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于成龙是清代不可多得的清官,被康熙帝称为“咸称居官清正,实天下廉吏第一”,山西永宁人,顺治十八年(1661年)由副榜贡生授广西罗城知县,时成龙已45岁。柳州罗城,地处万山丛中,蛮烟瘴雨,偏僻荒凉,少数民族杂居,世代械斗。于成龙至罗城县,县城居民稀少,县衙只有草屋三间。他“插棘为门”、“累土为几”,招吏民百姓询问其疾苦,百姓深感父母官亲近有为,是值得交处的好官。当时,罗城匪盗猖獗,惊忧民众。成龙“万里一身,生死莫主。夜枕刀卧,床头树一  相似文献   

2.
田野 《政府法制》2012,(5):25-25
康熙六年春天,于成龙从广西罗城县令升任四川合州知府。为了不惊动罗城百姓,于成龙骑着一头小毛驴,趁着夜色,悄悄地离开罗城,独自一人上了路。那个时候,官员们赴任道上的路费都是自理的。罗城到合州,有一千余里。于成龙是一个清官,本来就没有多少银子,再加上春雨绵绵,两天难走一天的路。于成龙身上的盘缠很快就用完了。  相似文献   

3.
茅屋三间,半藏农具半藏书;几薄田亩,一望春风一望雨。这是后人为颂扬清代廉吏王尔烈而作的一副对联。王尔烈是关东辽阳人,在乾隆、嘉庆年间为官。他有才而廉明,博得“双肩明月”之誉,嘉庆帝称他“老实王”。这里面有好多故事。有一年,王尔烈从江南主考回京。嘉庆问他:“老爱卿家境如何?”他答:“臣家有茅屋三间,里面半藏农器半藏书;还有薄田数亩,那是一望春风一望雨啊!”嘉庆欢喜地说:“老爱卿为官清廉,朕是知道的。”想了想又说:“这么办吧,你离京去安徽铜山,掌管铸钱之事,在那里任职3年,也许你就富有了。”当时,铜山设有朝廷御制铜锭的铸…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篇从头到尾,通篇说理的古代判词。作者是清代一位善于断狱的审官,名叫于成龙。清康熙十三年任广西省罗城县令,颇有政绩,当时被称为“天下第一清官”。后迁升湖北黄州、武昌知府,再任福建藩司,两江总督。他所写的判词,由后人集为《于成龙判牍》.这是其中的一篇.该篇词是针对一个械斗案的判词.械斗俗称“打群架”,危害十分严重。往往双方死伤人员甚多,焚烧房舍无数。在封建社会中也是为国法所难容的。  相似文献   

5.
19集电视连续剧《一代廉吏于成龙》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这是一部根据历史上真人真事编写的历史剧,再现了清代康熙年间一代名臣的光辉形象,对今人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人,明崇祯年间副榜贡生。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被清政府聘任为广西罗城知县,当时他已45岁。据史料记载,罗城自然条件恶劣,交通非常不便,而且刚刚经历过战乱,再加上当地的民族矛盾突出,各自占山为王,结寨对峙,难以管理。于成龙到任时县城仅有六家居民,没有城郭,没有县衙。到这地方做官…  相似文献   

6.
电视连续剧《一代廉吏于成龙》,最近在中央电视台播放了。观后,笔者感触颇深。 于成龙是清代著名的清官,他从政二十四年拒贿保清廉、身居要职保清贫的事迹,实为感人。百姓交口称颂他居官清正,康熙皇帝称其“天下廉吏第一”。《一代廉吏于成龙》虽然没有宫廷内部争夺皇位那样轰轰烈烈,但是,其故事发生在百姓身边,件件与百姓的利益相关,更显得平实亲切,一代廉吏于成龙也正是这样一位受人们爱戴的“百姓官”。他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精神,他的为官之德,是我们当代每位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值得认真学习的。 党的干部要以民为天…  相似文献   

7.
徐霞客(公元1587——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人。是我国明朝末期旅行家、地理学家。他自幼即“蓄五岳志”说:“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乃以一隅自限耶?”他之“蓄五岳志”,不单纯是出于热爱祖国景色壮丽的大好河山,更重要的是“搜刎奇闷。”他说:“昔人志舆地多以承袭附会,即江、河二经,山脉三条,自记载来,俱囿于中国一方,未测浩衍,遂欲为崽仑海外之游。”可知,徐霞客“蓄五岳志”,“搜刎”什么“奇闷”了。拿今天的话说,就是要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对地理现象  相似文献   

8.
王维的一生是复杂的,他是个官僚,又是个隐士,是一个很有才情的诗人,也是个独辟蹊径的画家。他还精通音乐,长于文字,“才华炳焕,笼罩一时”。他歌颂过“动为苍谋”的辅臣,也嘲笑过“窗间著一经”的腐儒,他有过“报国取龙庭”的酬赠之语,也有过“济人然后拂衣去”的高蹈之志。但“少年不足言,识道年已长”,安史之乱的巨大波折,使他  相似文献   

9.
牛二是何方人士?读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此乃“京师有名的泼皮”。《水浒传》里描写的“泼皮”甚多,牛二当是其中的“佼佼者”,“专在街上撒泼行凶撞闹,以致满城人见了那厮来都躲了。”不过,牛二固然刁蛮凶悍,但他之所以能长期在大街上摆谱扎势,实在是封建时代法治无存所致,若是换成现时的“开封府”,这个瘪三恐怕早就被“押入大牢”了,如何能熬到杨志去了结他性命的那一天?  相似文献   

10.
一、引子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位于桂西北九万大山南缘,境内盛产葡萄。以生产山野葡萄酒享誉广西区内外的罗城山野葡萄酒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山野公司),是该县酒类产品的专业生产企业。山野公司生产的“青明山”牌(注册商标)山野葡萄酒、“仫佬窖”、“青明山”牌(注册商标)罗城米酒、“青明山”牌多功能食用调味酒(专利产品)、“山女梦”牌(注册商标)葡萄酒等系列产品畅销广西区内外。1997年5月,罗城县酿酒总厂(以下简称酿酒总厂)生产“心爽”牌(未注册)罗城米酒,取名和瓶贴装璜与山野公司的“青明山”牌“罗城米酒”名称、瓶贴装璜一模一样。于是,原告山野公司与被告酿酒总厂关于“罗城米酒”名称、及瓶贴装璜的讼争便在仫佬山乡展开了。  相似文献   

11.
陈康祺 《政府法制》2012,(30):45-45
清代人于成龙,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帝赞誉,以“天下廉吏第一”蜚声朝野。  相似文献   

12.
于成龙,清代山西永宁州(今山西吕梁市离石区)人,少有大志,自幼耕读,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每到一处,都留下了清廉的美名。康熙皇帝称赞他说:“咸称居官清正,实天下廉吏第一。”  相似文献   

13.
要了解李商隐的政治诗,不能不先了解李商隐的基本政治态度。过去的历史学家和李诗评论家中有不少认为李商隐是牛党或李党的。然而我以为李商隐决无意参加任何一党。他是一个比较有嶙峋风骨,从来不肯屈身辱志的人,因此他是不屑于攀援于任何政治集团的。也正因为他能超越于党争之外,所以他的政治态度是比较公正的,而他的政治诗也确乎越出于集团私利和蛮触之争。他比较能放眼四顾,为当时他所生活着的唐帝国的“只是近黄昏”而忧愁,为长安西郊的农村“十室无一存”而愤切。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临沭县庙庄大队调解主任袁兆相同志,做调解工作已有十七个年头了。村里发生什么纠纷,他总是及时去调解,为全大队的安定团结,做出了很大贡献。他曾多次出席省、地、县调解工作先进代表会。十七年来,他调解了不少纠纷,社员们称赞说:“袁兆相真是个会解疙瘩的人啊!”袁兆相在工作中体会到,解疙瘩也的确有个巧。下面介绍他做调解工作  相似文献   

15.
被中央电视台强档推出的《一代廉吏于成龙》的作者,竟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山里人。20多万字的《于清端公政书》复印不起,王永泰就利用业余时间拼命地抄,两个月下来,手都抄肿了。卷稿子的纸没有着落,王永泰就厚着脸皮到各机关、团体、企业、学校去,东要一本,西要一本。“故事不精彩,语言不幽默,谋篇布局不恰当,快不要拿到出版社去自讨没趣!”王教授一口气对初稿说了4个“不”字。一跃“农门”,二跃“工门”,三跃“官门”,人生中的三次飞跃,成就了王永泰的作家梦。  相似文献   

16.
洪梅  涉华 《江淮法治》2008,(12):40-40
清朝康熙年间,有“天下第一清官”之称的于成龙曾任广西罗城知县。一天早上.他带随从准备去城郊察访民情时.见两个壮汉用木板抬着一个病人出城,病人身上盖着被子,从露出的秀发及风钗等发饰判断,是个年轻女子,另有4男子紧跟在病人两旁,不时伸手把被子塞到女子身下,好像担心风灌进去。  相似文献   

17.
沈沂 《政府法制》2010,(12):16-17
1935年9月的一天,天津一名叫刘子佩的瘾君子来找朋友刘志华(也是瘾君子):“志华,最近法租界新开了一个烟馆,还不错。怎么样,和哥哥一起去过过瘾?那儿地方好,清静。”“行呀!走!”一听“烟馆”二字,刘志华浑身的大烟虫子都钻了出来,兴高采烈的他没有注意到这位“哥哥”眼中一闪而过的算计,他更没有想到,这一去便从此与亲人阴阳两隔了。  相似文献   

18.
案情这是清朝著名廉吏于成龙任广西罗城县令时审理的一起少女抗婚案件。罗城县有一市侩冯汝棠,聘请年轻秀才钱万青为塾师,教女儿冯婉姑读书识字。天长日久,师生之间萌生了恋情,私订终身,并暗中同居。后二人又通过媒人,并经汝棠认可,正式定亲。不久,城中有一富家恶少吕豹变,垂涎婉姑的美貌,屡屡以重金贿赂婉姑的丫环,令其诋毁钱万青,夸吕家豪富。汝棠听信了这些谗言,贪慕吕家豪富,遂与钱家悔婚,转将婉姑许配吕家。迎亲那天,婉姑不从,被吕家强行抬去。拜堂之时,婉姑乘人不备,抽出自带剪刀,刺伤吕豹变。然后乘乱逃到县衙,请求县官为她做主。钱…  相似文献   

19.
薛子进 《法人》2010,(1):19-21
2009年11月,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对济源煤业再次瞒报4起4人死亡事故表态:“对此事要严肃对待,一查到底,决不手软、决不放任。”  相似文献   

20.
张雄飞,字鹏举,山东临沂人,曾任元朝侍御史、御史中丞、参政知事等职。张雄飞生性刚直,不依附权贵。他任兵部尚书时,朝中两位大臣因得罪权臣阿合马,被陷害入狱,阿合马向皇上提出将这两个人杀掉。张雄飞认为两人罪名不确实,在廷议时坚决反对阿合马的建议,结果皇上下旨暂缓对两人的处罚。阿合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派人私下里去拉拢张雄飞,并许愿说:“只要你同意杀这二人,我就提拔你做中书参知政事。”面对高官厚禄、拉拢引诱,张雄飞不屑一顾,义正辞严地回答:“让我昧着良心杀害两个无辜的人,以求得高官厚禄,我决不干。”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