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前我国在法理学的教学及法理学的课题研究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法理学在概念上的用语不规范。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国家的一些专家和学者也提出了很多的解决方案。他们提出在法学院的一些课程上的设置可以将法理学的课程给废除,让更多的教学资源用在法律哲学、法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等一些实用的专业课程上;在现在我国的研究生专业的安排上可以将法学理论分化开来与原有的二级学科的专业相并列。本文将对当代中国法学理论知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这些问题上提出对现在法学学科制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戴剑波 《法制博览》2022,(10):162-165
法理学课程在法学课程体系中处于"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的地位.然而法理学课程以其知识的高度抽象思辨性,内容的丰富庞杂性而令许多法科学生望而生畏.建议通过突出法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开放性,以缓解法理学课程内容的抽象思辨性所带来的学生认知与理解危机.  相似文献   

3.
杨晶 《法制博览》2013,(2):277-278
正如任何学科都需要严密、规整、有素的学术训练,法理学也是如此。这一切又都得从最初的入门开始。对于初学者来说,实现了第一步的攻克才会为以后铺下坦途。本文从浅易的说理,循序的诱导,以期对法理学初学者入门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法理学中的主体问题被冷漠和逐渐被重视进行阐述,最后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观点探析了古今法理学流派中对主体性问题的认识。从而肯定了马克思主义法理学主体性在其思想发展中得到的尊重和关注,进而构建和发展了全新的无产阶级法理学理论。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法律方法论成为法理学界广为关注的话题。因为一般认为,一门学科得以成立的内在依据是独立的研究对象和适当的研究方法。而法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自从法律伴随着国家产生以来,都只能借助其他学科(如哲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生存与科学之林中。因此法学家们无不致力于研究出一套独特适当的研究方法,从而促进法学研究的发展。作为法律方法之一的漏洞补充在法律方法论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而在多元化的法律体系中,民间规范作为重要的纠纷解决工具和法律漏洞补充因素,对保障法制国家的建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门学科,其概念都是由本学科的研究对象所规定的。少年法学的研究对象是关于少年法律现象,就是说,少年法学的研究对象既有法律现象,又涉及少年的心理、生理、教育等诸多现象,是法律与其它少年问题的社会现象及规律性的交和面。因此,少年法学是一门交叉性法学学科。  相似文献   

7.
焦政 《法制博览》2023,(33):10-12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对《法理学》课程进行了改革,以激发学生对《法理学》课堂的热情和兴趣。本文针对高校《法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立足于高校法理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与凸显问题,以西藏大学的《法理学》教学为例,提出在《法理学》课程教学方法中引入专题化教学模式,并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同问题辅以案例教学法、影视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从教学内容的体系化到教学方法的转变,提出相应的课程改革路径与方式。  相似文献   

8.
杨菊焕 《法制博览》2023,(29):61-63
随着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应用的拟人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工智能是否应该被视为法律主体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本文从法理学角度出发,对人工智能法律主体资格问题进行法理分析,旨在为未来进一步探讨人工智能在法律领域的作用和角色提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少年法学是一门在分岐、争议中诞生的法学新学科,其存在和发展具有必然性、现实性、迫切性。我国少年法学有大量现实问题和理论课题亟待研究,目前严重滞后的情况必须改变。少年法学以未成年人为法律的特殊主体,调整特定的法律关系,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有其作为独立法学学科存在的最基本构成元素。现在是我国少年法制建设和少年法学发展的最好时机。少年法学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0.
法学和犯罪学在美国的不了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法学和犯罪学似乎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而在美国,尽管犯罪学和法学在历史上有过眉目传情的时期,犯罪学却始终没有成为法学的一部分,而根植于行为科学,先成为社会学的一部分,而后独树一帜。本文从美国的法律制度入手,论述为什么犯罪学没有成为法学的一部分,进而讨论美国犯罪学的发展史:从安身立命于社会学,到急速发展,到独立门户的过程。最后本文预测,犯罪学在新世纪里会继续沿着已形成的传统,从社会学、法学、政治学、心理学和其他自然学科汲取理论养分,但将保持独立,形成一门研究犯罪问题的交叉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