道路未改。此路口原本无名,因我要在回忆文字中提及,遂以形象冠名。今年回家,我去看过,路边建筑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13.
高延萍 《侨园》2014,(6):62-63
(接上期)爱的火花再遭冰雹在日思夜盼中,1945年5月的一天,卜乃夫真的盼到了刘雅歌出现在西安,她告诉他:麦气量狭小,为人自私,他们常吵架,他联合兄嫂,不断对她施加压力,甚至诱惑,逼他们尽早结婚,而她又不愿意,于是借口母亲身体不适回到了西安。刘雅歌的话使卜乃夫一扫心头多日的阴云,他又震奋起来,娓娓向她叙发起感情:"我常常回忆你,像回忆一片奇异的色彩。这些日子,你像一尾金鱼,游在我记忆的水池里,每一个夜里,我都看见你的色彩……"看见卜乃夫这个正在盛名的作家又匍伏在自己的石榴裙下,刘雅歌欢娱地笑了。  相似文献   

14.
潘自力 《各界》2010,(6):92-94
2010年是陕西省政协成立60周年,我刊将开辟“红色记忆”专栏,每期刊发建国后曾在陕西省政协任职和工作的老一辈革命家的回忆文章,以表达我们对他们的崇敬之情。  相似文献   

15.
范明 《各界》2010,(8):93-95
2010年是陕西省政协成立60周年,我刊将开辟“红色记忆”专栏,每期刊发建国后曾在陕西省政协任职和工作的老一辈革命家的回忆文章,以表达我们对他们的崇敬之情。  相似文献   

16.
常黎夫 《各界》2010,(7):87-89
2010年是陕西省政协成立60周年,我刊将开辟“红色记忆”专栏,每期刊发建国后曾在陕西省政协任职和工作的老一辈革命家的回忆文章,以表达我们对他们的崇敬之情。  相似文献   

17.
汪锋 《各界》2010,(12):88-90
2010年是陕西省政协成立60周年,我刊将开辟“红色记忆”专栏,每期刊发建国后曾在政协任职和工作的老一辈革命家的回忆文章,以表达我们对他们的崇敬之情。  相似文献   

18.
远村 《各界》2010,(5):93-95
2010年是陕西省政协成立60周年,我刊将开辟“红色记忆”专栏,每期刊发建国后曾在陕西省政协任职和工作的老一辈革命家的回忆文章,以表达我们对他们的崇敬之情和缅怀之心。  相似文献   

19.
韩树艺 《团结》2006,(5):58-59
2002年,我从干了十几年的宣传处长岗位上,提拔为省委会副主委。新领导班子成员要写一篇履职感想,我回忆了自己十几年来走过的路程,陈述了我当时真实的想法和心态。文章是这样写的:年青时读书,古希腊西齐弗的故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西齐弗触犯了天庭,被惩罚到人间来做苦工。他每天必须将一块巨大石头推向山顶,晚上待他精疲力竭回到住房休息时,那块大石头又自动地从山顶滚回山脚。因之,西齐弗面临着的是永无止境的苦役。然而西齐弗每天都愉快地苦役着。他想法很简单:每天推石头上山是自己的责任,至于石头会从山顶上滚下来,这与自己无关。…  相似文献   

20.
白晓朗 《各界》2011,(2):90-92
欣闻人民文学出版社将再版《天安门诗抄》。我的思绪立即回到了30多年前的1976年,回到了当年4月惊天动地的天安门广场。 30多年,我们这些当年的黑发青年已变成了白发老人,但当年天安门广场铺天盖地的花圈、诗词以及“童怀周”的往事,依然活在我们的脑海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