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治法可以通过国家法等正式制度形式呈现,也可表现为政治习惯、政治经验等非正式制度形式.近代以来中国商会政治控制的演化表明,作为非正式制度的意识形态、忠诚义务和党的政策,在转型中国政治法的表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些非正式制度都具有节约交易费用的功能,在正式制度缺失时,它们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替代性制度,推动了政治法的运作...  相似文献   

2.
我国当今法治建设存在着观念法文化对制度法文化严重滞后。由于深厚的传统法观念的影响和我国法治建设整体推进的不足导致这种滞后主要表现为不同的法律心理对法律规范、法律制度的滞后,法律意识对法律规范、法律制度的滞后及法律思想对法律规范、法律制度的滞后,只有实行观念法文化和制度法文化的整合才能解决。  相似文献   

3.
侵权法的缺陷日益暴露,给责任保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条件。责任保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迅猛发展,给侵权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并没有使侵权法陷入危机,而是给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保障制度、责任保险等制度的冲击下,一些学者认为侵权行为法已走到了尽头,出现了危机。文章通过对侵权行为法与社会保障制度关系的分析,论述了在21世纪,侵权行为法将发生以重构道德基础、整合归责体系、扩张适用领域、增强社会化功能为主要内容的革命。  相似文献   

5.
对民间法司法运用进行研究,其目的在于指导实践。目前,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有关民间法运用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加强相应的制度建设,主要包括立法应进一步明确民间法的法源地位并加强民间法司法运用的程序建设、建立健全案例指导制度、建立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加强民间法的规范化整理并建立健全司法审查机制。  相似文献   

6.
从分析制度经济学与法经济学的发展入手,可以找出二者之间的关节点,即制度、交易成本、效益等,并对法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做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对民间法司法运用进行研究,其目的在于指导实践.目前,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有关民间法运用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加强相应的制度建设,主要包括立法应进一步明确民间法的法源地位并加强民间法司法运用的程序建设、建立健全案例指导制度、建立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加强民间法的规范化整理并建立健全司法审查机制.  相似文献   

8.
现代民法中的占有制度是罗马法和日耳曼法两种占有制度的融合.确立我国民法的占有制度有必要对其进行逐一探讨.罗马法与日耳曼法在占有的性质、效力、保护以及该制度的功能上都存在许多差异.  相似文献   

9.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作为新农村制度建设的重大举措之一.因此,运用法经济学的分析工具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供给与需求、成本与收益的进行分析,或许对我国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封建审判制度史上,中央三大司法机关相互协作,共同进行案件的处理。三法司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合作,共同辅助完成最高统治者的司法统治,是封建统治者构筑其绝对统治的重要部分。三法司制度长期存在有其制度的科学性,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局限性。对三法司制度的各种属性进行全面分析有利于现代刑事诉讼公检法三机关定位和分工合作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任何政党制度的建立与存续均有其内在的政治文化支撑,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是中国现实中传统政治文化、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相互博弈相互包容的结果。改革开放后,此三者依然处于博弈互动之中。从政治哲学思维、政治行为习惯和政治意识形态三个角度考察中西方竞争型政党和协商型政党,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说明当前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继续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正在渐进转型为现代社会。在这个过渡时期,公共政策参与领域的最大特点就是政策问题与政治问题相互交错,正式规则之内的政策参与同制度之外的政策参与并存。从群体性事件和集体行动的视角分别梳理制度外政策参与,需要解决3个核心问题——如何看待当前社会的组织化,如何推进公共政策的制度化,如何重视新兴媒体的"双刃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国际私法中,适用直接适用的法和公共秩序保留制度都可以达到排除外国法,从而维护本国的主权和利益的效果,其中"直接适用的法"作为20世纪中期兴起的一种理论学说,反映了随着国家职能的加强,国家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政治、经济、生活干预的要求.而传统国际私法中的公共保留制度在近来也发生了变化.作为能够达到同样目的的两种手段,两者之间关系如何?是否具有互换性?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并对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中间接限制模式的存在提出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新颁布的《防沙治沙法》的研究,分析了贯穿于《防沙治沙法》中的九项制度的重要性和操作性;这对于理解和执行《防沙治沙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民主政治和政党制度建设既涉及执政党建设,也包括参政党自身建设,这是从政党制度体系内的角度来说,如果从政党制度体系外的角度来看,则会发现政党制度建设深受体系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其中,正在不断兴起的公民社会正日益显示出它对社会民主政治和政党制度建设的巨大作用。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其参政作用的发挥自然也离不开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本文力图尝试说明公民社会与民主政治、政党建设二者之间的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6.
遵循先例是法治的基本要求。在中国建立判例法制度是老生常谈的一个议题。判例法本土化对于我国司法实践有重大的意义。然而,尽管众多法律工作者在理论界与法律实践中,对此问题进行了诸多探讨与尝试,但是直到今天判例法本土化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我国判例法的实践现状令人堪忧。我国司法工作者们应当尽快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判例法制度。  相似文献   

17.
人民调解作为一项发轫于我国的诉讼外纠纷解决制度,有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内生机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应该实现其价值回归。通过构筑大调解格局,加强层级体系建设,实行聘任制,重构指派工作程序,完善农村的人民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18.
人民民主理论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与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密切相关的主要是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民主集中制理论、政治参与、协商民主、民主监督及民主法治等理论。这些理论相互贯通,共同构成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民主理论基础。同时,多党合作制度的完善发展不断丰富着人民民主理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研究主要是运用了比较分析、生态分析等研究方法,这些研究方法的运用丰富了政党制度研究的方法,但尽管如此,研究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方法仍然比较单一。而制度分析研究方法是从一个整体的、相互联系的、辩证发展的及历史的视角来研究制度的变迁及其与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等因素的互动作用。它区别于其他方法论优势在于,它强调从经济、政治、社会、历史及文化发展的整体分析和跨学科研究视角,探索制度的变迁轨迹和社会活动的内在制约因素。所以在研究方法上,制度分析研究方法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研究方法的启示是:制度分析所强调的研究方法论原则更有助于各个学科及不同研究对象的交织点,透过纷繁复杂的经济与社会现象的外观,来更好地揭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产生与变迁的内在本质:有助于分析理解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在世界政党制度体系中的创造性价值:更有助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在回应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以及适应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时,在坚持中,如何完善的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政党制度具有自己的鲜明特征。优化和完善中国政党制度,必须实现共产党的领导和各民党派的自主性之间的相互平衡,必须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文强调,增强各民主党派的政党意识是优化和完善中国政党制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