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聂运麟苏联东欧的剧变,标志着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终结。此后,社会主义是否已形成新的发展模式?什么关键因素引起了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发展新模式的特点和优点何在?本文拟对上述问题作一些探讨。一、两种不...  相似文献   

2.
1 生活方式的形成受诸因素制约。生产方式是基本的制约因素。我国农村生活方式的变革,是伴随着家庭承包制的实践而发生的。这是因为: 首先,家庭承包制为生活方式变革准备了物质基础。生活方式的变革根源于物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家庭承包以前,由于自然经济的束缚和平均主义的影响,农村经济仍十分落后,广大农村温饱问题没有解决。物质生活的贫乏只能形成普遍贫穷的平均主义,根本不可能形成社会主义生活方式。家庭承包制,实现了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最佳结合,农户有了  相似文献   

3.
第一、为什么要研究社会主义生活方式问题? 社会主义生活方式是由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决定的,又受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一定的制约;同时,对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又发生反作用。这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得出的一般结论,是正确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政治生活方式的典型特征张永强公民的政治生活方式,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一定社会为公民提供什么样的条件,使公民得以在政治生活领域以某种方式生活;其二,作为社会主体的公民,在一定条件下,以什么行为态度在政治领域活动,并表现出相...  相似文献   

5.
处于空前的社会变革时代,一些旧的领导方式已不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领导干部需实现八个方面的变革,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改革中的不断前进,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一系列巨大的变化。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在创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同时,要努力在全社会形成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本文试图从宏观方面就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形成及其特征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生活方式是一个复杂综合概念 ,从狭义来看 ,它是指人们衣食住行、休息娱乐等日常生活方式 ;从广义来看 ,除上述日常生活方式外 ,还包括劳动方式、精神文化生活方式、政治生活方式、社会交往和婚姻家庭生活方式等。社会主义生活方式是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其基本特征如下 :1、它是以劳动为基础 ,劳动和享受相统一。 2、它是富裕的物质生活和高尚的精神生活的统一。 3、它是社会主义类型和民族特色的统一。 4、它具有时代的特征。这种文明健康科学的社会主义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首先 ,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是有中国特色的…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提出了"生活方式"这个重要范畴.重视生活方式的研究,对于我们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搞好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的改革,不仅会引起人们经济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克服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的愚昧落后的东西,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 一、生活方式的基本概念 生活方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所谓广义的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全部生活活动的总体,狭义的生活方式,通俗地说,是指人们如何进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是紧密地相联系的;生活方式同历史传统、一定地域、民族风俗、一定阶段是分不开的;生活方式受一定社会上层建筑的制约。因此,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生活方式时,一定要考虑到生活方式的这些特点。 二、社会主义生活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历史的原因 我国原是一个封建统治时间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面对经济全球化这一当今世界的潮流 ,要抓住机遇 ,必须在 2 0多年改革开放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 ,转变思维方式 ,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 ,加快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 ,同时对经济全球化进程给社会主义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也必须在思维方式上作出充分反应。以经济全球化进程为真实背景的全新的社会主义思维的形成是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12.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生活方式的异化是引发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建构科学的生活方式。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内含着这一要求。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们确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3.
关于闲暇时间,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早有论述。马克思指出:闲暇时间是不被生产劳动吸收而用于娱乐和休息,从而为劳动者的自由活动和发展开辟广阔天地的余暇时间;闲暇时间是劳动者用于消费产品和用于从事自由活动的时间。(《剩余价值理论》第3分册第281—282页)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人们的时间分为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同这种时间相对应的生活活动可以分为劳动生活活动和闲暇生活活动。因此我们可以说,所谓闲暇生活  相似文献   

14.
正9月25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听取了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邓建平关于《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的说明和市人大城建环保委主任委员崔明华所作的条例(草案)审议意见报告,这标志着这部广受关注的法规终于进入市人大常委会的审议阶段。"两年磨一剑"的立法调研条例(草案)于2017年被列为市人大常委会年度立法计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企业职工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 ,这给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课题。如何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研究这种变化 ,引导职工摒弃落后、愚昧、腐朽的行为 ,倡导克己、勤劳、务实、朴素、进取、向上的精神 ,建立起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对于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 ,加强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 ,加快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都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对职工生活方式的影响所谓生活方式 ,就是人们对生活行为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它不仅有物质生活的内容 ,也有精神生…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第二次革命。”(《人民日报》,1984年11月21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我国改革开放十四年来的逻辑结果,也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朝气蓬勃发展的关键。观念的变革,一直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真理标准的讨论”,消除了“两个凡  相似文献   

17.
<正> 生活方式是一个包含十分丰富的广泛内容的总体范畴,其具体表现形式有劳动生活方式、政治生活方式、精神生活方式、家庭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交际生活以及宗教生活方式等等.生活方式是表现人们在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活动的综合性概念,是社会和人的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生活方式的发展是以生产力的进步为基础的,同时还要受到生活主体和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科学技术、宗教、习俗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进一步改革开放,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早在80年代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设想,10多年来,他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各个方面进行了概括,设计了理论框架,今年年初南巡讲话中,对建设有中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刘淑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历来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中的重大问题。在我国,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以前,一直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认为二者是冰炭不可同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澄清了二者关系上的理论是非,十四...  相似文献   

20.
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拟探讨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主张社会主义可以而且能够搞市场。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均经历了一个计划与市场不断较量 ,最终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克服了市场社会主义外部结合论等方面的局限 ,基于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 ,在市场与公有制结合形式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创新 ,从而实现了对市场社会主义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