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是顺应新常态下国家权力适度弱化、政府执政理念善治转变和国家法治建设稳步推进的必然逻辑。新常态下,发挥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可以累积社会资本,动员社会资源,促成社会合作;可以满足社会对公共物品多样化需求,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可以在政府部门与民众之间牵线搭桥,助推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然而,囿于机制与体制以及社会组织自身等多重因素制约,我国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在政府、社会组织与合作机制等层面仍存在着诸多阻滞性障碍,突出表现为: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社会组织支持、监管体系缺失;社会组织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低、公信力不足、自治性弱、筹资渠道狭窄;政府与社会组织、社会组织与企业以及社会组织与社会组织之间合作机制不畅等。而破解上述难题,需要在政府层面、社会组织层面与合作机制层面,形成合力,综合施策。  相似文献   

2.
瞿磊 《桂海论丛》2014,(6):30-34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举措。人民政协是承载各种协商民主形式的有效载体,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是协商民主最稳定最成熟的制度形式。作为民主决策机制,人民政协政治协商中遭遇的现实困境是:在体制内,人民政协在政治体系中的权威缺乏足够法治保障;在体制外,政协委员缺乏与社会发生密切广泛联系的制度形式。人民政协权威性和利益代表多样性的缺失,影响到协商决策的有效性。推进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化,需要在法律上确认人民政协的民主协商机关性质,在制度上建立政协委员与多元社会的密切联系,完善协商程序,推动人民政协自身建设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世纪行》2009,(9):16-16
政治协商是人民政协的首要职能,是人民政协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政治协商在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将其纳入决策程序。  相似文献   

4.
全面依法治国要求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一体化建设,其中,法治社会是法治建设的基石,其本质在于规则基础上的社会自治。社会组织作为社会自治主体,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与政府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有效地弥合了国家与社会的裂痕,成为新的制衡力量。建设法治社会,无论从理论逻辑还是现实基础来看,都离不开社会组织的参与。基于"制度—心理—运行—评估"的分析框架,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参与法的构建、培养法的认同、维护法的运行、评估法的效果来全面助力法治社会建设,形成"有良法、信仰法、能守法、会用法"的法治社会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会组织政策参与及其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以社会组织为载体的参与是比公民个人直接参与更为合理有效的政策参与途径。由于我国社会组织自身能力有限以及制度空间的挤压,目前其对于政策的影响只起有限的作用。当前我国社会组织政策参与主要存在政策参与率较低、政策参与内容的非政治化和途径的非制度化等问题。针对导致社会组织政策影响力低的制度因素,政府应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创造能促型的法律、制度与政策环境,即构建"分类管理、项目引导、行为监管"的新管理模式、制定出台社会组织基本法以及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拓宽社会组织政策参与的渠道等。  相似文献   

6.
社区矫正是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这种活动能使社会上的各种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从而保障罪犯正常服刑。社区矫正人员在参与到相关工作中时必须重视社会资源的强大作用,同时自觉接受司法行政机关的监督以及管理。针对现存的问题,合肥市瑶海区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完善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的相关规定,完善社会工作者监管制度,加强政府购买,强化部门协作,构建社会志愿者参与平台,鼓励大学生参与。  相似文献   

7.
龙春霞 《前沿》2010,(23):134-137
公民自发参与形成的社会联合体即社会组织是社会资本的一种重要形式,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降低了突发事件预警期的管理成本,大大提高了对危机的预警能力;有利于突发事件发生期的控制和处理;社会组织在突发事件的善后处置期也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社会参与程度较低,社会组织的分布不均匀,组织能力也较弱。为了提高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效率,从宏观社会资本的视域出发,政府应培育公民的志愿精神和互助品质,强化公民的危机参与意识;培育农村社会资本,提升农村社会参与程度和社会组织的作用;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组织的发展,增强社会组织的危机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8.
9.
公民社会已经成为全球话题.我国的青年组织作为民间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青年的民间组织参与不但是公民社会发展的外在表现,而且能够通过创造和提升社会资本,为公民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本文通过对青年组织成员的访谈资料的分析,充分证实了青年组织参与能够通过提升组织成员的社会资本来促进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世纪行》2009,(9):21-21
一、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现实价值 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有其历史的理论依据和制度安排,对于我国现实发展实践来说,我们更需要厘清其现实的价值,以更好把握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发展非政府组织是实现广泛社会参与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以民主、法制和人权为基本价值观的制度文明。其中民主与法制是国家基本制度的基础,只有真正实现了政治民主和依法治国,人权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而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可能盲目照搬西方式的民主制度,因此必须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现方式和途径。撇开民主理论中的政治歧义,其基本要件首先是参与,因为只有广泛的参与才能够保证民主意义的实现。在政治哲学的基本理论中,随着“君权神授”理论观的寿终正寝,无论是西方的社会契约理论,还是我们的人民代表大…  相似文献   

12.
推进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工作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职能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协商建国过程中确立的,也是中国共产党进行国家政治体制设计的结果.多年来,正是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工作才取得了丰硕成果.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工作要取得新进展,仍然关键在党,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新要求。这一重要原则的提出,把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工作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其实质足要实现人民政协政治协商从“务虚”向“务实”的转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世纪行》2009,(9):17-17
一、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具有理论、法规和政策依据 二、我市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实践探索 (一)出台了一个文件。为贯彻落实中央5号文件精神,2006年5月,中共孝感市委以孝发[2006]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的文件形式.对加强政协工作作出了明确规定。其中对政治协商的原则、内容、形式和程序以及落实反馈、组织实施作出了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15.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政治协商是人民政协的首要职能,是促进党委、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政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近年来,焦作市政协积极探索运用主席会议形式开展经常性政治协商,使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更加郑重经常、生动活泼、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6.
胡小武 《群众》2020,(8):21-22
强大而成熟的社会组织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现代社会,社会组织在应对突发事件、参与应急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中国的社会组织在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些社会组织迅速驰援武汉和湖北,通过自身的特有渠道和能力,高效为各地医疗机构从国外采购相应的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医疗救护物资,实现了资金与物资捐赠、物资采购与配送、海外采购与配送等高效率行动。因此,进一步支持社会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应急治理,应成为提升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了为老服务“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总体格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第13项关于“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也提到了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  相似文献   

18.
《世纪行》2009,(9):18-18
一、提高委员素质,是搞好政治协商的基础 二、加强调查研究,是搞好政治协商的关键 白2007年初换届后近三年以来,我们始终把专题调研特别是重大课题的调研作为协商前的“重头戏”,精心组织,科学安排。  相似文献   

19.
江欣 《前进论坛》2011,(5):23-24
作为我国实行协商民主的主要形式,人民政协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相伴而生,以人民政协为基础,发挥人民政协在民主政治中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拓展和丰富我国社会公民的政治参与,注重利益主体的协调一致,进一步发展民主协商的形式,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构成了我国特色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0.
杜芮 《中国妇运》2011,(5):38-41
胡锦涛总书记2011年2月19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