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立早 《团结》2005,(3):47-48
(一)“阿斗”似乎成了“愚钝”、“笨蛋”的代名词。其实,三国时代那位扶不起的刘后主阿斗并非天资愚钝,在他幼童时期,诸葛亮曾对他进行过智力测验,并夸奖他智力非一般。可他后来的表现为什么显得如此“愚钝”、“笨蛋”呢?主要原因是他没有得到合理的培养和使用:刘备在世的时候,名为太子的阿斗,当然无权过问政务,自然得不到锻炼的机会。17岁那年,当刘备一命呜呼后,他匆匆登上皇位,名义上虽然成了一国之主,但一切政令和军令,事无巨细地都由诸葛亮和一班老臣包办。他不过是一位享享清福的安乐王,什么事情也不用操心。可是,当诸葛亮和那班全力…  相似文献   

2.
无悔有恨     
父亲这一生大概是最不走运的人了.不说别的,只说他的晚年,因工作需要从邮电局调转到工厂,结果现在邮电局的退休人员薪金有加,而工厂却倒闭亏损,父亲像从肥田落到了薄地里,晚年连退休金都没有保障了。母亲经常说他这辈子吃透亏了,你爱厂如家,你不拿工厂的一草一木,现在怎样?落得没毛鸡一样了吧?父亲不与母亲争,只是不屑地从鼻孔里挤出一个字:“哼!”我们姊妹几个也为父亲感到寒意,想他年轻时是多么实心实意地对待工厂?我在父亲身边生活时记到过两次大的自然灾害,一次是1972年的地震,另一次是1985年的洪水。1972年我11岁,…  相似文献   

3.
李会贤 《各界》2014,(11):91-91
父亲在世时常说:“做人,允许说错话,但不能说假话;可以做错事,绝不能做坏事。”这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我们哥儿几个常跟他辩论,错话假话、错事坏事都不好嘛,能有多大区别呢?父亲说,你们慢慢去悟吧!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故事:凤姐命人取来十个用黄杨木根雕成的酒杯。鸳鸯问刘姥姥:“这杯子是什么木的?”’刘姥姥看了看,回答道:“断乎不是杨木的,一定是黄松的。”惹得哄堂大笑。 刘姥姥自称“成日家和树林子作街坊”,对树木十分熟悉,为啥判断失误?由此,我想到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被熟人欺骗后,叹息:“我对他太熟了,但没有真正了解他。”也想到,一些领导干部号称“我当某某长多少多少年了,对辖区情况不能再熟了”,但问其腐败怎么根除,下岗职工怎么就业,当前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用什么措施解决,却往往答非所问,“熟悉…  相似文献   

5.
张素我  周海滨 《各界》2014,(12):89-90
1966年初夏,我国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全国乱翻了天。 毛泽东在天安门多次接见红卫兵,父亲每次都看电视。天安门广场上“伟大”、“万岁”的标语到处都是,字写得特别大,非常显眼。父亲看了一个劲地摇头,但不说话。余湛邦一直陪伴在侧,他说,父亲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不是向来反对个人崇拜的吗?”  相似文献   

6.
王涛的定位     
在东风汽车公司,我们对汽车调整工、全国著名劳动模范王涛作了短暂采访。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他那些先进感人的事迹外,还有他的“定位”。初见王涛,觉得他是个极平常的入。平常的人能在上亿产业工人中脱颖而出,必有其不平常之处。谈到自己的“成功之道”,王涛说:“如果定好了位,一切都是很自然的事情。”他给自己定的位就是当好一个工人。当好工人,这看似简单,其实又很难。王涛的入生经历了两次变化。第一次变化,是1975年从山东淄博农村被招进父亲所在的二汽,当了总装配厂的一名工人。“当工人就要好好干活”,是父亲给他…  相似文献   

7.
一个普通的乡派出所所长调动,群众冒雨相送。他敢于重拳出击、善于春风化雨,他在正义与邪恶、法律与私情的较量中,刚直不阿。群众说:“刘所长为我们做的好事,就像天上的星星,看得见:数不精!” 河南省正阳县公安局对一位派河南省正常的工作调动,出人意料地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同寻常的反响。从此,人们记住了一个人民警察的名字……刘文功。从普通百姓到省里领导,很多人都被他感人至深的事迹所打动。日前公安部授予他“一级英模”称号,河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他为“爱民为民的好民警”。石榴真成了“实留” 去年10月初,在正阳县雷…  相似文献   

8.
《党政论坛》2014,(14):12-13
弘治十五年(1502年),明孝宗任命两广总督刘大夏为兵部尚书,时常向他询问政务的得失,很是嘉许。有一天,他在文华殿召见刘大夏,告诉他说:“朕偶尔有办不了的事,常想召你来商议,又往往因为不属于你兵部范围的事而打消了念头,今后有该实行、该罢除的事,你可以直接以密件的形式呈上来。”  相似文献   

9.
日本防卫厅长官野吕田芳成3月3日在众议院安保委员会上公开扬言,日本可以对企图用导弹袭击日本的外国基地进行“先发制人”的攻击,并认为在宪法上为此作出解释是“可能的”,他说:“从法理说,即使在日本没有遭受实际损失的时候,日本也可以行使自卫权,攻击敌人的基地”。3月9日,日本首相小渊的副新闻秘书在东京对记者说,日本有权对威胁其安全的国家发动先发制人的攻击。日本军政官员这些先发制人的好战言论说明什么呢?显然这并非他们一时或偶然的“失言”。它反映了日本防务政策的重大变化,即从“专守防卫”朝着“主动进攻”转…  相似文献   

10.
命运与绳索     
佚名 《党政论坛》2011,(16):14-14
山里住着一家猎户。父亲是个老猎手,在山里闯荡了几十年,猎获野物无数,走山路如履平地,从未出过事。然而有一天,因下雨路滑,他不小心跌落山崖。两个儿子把父亲抬回了破旧的家,他已经快不行了。弥留之际,他指着墙上挂着的两根绳子,断断续续地对两个儿子说:“给你们两个一人一根。”还没说出用意就咽了气。  相似文献   

11.
傍晚的时候,一位年过80岁的老人与他的大儿子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就在这时,一只乌鸦飞了过来,并停歇在透明的玻璃窗外。父亲轻声问儿子:“窗外那个黑乎乎的东西是什么?”儿子瞟了一眼,回答说:“是一只乌鸦。”过了几分钟,  相似文献   

12.
李响 《党政论坛》2012,(2):43-43
黄万里极具中国传统士大夫的风骨,敢于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颜死谏”。父亲黄炎培非常了解儿子棱角鲜明的个性,他曾经送给黄万里一句座右铭:“取象于钱,外圆内方”。意思是要有原则,但待人处事有回旋余地。黄万里晚年说,他一生错误在于未遵父训。  相似文献   

13.
加密生命     
若按70岁计算,人生也不过两万五千多天,可是我还是要“计算”: 去年春节,有一位朋友问我一个问题,并要求我不假思索地答出。他说:“人的一生有没有5万天?” 我说肯定有吧。我想,5万元钱一天就可挣回,一天也可花掉。人的一生岂能没有5万天?可朋友说:“否。”  相似文献   

14.
宋桂奇 《党政论坛》2012,(22):54-55
俄罗斯心理学家巴布金曾说:“当普京开玩笑时,他的孩子气就显露出来,他的眼中也会闪过一丝狡黠。他脸上的表情,甚至他摇头的方式,都说明他对自己的幽默很自得。”这种“自得”心理,当是这位铁腕政治家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15.
卞毓方 《各界》2011,(8):22-25
杨绛八岁在无锡、上海读小学。十二岁,进入苏州振华女中。父亲有一次问她:“阿季(注:杨绛本名杨季康),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她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呢?”她说:“一星期都白活了。”  相似文献   

16.
洪钤 《各界》2010,(11):21-23
1942年,父亲对马彦祥叔叔说:“我的那次家庭变故,给我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决定:第一,我这辈子绝不做官;第二,我绝不跟那些上层社会的人去打交道。”  相似文献   

17.
孤独与悲伤     
妖怪在山上独自生活了几百年。有一天来了一个男孩,他对妖怪说:“来和我玩,我没有朋友。”  相似文献   

18.
岑燮钧 《各界》2013,(3):76-77
说到谢灵运,人们大抵知道他是一位著名的山水诗人,却不知他首先是一位“高富帅”。如果我们人肉搜索一‘下,就能查到他的背景资料。他的祖父叫谢玄,是谢安的侄子,做过东晋的车骑将军:他的父亲叫谢埃,做过秘书郎,可惜死得早。他们谢家,从谢安淝水一战奠定基业以来,就一直是豪门大族。所以,要做官就做官,要玩乐就玩乐,一切都是囊中之物。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某县一鞋材公司,有一个连芝麻官也够不上的人物唐某,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居然贪污16万余元。当他被检察院逮捕时,竟抱怨说:“公司的规章制度不健全,害得我走上了犯罪道路。” 这则消息的作者,在写唐某交待犯罪原因时的“说”字前边,加上了这样的修饰语─—“竟抱怨”。“竟”,副词,表示出乎意料。统观前后。“竞抱怨说”的全部涵义应该是:本以为他会说犯罪的原因是人生观没有改造好,禁不住金钱诱惑,才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谁知他竟然抱怨公司的规章制度不健全,才使他有了今天这样可悲的结局。 消息的作者,一定认为唐某…  相似文献   

20.
蒋勋 《党政论坛》2014,(4):31-31
其实我不太爱说旅行或旅游,我常常用的词是“出走”.人在一个环境太久了、太熟悉了,就失去了他的敏锐度,也难以激发创造力,所以需要出走.20世纪70年代我在欧洲读书,那时候我写关于文艺复兴的艺术史,老师问我:“你有没有去过意大利?”我说还没有.他说:“你没有在米开朗琪罗的雕像前热泪盈眶,你怎么敢写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