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9年至1953年间,台湾国民党当局进行了一次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性质的土地改革。这次土改是在美台合作的“中国农村复兴委员会”的策划和支持下,由各种官办的土改机构、根据官方颁布的一系列法令来推行的。是一次所谓“和平渐变”的“不流血的革命”。  相似文献   

2.
法统是一个国家统治权力的法律依据,通常指一个国家的宪法和具有与宪法同等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目前台湾国民党政权在国际上为维持其“中华民国”是代表“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的说法,以及对内为保持其统治体制的“合法性”,就不得不想方设法维护其法统,并把它神圣化。但是国民党政权在台湾偏局40年,国际关系与台湾内部形势发生了极大变化,当前要坚持旧法统来处理内外事务,无疑会产生种种矛盾和围难。这就使台湾国民党政权陷于极端矛盾之中。—方面内外压力迫使其不得不坚持旧法统;另一方面为了坚持法统,又不得不在处理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方面以及台海两岸关系问题上背上沉重的法统包  相似文献   

3.
去年,台湾政坛出现了一个新的在野政治势力——既有别于国民党当局、又不同于民进党的第三种政治势力.1993年8月1O日,台湾“立法院”国民党“次级问政团体”——“新国民党连线”成员赵少康、李胜峰、李庆华、郁慕明、周荃、陈癸淼、王建煊等七人,宣布退出国民党,组建“新党”.8月25日,新党完成政党报备手续,正式成为台湾第74个政党.近一百年来,国民党经历了多次公开的分裂与另立中央.但是,退守台湾以后,内部分裂正式另组新党,这还是首次.新党公开与国民党决裂,进一步暴露了国民党争权夺利和鱼肉人民的内幕,是台湾民众愿意看到的.新党标榜可以制衡两党,即国民党和民进党,也是有吸引力的口号.再加上反“台独”、反金权、反腐化、反特权的诉求,以及个别成员在民众中树立了“正义”的“清新”形象,新党有一定魅力.而台湾民众对国民党失去信心、  相似文献   

4.
蔡子民 《台声》2000,(3):50-51
2000年是台湾人民“2·28”起义53周年。“2·28”起义遭到国民党当局的残酷镇压,一直到“2·28”45周年纪念会时,国民党当局才承认“当时的政府犯了很大的错误”。“2·28”已有历史定论,是台湾人民要求民主自治、爱国爱乡的正义行动。可是今天“台独分子”还在说什么“2·28”是台湾人要求台湾独立,又有人说“2·28”是“台湾人与中国人的冲突”、“起义的口号是扑杀支那人(中国人)”。本文拟正面阐述台湾光复初期的文化思潮,以使大家了解“2·28”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台湾终于摆脱日本殖民统治…  相似文献   

5.
“宪法一中”是指依据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即“中华民国”。国民党在退踞台湾后一直坚持“宪法一中”的立场。在四次修改《临时条款》和七次增修“中华民国宪法”后,“宪法一中”的核心立场仍然未变,但增加了“一国两区”等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6.
今年5月,国民党当局宣布终止持续40年之久的“动员戡乱时期”。这是台湾政治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是岛内外政局发展的必然结果,必将对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演变产生重大影响。这一举措正受到岛内外人士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笔者在此就“动员戡乱时期”的形成、国民党当局宣布终止“动员戡乱时期”的原因、影响等谈点粗浅看法。“动员戡乱时期”的形成1946年6月底,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继续推行一党独裁专制统治,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全面内战。美国为了确保其在华利益,在经济上、政治上和军事上给国民党政府以大力的支持和援助。我军经过一年的作战,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  相似文献   

7.
肖敏 《台声》2001,(3):1-1
今年的2月28日,是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54周年纪念日。54年前,台湾同胞不堪忍受光复后“劫收”台湾、欺压民众的国民党暴政,奋起抗争,爆发起义,很快遍及全岛,形成声势浩大的爱国民主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事发后,国民党当局迅速调集军队到台湾,进行疯狂大屠杀,几天之内,岛内横尸遍地,血流成河。“二·二八”起义遭到血腥镇压,台湾进入白色恐怖时期,台湾民众从此陷入更加深重的苦难中。  相似文献   

8.
甘铁生 《台声》2000,(10):8-10
1947年 11月到 1949年 3月,台湾《新生报》副刊《桥》上,发生过一场关于台湾新文学的热烈讨论。这是一场涉及台湾新文学发展中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讨论。不幸,这场论争因遭受国民党当局的镇压而夭折。岁月流逝,史料尘封,先是国民党钳制人们的思想,使这批史料无缘与世人见面,台湾“解严”后,又遭到“台独”势力的刻意歪曲,致使人们还是不能了解此次文学讨论的真相。事隔 40年后的 80年代,持有“台独”观念的文论者,掌握了这场争论的资料,却心怀叵测地秘而不宣。   但是,历史是不会被尘埃永远遮掩的。近年来,一些台湾思想界、文…  相似文献   

9.
2007年下半年开始,台湾物价持续飙升。尤其是2008年5月政党轮替、国民党重执“政权”之后,被前当局长期冻涨的油价得以解冻,连锁反应之下随之而来的是一波接一波的物价飞涨,通货膨胀的严峻形势正考验着新当局和当前的台湾经济。  相似文献   

10.
马英九的大陆政策主张基本框架在2008年台湾“大选”前即已成型。随着马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并兼任国民党主席,其主张逐步成为国民党当局的大陆政策,并付诸实施。主要内容大致如下:  相似文献   

11.
1945年8月至1950年3月是战后台湾文学重建的重要开启时期,其去殖民性的进程在国民党当局的政治框架中,由台湾本省作家和大陆来台作家在台湾文学传统和中国新文学传统的艰难延续中展开。复杂的政治干预使去殖民性被当局简化为接受大陆政府统治,但台湾作家在认同中华文化上并未“失语”,他们仍以源自“民族精神”的“向心力”,顽强“回归”中国文学,并和大陆作家一起,以对战后台湾现实的深切关怀,延续、丰富了日据时期形成的台湾文学传统,其中根植于台湾的左翼文学思潮发挥了尤为积极的建设作用,提供了战后中国左翼文学的在野形态。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是台湾对外关系出现重大变化的一年。年初,陈水扁强推以“法理台独”为目标的“入联公投”,在岛内外疯狂进行“台独”冒险。5月20日,岛内政权更替,两岸关系发生重大积极变化。在对外政策方面,重新执政的国民党当局摒弃陈水扁当局极端和挑衅性的“台独外交”,改以推行务实、灵活的“活路外交”政策,主张以改善两岸关系为前提发展对外关系,两岸协商解决台湾“国际参与”的问题也开始进入视野。  相似文献   

13.
在陈水扁当局的庇护和纵容下,以“认同‘台湾国’,制定新宪法”为主题的第三次“世台会”于2003年3月15日在台北开锣。在会上“独”魔乱舞,气焰异常嚣张。  相似文献   

14.
魏秀堂 《台声》2008,(4):45-45
3月22日,台湾大选有了结果:国民党推出的候选人马英九和萧万长以领先对手220多万张或17%的选票当选。同时,陈水扁当局鼓动的“入联公投”,也以失败而告终。国民党推出的“返联公投”同样未获通过。  相似文献   

15.
今年的 2月 28日,是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 54周年纪念日。 54年前,台湾同胞不堪忍受光复后“劫收”台湾、欺压民众的国民党暴政,奋起抗争,爆发起义,很快遍及全岛,形成声势浩大的爱国民主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事发后,国民党当局迅速调集军队到台湾,进行疯狂大屠杀,几天之内,岛内横尸遍地,血流成河。“二·二八”起义遭到血腥镇压,台湾进入白色恐怖时期,台湾民众从此陷入更加深重的苦难中。   “二·二八”事件体现了台湾同胞争取民主、反抗压迫的英雄气概,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民主精神。参与事件的民主先驱…  相似文献   

16.
1949年秋冬国民党退据台湾.那时,国民党在大陆败局已定,慌忙将其残余力量撤往台湾.蒋介石于同年12月10日从成都退到台湾,于195O年3月1日在台北.恢复了“中华民国总统”职务,正式经营台湾为“反共复国”基地.国民党退据台湾之初,上下充满失败情绪,岛内人心惶惶,社会动荡,局势混乱.经济上,由于战争的破坏,农业和工商业大多陷入停顿状态.加之100多万大陆人员涌入台湾(台湾人口从1945年的624万增至1949年的753.8万),岛内经济更加恶化,物资匮乏,物价上涨.对外关系上,不少西方国家,特别是长期作为国民党维持统治靠山的美国,鉴于国民党败局已定,一度采取“等待尘埃落定”的观望态度,并暂停了对国民党的军事和经济援助.面对上述危局,国民党当局为在台湾生存立足,建立统治秩序,巩固政权,主要做了三件事:(-)鉴于在大陆失败的教训,蒋介石于1950年8月在国  相似文献   

17.
国民党当局自1949年逃台后,“中华民国”就成为历史,其国家政权破灭.但其在台湾仍然实行一党专制统治,利用手中的权力,在台湾形成了一个相对庞大的“公营”经济,包括“国营”、“党营”、“军营”和“县、市营”企业,成为其统治的经济基础,也是台湾在50年代和60年代的主要经济力量.  相似文献   

18.
近三十余年来,国民党竭力拉笼一批技术官僚到其党政机关,重用有才能的经济专家,为台湾经济的发展以至国民党当局的生存出谋划策.自一九四九年三月至今,先后有十五人担任“经济部长”,现将其姓名和任职时间开列如下:  相似文献   

19.
今年2月28日,是台湾工二八起义53周年的日子。二二八起义,又被称为二二八事件。1947年2月27日晚,“台湾省专卖局”台北分局查缉员及警察大队警察在台北行凶,把烟贩林江迈妇人打得头破血流,引起围观民众愤怒,台湾现代史上有着重大而深远影响的二二八起义以此为导火索爆发了。2月28日起,大批民众罢工、罢课、罢市,进而爆发大规模武装起义,全岛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暴力反抗国民党统治的局面。台湾国民党当局出动大批军队镇压,三万多民众惨遭杀戮。3月13日,起义失败。二二八事件后,国民党当局在台湾长期戒严,官方民…  相似文献   

20.
台湾证券市场的结构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的金融体制是国民党入台后将旧中国金融制度与日本占据时期台湾原有的金融制度混合发展起来的产物。二战后台湾的金融机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改组日本占据时期的金融机构,二是国民党去台后大陆金融机构随迁的。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随着台湾经济的恢复和国民党当局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逐步放宽了金融机构的限制,全力推动岛内证券市场的发展。1960年正式成立台湾“证券管理委员会”,作为推动和监管证券市场的管理机构。60年代,台湾进入“经济起飞”阶段,对外贸易在GDP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到60年代末期已经超过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