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过努力,两岸正式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两岸经济合作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预示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将更加深化,两岸政治谈判、文化交流也将逐步展开。,本文主要就《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订后的两岸关系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一、当前两岸关系的六大政治困境 其一,一个中国原则问题.基于两岸关系的历史与政治现实,基于国际法基本原则,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两岸问题必须放在"一个中国"框架中讨论,这是解决两岸问题的基本前提.国际社会也广泛支持这一原则.事实上,一个中国原则不仅见诸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同样也见诸台湾当局所依循的"中华民国宪法",直到1992年之前,台湾当局也一直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  相似文献   

3.
民众是维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体力量。不断加强两岸基层民众交流成为新时期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任务。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与台湾进行的创新合作,为两岸基层民众交流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也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探索。但两岸民众交流的长期性、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等特点,对构建两岸民众的社会认同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4.
两岸“三通”问题是两岸关系中极为重要的问题,一直是两岸人民共同关注的焦点。实现两岸全面“三通”,不仅是两岸关系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两岸迈向统一的必由之路。研究两岸“三通”问题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两岸文化交流是维系两岸关系根基的重要纽带。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加强两岸文化交流,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内涵,搭建两岸文化交流平台,拓展两岸文化交流领域,传承民族共同记忆,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两岸“三通”问题是两岸关系中极为重要的问题,一直是两岸人民共同关注的焦点。实现两岸全面“三通”,不仅是两岸关系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两岸能否迈向统一的必由之路。研究两岸“三通”问题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两岸“三通”基本实现的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现实价值进行了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7.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进入"深水区",两岸关系越往前走,越要求破解两岸之间的政治难题。现实情况也充分表明,在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过程中,一些政治议题尽管可以暂时搁置,但不可能完全和长期回避。化解两岸之间的政治分歧,提升政治互信水平,进而推动两岸政治对话协商,已日益迫切地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8.
我们将继续按照先易后难、先经后政、循序渐进的思路,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促进两岸文教交流,扩大两岸各界交往,稳步推进两岸关系。两岸关系得以实现历史性转折并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关键在于两岸双方就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达成了一致,建立了互信,形成了良性互动。两岸应当继续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巩固和增进互信。  相似文献   

9.
2005年是1999年李登辉发表“两国论”以来两岸关系又一个重大转折点。在这一年中,大陆出台了—系列重要对台政策,有效遏阻了“台独”发展势头,降低了两岸的对立和紧张,使两岸关系朝着有利于大陆的积极方向发展。而岛内民意也悄悄发生了变化,台当局靠“两岸对抗牌”已很难获取所  相似文献   

10.
"统独"矛盾是当前两岸关系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国内外因素,在祖国大陆反对台独的法律和政策主导下,两岸和平发展成为未来两岸关系的趋势.今后对台工作的总体思路应从宏观上牢牢把握"一个中国"的原则方向,在微观上增强对台工作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深化两岸交流交往,有的放矢地化解两岸互动过程遇到的阻力和困难,增进互信及了解,确保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1.
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巩固和平发展的重要环节.由于两岸红蓝绿三方政治互信不足,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上动机不同,加上美日因素的介入,这一议题的进展举步维艰.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必须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从最大限度争取和平发展、和平统一出发,从两岸关系的实际出发,坚守底线,区别对待,灵活务实,由易到难,尽最大努力避免战争,走出一条具有两岸特色的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构建之路.  相似文献   

12.
2008年以来,在国共两党和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台湾局势发生了积极深刻变化,国民党在"立委"和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相继取得压倒性胜利,"台独"政权被终结,"法理台独"的现实威胁大大降低,两岸关系发展出现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海峡两岸两会随即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制度性协商,并在两岸包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两岸关系发展露出新的曙光。但两岸关系错综复杂,岛内民意发展尚存变数,加上美日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两岸关系取得重大改善仍需时日。因此,两岸执政当局和两岸同胞在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建立互信、搁置争议,建立两岸制度性协商机制,深化两岸的经贸文化交流,以共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海基会代表台湾当局授权处理两岸事务,负责两岸交流、两岸协商与谈判等。海基会从成立以来一直保留了民间团体的属性,不属于政府体系一部分,在政治功能扩大的前提下,导致政治结构与政治功能产生了尖锐的冲突,同时,海基会与“陆委会”等其他政府机构之间也存在结构功能的冲突。在海基会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海基会逐渐产生出一种结构性的困境,这也对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14.
2008年7月18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正式实施,开启了两岸双向旅游互动的新纪元。旅游作为一种低阶政治活动,能够超越两岸关系结构性矛盾的边界,衍生出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等层面联动的大格局。两岸双方基于旅游发展所进行的合作与政治互动,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过程中具有机制建构、利益联结、文化整合及社会融合等功能。正确认识观光旅游在两岸互动中角色与功能,对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后ECFA时期,两岸文化交流日益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点方面。文化的功能属性和两岸文化差异决定了两岸深化文化交流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两岸文化交流具有内在的动力和要求,但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目前,两岸尽管都重视文化交流的特殊作用,但也都持审慎对待的态度。新形势下深化两岸文化交流,需要制订一个能够涵盖双方立场、有助于双赢结局的两岸文化交流战略,切实采取务实分类渐进的做法,促进两岸文化交流的正常化和机制化运作,巩固并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两岸关系的实质是如何摆脱历史因素纠葛去“建设共同家园”。两岸之间的统独之争,从长远看其实是制度之争,归根到底是对一个更美好制度与核心价值的选择问题。影响两岸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人心向背。中国大陆确定的和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与台湾广大民众追求的公平、合理、民主有序的核心价值是一致的。这必将对两岸的最终统一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马英九执政以来,两岸关系步入了和平发展的轨道,取得了重大突破和丰硕成果。两岸经贸文化等交往的持续深入发展,对推进两岸建立互信机制既提出了要求,也创造了平台,奠定了基础。虽然两岸互信机制的建立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但同时也存在诸多影响两岸互信机制建立的困难与挑战,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去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以创新的精神去探索建立两岸互信机制的路径和架构,不断开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以期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8.
构建两岸政党合作机制是我国多党合作理论的创新,对促进两岸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当前的两岸关系形势下,积极构建与国民党的政党合作机制是"反独促统"的应然选择.国共两党合作机制的构建虽然具备一些有利条件和基础,但也存在诸多干扰因素.这就需要遵循主动、共赢、循序渐进、聚同化异的原则,创新思维,克服不利因素,通过多种有效途径,推动国共两党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发展,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提供政治助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两岸关系的正常化和常态化,两岸的刑事司法协助也从单一的个案协作发展为具有规范意义的条约化模式以及条约指导下的多层次协作。囿于两岸关系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对于刑事司法协助的定位、指向以及适用范围自然存有分歧。在两岸交流规模愈发频繁,程度日益加深的当下,毒品犯罪的跨境化已成为两岸司法机关亟须共同面对的问题。海峡两岸面临的毒情形势有较大差异,司法协助的需求内容各有不同,因此,对于加深司法协助与合作的程度,创新司法协助的手段与模式,应当成为两岸合作打击跨境毒品犯罪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这是在党的重要文件中首次提出了关于两岸“达成和平协议”的倡议。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和平基调,把“和平发展”摆在对台工作的首位,“为两岸的‘过渡阶段’提出了指导性方针”,将会对缓解两岸紧张对峙关系提供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