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今年,是《中国律师》创刊20周年。我是《中国律师》的忠实读者,210期,几乎没有拉下一期。我也是《中国律师》的作者,从1990年起,尤其是最近这两年,我在《中国律师》陆续刊登了10多篇文章,如果算上《中国律师网》,那就更多了。《中国律师》,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不过,仅仅说《中国律师》是律师的良师益友似乎还不够,应当说《中国律师》正担当着社会的良心!  相似文献   

2.
据说,又要修改《律师法》和相关制度了,网上议论纷纷。我碰巧看到一个《中国律师志》的网站,里头有很多律师在吐苦水,也提了一些建议和主张。正在负责修改《律师法》的人士以及领导,不妨上去看看。我个人觉得很有收获,起码信息量很大,虽然我不完全同意他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大概是把《中国律师》杂志从第一期到一百期完整保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读者之一。1988年,在我调到省律师协会的第二年,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主办的《中国律师》杂志创刊了。这个中央级律师刊物,是在我国律师制度恢复建立第十个年头,我国律师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她创刊伊始,就受到了广大律师的欢迎。由于当时我是律师队伍中的一个新兵,所做的《吉林律师》编辑及宣传工作又需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所以对《中国律师》“情有独钟”,从她创刊时起就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每期刊物到手,我都是很认真地看,先是浏览,…  相似文献   

4.
认识《中国律师》,源于我的职业,走近《中国律师》,则是被她那充满着活力,洋溢着激情的朝气所吸引。每当打开带着浓浓墨香的扉页,总会被她的标题所震撼:“律师,一个遗憾的职业”,似乎道出了我的心声;“轻轻地,我走近你”,短短的话语,亦是我发自内心的同感;“因为我们正年轻”,则使我深深感受到了年轻的《中国律师》,正用年轻的心和年轻的力,意气风发地走向新时代。……借着柔柔的灯光,静静地走进《中国律师》为我展开的世界,那一份愉悦,只有细细地品味;那一份满足,只能慢慢地享受。我喜欢改版后的第一版块,“主题与中…  相似文献   

5.
《中国律师》2009,(1):14-14
《中国律师》杂志已经风风雨雨走过了20年.记得在1988年酝酿创刊的时候,我曾经有机会到杂志社来工作,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成。但实际上在创刊初期的那段时间.我有时候还经常跟杂志社的同仁们一起交流,出过一些主意、提出过一些想法。20年走过来以后,我觉得《中国律师》杂志确实是成绩非常大、业绩非常好。20年来,《中国律师》杂志宣传了我们国家的律师工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律师》2009,(1):15-16
尊敬的赵副部长、各位领导、各位律师朋友.大家上午好: 今天,全国律协、《中国律师》杂志社在这里举办简朴而有意义的座谈会,来纪念《中国律师》杂志创刊20周年。作为杂志社社长,我感到特别的激动和兴奋。在此,我代表《中国律师》杂志社的全体同仁,对出席座谈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律师朋友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7.
《律师法》已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7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修订后的律师法将于2008年6月1日起施行。新《律师法》进一步明确了律师的法律地位,对律师的会见权、阅卷权和取证权作了较大修改,对检察机关必将产生深远影响。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古人云:二十及冠。《中国律师》杂志的20年的历程证明她作为中国律师的门面与喉舌是适格的,当可及冠。及冠者。以为加冠、弱冠,是以示成年。汉时,男子满20岁之后,举行“及冠”之礼,表示已经是成年人了。我作为中国律师的一员,巧的是执业年龄与《中国律师》的年龄相同,如今也是及冠之年了。而且我从《中国律师》的忠实读者到读者兼作者的20年经历,不仅有着同龄人经历上的相同感受,而且深感杂志是我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9.
我的案头,一直放着一期“又是一年春草绿”时的杂志 ──《中国律师》第四期。刘桂明总编辑《拥抱春天》 的“絮语”一直让我忘不了这个春天,即中国律师制度恢复20年的春天,亦即作者所拥抱的“律师的春天,法治的春天,改革的春天。”《拥抱春天》写得很美,很有意境,很有深度,使11万中国律师充满了希望。但作者又出了一道相当难的“律考”试题“你为什么当律师?”五个月来,我一直在想,我为什么当律师呢?没有想到数月思考得出的结论竟是:我本不想当律师。 可能与出身军人之家有关,从小我生性好动,在政法大学读书时还任校武…  相似文献   

10.
《中国律师》2012,(5):13-14
获奖感言 我种过田、做过工、参过警,入党后,成为了共和国执业律师。虽曾有在中国最高法院、美国联邦法院取得重大案件胜诉的业绩,但我始终坚持为基层职工群众服务。因为我没有忘记《党章》要求,“一切为了群众”,《宪法》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2009年,我荣获全国“维护职工权益杰出律师”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是党和国家对律师的重托,这是人民群众对律师的厚望。  相似文献   

11.
江平 《中国律师》2002,(4):69-69
我曾在国栋主编的《中国大律师》一书中写了一个序,题名为“律师兴则国家兴”,为我国律师制度在国家民主化、法制化中的作用呐喊。两年后,国栋又拟主编《律师文摘》,我想为律师的气质呐喊。美国前总统卡特曾说过一句话:“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律师,但我不能说我们拥有的正义就最多。”这句话颇值得我们深思。律师是国家民主法制中重要组成部分,而众多的律师又恰恰不能必然说明民主法制的加强,这只能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律师本人的素质与气质不同。在我们今天的律师队伍中也确实存在极大差异,有些律师是民主法制的破坏者,是邪恶的支…  相似文献   

12.
你我之间     
“找《中国律师》吧,她会教你臬考”编辑老师:新年好!当我收到你们赠阅的忡国律师》时,我真有点受宠若惊了,真没想到,1996年我的一个小小的参与,竟获得了你们如此的厚受,更何况我还是那对改版及涨价持反对看法的7.29%中的一员。1996年4月,我通过了律考,谈到考律师的感受,我要真诚地说一声:谢谢您,忡国律师)!是您助我实现了梦想!我最早接触忡国律师》是在读大学的时候,读完第一本忡国律师》,我就发觉这是一本公正客观,有较高档次和品味的刊物,于是对她也就一见钟情,当一名律师的念头从那时就产生了。在大学最后一个学…  相似文献   

13.
我,今年66周岁,回顾其中五十年的经历,用本文的题目来说明是再确切不过的了在落笔之前,我重新翻阅了几篇过去报导过的文章:《郑传本:从报童到律师》(载《民主与法制》1987年第2期)、《该辩、敢辩与善辩的统一──论辩语言艺术谈》(载《方法》杂志87年创刊号)和《我和我的律师工作》(载《民主与法制》1990年第8期);同时又看了一遍由上海电视台1991年为我拍摄的并作为建党70周年特别节目播放的《郑传本律师》人物专题片的录像带。这样,既可帮我作些系统回忆,又达尽量避免与社会报导内容相重复之目的。思想“飞跃”的起点回顾我…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律师》的忠实读者,值《中国律师》创刊100期之机,认真地回顾一下我的律师执业生涯,我觉得很有必要,也很有价值。让我们为《中国律师》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共同努力。我的“两个凡是”我是1985年考取律师资格的,当时报考律师的目的主要是围绕着如何教学能自己去办一些案子。现在还记得当时写给校领导的报告内容及校领导的批示内容。校领导:为教好法律课(一堂好的教学,无疑是一次艺术享受),我参加了1985年律师资格考试并获台格成绩。为联系实践(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现提出去法律顾问处买习对案,请批准。何秋英1…  相似文献   

15.
海内外著名的律师、本刊首任主编张思之同志,多年来始终关心着杂志社的发展。今年适逢《中国律师》创刊十周年华诞,张思之老先生又欣然接受我们的约请,记述赵朴初春先生为《中国律师》题写刊名的经过,给本刊来信,予以勉励。佳明主编:承您垂询赵朴老为《中国律师》封面题字诸事,谨连命奉告于下:赵朴老的仙风道骨,道德文章,我一向仰慕。他的书法骨力造健,端庄、飘逸俱备,给人以美感,似乎很能体现我们律师的风骨与品格。1984年,我曾通过友人牵线,请赵朴老为(北京律师)题过刊名。《中国律师》创办之初,那时数以千计的杂志封面…  相似文献   

16.
蓦然回首,我们不由得感慨万千!《中国律师》已有20岁了,《中国律师》让全国律师过去的20年步履坚定,《中国律师》是13万中国律师心中的太阳,《中国律师》成为中国亿万关心律师事业的读者最贴心的朋友!  相似文献   

17.
问:任庆良律师是否获得检察院经济赔偿,此后,为什么又对《铁岭广播电视报》提起诉讼?答:法院判决生效后,铁岭县人民检察院对任庆良律师的错误指控进行了赔偿,按261天的羁押期计算,共赔偿6300元。其后,任庆良律师要求《铁岭广播电视》社就其无罪的事实作跟踪报道,以挽回影响,遭到拒绝。作为律师所主任,我感到对《铁岭广播电视报》的态度不能等闲置之,就如同任庆良律师被对庭的公诉机关随意指控,非法剥夺律师为被告人的辩护权不能等闲置之一样。它不仅是当事律师一个人的事,而是关系律师共体。律师人身权不可侵犯,律师的名誉…  相似文献   

18.
为了《中国律师》杂志的宣传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在金秋送爽的大好季节里,把同志们请到北京来,共同研究一下《中国律师》的宣传问题,目的就是怎样扩大杂志的发行量。《中国律师》杂志是律师业的一个喉舌和窗口,也是广大律师学习、宣传、交流的一个阵地。这个阵地如果办不好,或者说作用发挥不好,那么律师这么大一个队伍,没有一个宣传武器,没有一个喉舌,是无法想象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中国律师》的宣传发行工作,重视《中国律师》杂志在律师业中的使用价值。现在我结合目前律师工作的情况,谈几…  相似文献   

19.
廉立 《天津律师》2003,(3):48-49
2001年初,我与其他几位律师被聘为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法制纵横》节目的特约嘉宾。从此以后,我除了每天忙于律师业务以外,又多了一份责任,就是在电台为广大听众普法。  相似文献   

20.
五年前的冬天,我踏着露珠迎着寒风走上了《中国律师》杂志负责人的岗位。五年多来,我们走南闯北,我们东来西往;我们见证了《律师法》颁行之后的欢呼雀跃和忧虑重重,我们也见证了以“全国十佳律师”为代表的各路豪杰的心路历程和成长轨迹,我们还见证了以“司法部部级文明律师事务所”为示范的律师机构的成功经验,我们更见证了几代中国律师对律师事业所做出的努力探索和突出贡献……我理解,所谓中国律师,他们是一群这样的人:他们帮你变被动为主动,助你变复杂为简单,为你化腐朽为神奇,为你挽狂斓于既倒,为你扶大厦于将倾;他们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