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潇菁  陈瑛 《侨园》2005,(5):34-35
"目前国内掀起的古玩艺术品的收藏和投资热潮是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一种表现.但收藏市场必须规范,否则就是泡沫的繁荣,浮躁的繁荣."张新建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张新建说,去年国内人均 GDP达到 1000美元以上,人们手中余钱增多,热衷收藏,"但水急浪大难免会有泡沫".  相似文献   

2.
“文化大革命”剥夺了康生对艺术的公开兴趣,但混乱的时代也使他能够悄悄地聚集起了也许是全国艺术古玩的最大私人收藏。康生获取的方法通常是可耻的,他的贪婪无法满足。康生确实以合法手段购买了一些珍品,但绝大部分都是从国家机构和私人收藏中偷窃来的。“文化大革命”以前,他特别喜欢的手法之一是,向博物馆商定借一件独特的艺术品或一套图书。他会写一张借据,但一旦珍品进入他的掌握之中,他会认为永远属于他了。由于他的身份,管理员没有其他选择,只能调整他们的记录,把“出借”改为“移交”。这种搜集的方法有其局限性。康生不…  相似文献   

3.
大都会博物馆的中古藏品,堪称世界上最丰富的收藏之一。大约自公元五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到文艺复兴的十六世纪,各个时期的艺术品均有收藏。不过,这些并不是它特别的地方,它的特别之处,是在本部的中古艺术馆之外,另有一个分馆,而这个收藏中颇多精品的分馆,竟然是一座中古式样的修道院(The Cloisters)。  相似文献   

4.
梁维科 《学理论》2011,(30):36-38
艺术家不谈艺术品的"生成"过程,而夸大灵感在艺术创作中作用;艺术家醉心于形而上意义对艺术品的支撑,乐于树立权威而限制艺术的多样化,并最终使艺术日趋"退化"。艺术大众容易从艺术中获得满足但又盲目和感性,对艺术品的接受存在错误认知;艺术大众具有相关理论背景是艺术品成为其审美客体的逻辑前提,所以艺术的繁荣需要艺术家"提升"艺术大众的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5.
陈叶 《学理论》2009,(30):210-210
中国画的创作源于生活。中国画创作的主体精神就是指创作者在艺术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鲜明的创作个性,是创作者情感的积累和体现。艺术品其实就是艺术家说的话,如果所有的人一个腔调,艺术品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独立品格。中国画创作的时候也应该让自己作品有它自己的个性——即我们今天所谈的主体精神。  相似文献   

6.
季伟南 《侨园》2016,(4):4-5,2,65,66
正紫砂艺术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承袭并发扬传统文化是每个紫砂艺人的职责。紫砂壶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器具,因悠久的制作历史和精美的艺术造型,已成为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的艺术品。尤其是宜兴紫砂壶,从北宋至明清逐步形成以壶艺、诗词、书画、篆刻为一体的茶具。其独有的矿泥使所沏茶水色香味俱全,自古便是文人雅士们饮茶、把玩、斗宝佳品。具人文、经济价值于一身的紫砂壶,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它以独特的材质和人文品质造就了不  相似文献   

7.
出犹太博物馆继续向南,走过四个街口便可以看到路边一座风格奇特的白色螺形建筑,它的外形象是一只倒立着的蜗牛壳,这就是现代建筑史上颇著声名的古根海姆博物馆。 这所博物馆陈列所罗门·R·古根海姆收藏的现代艺术品,其中不乏精品。只是,在艺术博物馆林立,特别是拥有大都会美术博物馆和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纽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12)
木刻连环画作为连坛里的一朵奇葩,是众多收藏者和艺术馆孜孜以求的珍稀藏品。解放区根据地木刻连环画是伴随着木刻艺术在我国的兴起而成长壮大起来的。抗日战争的爆发,广大美术工作者纷纷投身革命洪流,创作了大量具有艺术性和革命性的木刻连环画,如温涛《她的觉醒》等。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还出现了许多有关共产党土地政策、抗日政策等内容的木刻连环画,如吕蒙等创作的《铁佛寺》等。抗日根据地的木刻艺术以延安木刻为典型和代表。彦涵的《狼牙山五壮士》、洛井的《血战大渔岛》、林军的《不朽的战士》等作品均采用了木刻连环画的形式。这些作品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革命历史文物价值,已经成为今天人们争相收藏的红色文献和珍贵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9.
周园 《民主》2012,(7):33-35
自古以来,古琴以优雅的文化气质、朴素的审美情趣和高雅的艺术品位流传于世。它是极具艺术魅力、超级完美的艺术品,也是体现中国传统艺术理念的珍藏品。它凝聚着中国古代斫琴名家的勤劳和智慧.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王丙珍 《学理论》2010,(7):120-120
艺术的产生和存在与社会文化背景息息相关,美学研究美和美的艺术,但艺术有它独特的使命,从古代的追求普遍永恒到当下的求新求异求丑。历史长河中的艺术因古希腊文艺女神而浪漫,因古罗马的奥古斯都的雕像而至尊圣大,变化的是艺术的概念,不变的是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11.
书香长留     
书香长留●徐秋仙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书是以它丰富的知识、精彩的艺术而引人注目的;有些书却是以它体现的人格魅力而支撑起光辉殿堂的。与那些抒写个人情趣的“小散文”相比,与那些花花草草的闲适文章相比,《方志敏文集》展开的是别一种的风景。这是战士的诗章,是金戈...  相似文献   

12.
收藏图书是图书馆赖以计展工作的物质基础,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责之一。但图书馆收藏图书的目的是为了让广大的读者使用只藏不用,就成了“藏书楼”,而不成其为现代的图书馆了,所以,收藏图书只是一种手段,而让读者充分利用藏书才是图书馆工作的目的。图书的收藏与使用是辩证的统一。在搜集、整理、保存图书时,要考虑使用的问题,要根据本馆的方针、任务以及读者的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搜集藏书,使藏书符合本馆的性质。任务,并能适应读者工作的需求。藏是为了用,不用就失去了藏的意义,这是藏与用关系的统一方面一另一方面,要公共…  相似文献   

13.
贝文力 《党政论坛》2012,(22):47-47
在俄罗斯,伊万·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科伊的《陌生女郎》可谓家喻户晓。原作悬挂在收藏俄罗斯艺术品最多的莫斯科特列季亚科夫画廊里。其复制品几乎随处可见。对俄罗斯人来说,这一形象已是那么熟悉,但同时,其神秘性从问世至今去口丝毫未减,依然是位“陌生女郎”。  相似文献   

14.
柳永与周邦彦是宋词史上两位很有特色的文学大家。通过对二人在文学创作上的艺术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和探究可知,在词体形式上,二人虽均做出了不懈的开拓与努力,但柳词具有开创性比较大,而周词则具有集大成的特点;在语言艺术上,柳词兼有雅俗共赏的特点,而周词则侧重词体的雅化;在艺术手法上,柳词多具有赋体的艺术特色,周词则承继前人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创新和拓展。总之,柳永与周邦彦均以不俗的艺术才情为宋词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郭相颖 《民主》2009,(11):29-32
“百窟艺术”是古印度佛教活动的产物。随着佛教传人中国.石窟艺术也在中国逐渐兴起,沦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延续时间之长,堪称世界之最。“大足石刻”是保存于重庆市大足县境内,自唐宋以来宗教石窟艺术品的总称.是与云冈、龙门石窟“鼎足而三”的中国著名石窟。大足石刻是中国儒、  相似文献   

16.
集娱乐性和知识性于一身的民间收藏活动,在上海热潮乍涌,方兴未艾。10万余众的“收藏迷”闲暇之时,剪剪贴贴,收收藏藏,乐此不疲。作为一种娱乐形式,它给人们带来高雅的艺术享受,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也为民族文化的继承发展和中外文化的交流,带来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上海这个万商云集的历史重镇,借天时地利,自古以来就有“收藏半壁江山”之誉。近年来,收藏热更盛。收藏已从豪富人家的闲情雅致,变为寻常百姓  相似文献   

17.
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这本来是两回事,但有时又纠缠在一起而扯不清。例如对一部涉及具体人物的文学或艺术作品,有人会指责它与史实有悖或者歪曲了历史,有的人则说它本与历史不同,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当然不能用历史来要求。小而各持己见,大而诉诸法庭的例子,并不少见。  相似文献   

18.
近日翻书,读到一则清朝时期的轶闻,说的是朝廷把一副印书用的铜活字放在武英殿中收藏结果被毁的事。这铜活字在当时乃是宝物。当时一般印书或用木板刻字,或用木活字,比如最早的《红楼梦》就是用木活字排印的。民间书坊一般置不起铜活字,只有朝廷才有此财力。清朝著名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是用铜活字排印的,十分清秀明晰。铜活字珍贵就在于它是用铜浇铸出来的,而当时市面上流行的货币除了贵重的金银,就是铜。于是有人开始打这些铜的主意,大概三两个字的铜便可以浇出一个铜钱来,如果抓上一把,或楼上一掬,便可换半两银子了,至于…  相似文献   

19.
据 不完全统计 ,在47个国家的200多个博物馆中 ,中国文物不下百万件。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所藏中国绘画最多 ,大英博物馆所藏中国绘画最精 ,顾恺之《女史箴图》的最早摹本就在此处。而瓷器 ,则以收藏亚洲艺术品著称的法国吉美博物馆的收藏最多 ,馆里的瓷器从中国最早的原始瓷一直到明清的青花、五彩瓷 ,各个朝代各大窖的名品应有尽有 ,且多为精品。1900年 ,八国列强洗劫了包括《四库全书》、《永乐大典》在内的宫廷收藏的珍贵文物和古藉。安阳小屯出土的近20万片甲骨 ,流失海外的就有26700片 ,遍及日、美、英等12国 ,其中日…  相似文献   

20.
何江 《求知》2000,(8):38-40
一般地讲,网络经济是生产者与消费者通过因特网络联系而导致的经济活动,其特征是以信息产业和服务业为主导。但网络经济的价值并不在于它本身能立即给社会带来多少有形的财富和利润,而在于它可以营造一个新的社会形态,为全体社会成员提高经济创造力提供一个平台,使整个社会能实现财富的迅速聚集和飞跃发展。它涵盖了由互联网络催生的诸如互联网技术及内容服务业、电子商务、网络媒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