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划界标准看科学中的形而上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近代科学诞生以来,“科学是什么”成为了科学哲学的主要议题。为了解决科学哲学的这一根本性问题,科学哲学家们纷纷提出了各自的划界标准以图将形而上学这一幽灵从科学之中驱逐出去。然而,这些或宽或窄的科学划界标准却无法胜任此项任务,也解决不了“科学是什么”的问题。通过分析可知,划界问题本身是一个形而上学问题,而这些科学哲学家们试图以一种形而上学的方式来解决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这就是一种循环悖论。  相似文献   

2.
刘郦 《理论月刊》2001,2(7):15-17
从 20世纪初开始,科学知识的确定性和科学的划界标准一直是西方哲学的热门话题。到了 20世纪后半叶,由于受人文科学解释学的影响,划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许多历史依据似乎都消失了,科学哲学家们逐渐相信自然科学也是解释的。卢兹 (Joseph Rouse)是当代美国最新崛起的新一代的科学哲学家。他认为,说明和解释是一切文化领域都有的,而且都是局部的,而客观性、合理性、进步等则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既不存在划界标准,也不存在人类文化的一般说明。本文拟从分析逻辑实证主义的意义标准、波普的证伪主义标准,到卢兹对科学划界的新发展,阐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区分并不是必然的,而是相对的,偶然的;两者之间不存在截然的本体论和方法论的区分。  相似文献   

3.
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科学划界问题。虽然人们认为这个问题不可能有完美的形而上学解答,但是瑞典科学哲学家图奥梅拉在其代表作《科学、行动和实在》的第十章中,还是力图尝试找到一些标准,来刻画科学的本性或科学研究活动及科学方法的特征,把科学与伪科学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4.
在形形色色的科学滋生物中,也许最惹眼、最有争议的,恐怕非伪科学或假科学(pseu-do-science)莫属。撒加德说:"科学哲学中的最重要的规范问题之一,就是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问题。"要恰当划界,就要首先对科学与伪科学心中有数。关于科学是什么,我们大体还是心中有数的。  相似文献   

5.
近日,从网上看到有关凤凰卫视组织的科学与伪科学电视辩论的报道,据说场面火爆,双方的专家学者们一开始过招就处于亢奋状态,辩论险些演变为拳击擂台赛,这点实在出乎我的意料。对于什么是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标准本文不想多谈,因为这是一件很复杂的学术问题,要想提出新的标准并非易事。笔者关心的问题是学术辩论是否应该有一种伦理约束?坦率地讲,这场关于科学与伪科学的辩论什么实质问题都没有解决,反而成了一场当代通过时髦包装的诡辩术的集中演示。通过这场辩论,笔者不禁想问: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辩论应该遵守的伦理底线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乔文娟 《人民论坛》2011,(10):178-179
对中医存废问题的争论折射到对科学的追问。关于科学的界定,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有所不同。在科学划界的不同标准中,中医呈现出不同的形象。无论中医是否具有科学的形象,这无关乎存废问题。更为根本的,这是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战争。  相似文献   

7.
对中医存废问题的争论折射到对科学的追问。关于科学的界定,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有所不同。在科学划界的不同标准中,中医呈现出不同的形象。无论中医是否具有科学的形象,这无关乎存废问题。更为根本的,这是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战争。  相似文献   

8.
谢江平 《前沿》2011,(1):74-77
库恩认为,波普不了解科学的实践特征,他的划界标准夸大了科学的革命性特点。从科学实践角度考察科学特征,库恩认为,科学区别于非科学有两条标准,其一,有无范式,其二,能否释疑,但他又提出所谓综合判断说,这表明库恩在划界问题上犹豫迟疑、立场摇摆。  相似文献   

9.
从多视角看科学,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科学的本质,也有助于弄清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科学具有客观性、理性、可检验性、可重复性、逻辑完备性和批判性等特征,与伪科学在原则上是对立的。科学普及不够、权威效应作用、科学精神迷失、两种文化分裂、相关制度不健全等,是伪科学流行的认识和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0.
《创造》1999,(9)
二十世纪是科学获得空前发展的世纪。从相对论、量子力学揭开自然科学之新篇章到本世纪末计算机、信息科学集中了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人类正大踏步走向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思想正日益深入人心。崇尚科学,依靠科学也成为这个时代的人们的主要意识。  然而,什么是真正的科学?在人类进步的历史上,科学与反科学、伪科学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歇过。近年来,各种迷信活动、各种伪科学有所抬头,李洪志的“法轮大法”就是打着科学的旗号宣扬迷信邪说,否定一切科学真理。他声称“人类现在的科学实质上是站在一个错误的基点上发展的,对…  相似文献   

11.
张恺 《求索》2010,(11):131-133
划界问题是科技哲学和认识论的基本问题,是关于如何区分科学和非科学的问题,这一问题伴随着科技革命的进程,一直困扰着哲学界。逻辑实证主义、批判理性主义、历史主义、后现代主义等不同学派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波普尔针对逻辑实证主义的问题,提出了可证伪的原则,该理论对科技哲学的发展和当前社会的发展均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关于科学与伪科学问题的科学、哲学、文化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科学文化界发生了一系列有关科学文化的争论,内容涉及怎样划分科学与伪科学、反伪科学是否会妨碍科技创新、反伪科学是否会妨碍传统文化的继承、反伪科学与法制建设的关系等方面,这些争论以及争论的氛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让公众对这些问题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并将争论引向理性探讨,民主与科学杂志社、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邀请了多位专家学者进行了一次深入座谈。本刊整理摘编座谈会上一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希望这些争论、讨论能够在知识界引起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系列科学文化问题的更多思考,同时我们也希望营造一个各家争鸣、和谐交流的氛围,以期达到更好的讨论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最近社会上关于“科学”与“伪科学¨的争论激烈。这是科学哲学界的一个大是大非问题。什么是“科学”?什么是“伪科学”?为什么要批评和揭露“伪科学”?又为什么有人提出将“伪科学”剔出《科普法》?为了回答这些令人感兴趣的问题,本刊特约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和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宋正海分别从不同角度撰写了相关文章。希望这两篇文章有助于广大读者对这场争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公众:在科学决策中地位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着难以察觉的,但是却是重大的变革。这个变革将导致整个社会观念和社会文化的改变。而这个改变不是从政治开始,而是从科学和公众之间关系的改变开始。在近些年所发生的比如SARS、禽流感、圆明园防渗膜事件、“汉芯”作假事件、太湖巢湖蓝藻事件、西部水利大开发争论、怒江大开发的争论、厦门PX事件、松花江污染事件、庞加莱猜想、中西医争论、伪科学的争论、  相似文献   

15.
孙传香 《求索》2011,(3):143-145
海洋划界是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单一划界方法在国际海洋划界中得到较广泛的运用,但该方法并未形成习惯国际法,对国家划界实践没有强制约束力。由于中日东海大陆架的地质与地貌特点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本文简称《公约》)对沿海国主张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权利的依据作了不同的规定,中日难以通过单一界线对东海的海洋权益作出公平划分。中日两国应该以《公约》为依据,分别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界作出安排。  相似文献   

16.
走出对科学认识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各种迷信和伪科学、反科学现象沉渣泛起,法轮功等邪教活动更是猖獗一时,危害到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科学已经有了相当进步的当代中国,为什么迷信、邪教等反科学现象会形成如此气候,而人们的科学思想观念却如此脆弱,不能有效地将其遏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有关科学认识的深刻反思。我们对科学的认识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误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认识的误区,我们究竟该如何认识科学?一对科学认识的误区及其危害“科学”到底是什么?怎样评价人们的科学水平?有人提出了科学素养的概念,即社会公民和消费者应该具备的最基本…  相似文献   

17.
"貌科学"实际就是一种"似是似不是",貌似科学,但未被实验或实践证明就是科学的观念,介于真科学与伪科学之间,在当代正逐步演变为一种社会思潮。当前,我们做改革决策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思想为指导,警惕"貌科学"与"民粹主义"苟合,把培育严谨的民族精神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评波谱尔的证伪主义——兼论科学的划界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分析了波谱尔的证伪主义的进步性或者说是对科学哲学发展的贡献,然后结合科学划界问题分析了“可证伪性”原则的若干缺陷,最后简单地就科学划界问题谈了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1978年以来 ,是中国大地上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不寻常年代。在社会变迁的特定环境下 ,以伪气功为代表的一股伪科学逆流 ,曾趁势作过一番番表演。科学的蒙羞使代表着科学事业的进步力量奋起抗争。科学与伪科学的斗争成为20年中又一值得关注的线索。总结这一段时间里反对伪科学斗争的经验教训 ,对于从源头上识别和阻断伪科学的滋生 ,对于增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意识、树立全民族的科学精神 ,具有巨大的积极作用。一科学是一个令人敬畏的大字眼。在马克思看来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马克思恩格斯…  相似文献   

20.
李刚 《理论月刊》2012,(9):52-57
理查德,罗蒂在批判传统科学哲学的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另类科学哲学.罗蒂的另类科学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科学合理性、科学方法论、科学真理论、科学划界消解论等四个方面.为了重构传统的科学理性观,罗蒂区分了“合理性”的两种意义:强理性与弱理性.放弃标准的强理性观而接受实用主义的弱理性观,也就是放弃认为真理是某种我们应对之负责的东西的看法.在其新实用主义方法论中,通过遵循团体中心主义和效用基础主义来贯彻友爱原则,罗蒂力图让我们抛弃长期禁锢我们思想的镜式隐喻.在无镜的哲学中,彻底放弃对客观性的渴望,无需一种贯通各个文化的、普遍的合理性,而是将其他文化所提出的信念与我们文化中已有的信念重新编织在一起,用这种重织信念之网的办法来检验其他文化的信念.在罗蒂所憧憬的后哲学文化中,科学家将不再是客观真理的代言人而只是友爱的倡导者.罗蒂以“形而上学的安慰”和“历史的巧合”来解释科学划界的发生动因,试图消解科学划界问题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