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法共同行为是民事关系同一方复数主体之效力及于全部事实后果,但均不足以导致全部法律后果之同向行为。民法共同侵权行为是侵害内容法定权利的共同行为。民法共同危险行为是实际加害人不明之共同侵权行为。主张可能加害之复数行为非共同危险行为,必须确定实际加害人;而主张特定行为不构成共同危险行为之一部分,只须证明特定行为与损害无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刘豪 《行政法制》2002,(4):34-34
证券纠纷是指证券法律关系的主体如上市公司、投资者、证券经营机构、证券管理机构、证券中介服务机构等在证券的发行、交易、管理中相互发生的与证券行为相关的矛盾或争执。这种纠纷通常主要是由于法制不健全,法律观念差,证券发行、交易行为不规范,证券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刑法设立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以来,证券监督部门以大数据比对为基础研判出的趋同交易行为即成为发现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犯罪的重要线索,但趋同交易在认定此类犯罪过程中的作用不应被过分夸大。在股票交易实践中,趋同交易的形成并非只能基于未公开信息,对趋同交易的性质应当在综合全案证据基础上进行主客观相结合的判断。由于证券犯罪的特殊性,针对趋同交易的辩解和辩护容易使控方的证据体系处于不确定的状态,通过对比趋同交易前后涉案证券账户交易历史、风格、获利及资金量等情况,对整个趋同交易过程进行更加宏观的线性审视,是正确判定此类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张振文 《山东审判》2006,22(5):102-104
司法确认债权是指人民法院经审判确认或仲裁机关经仲裁确认并发生法律效力之债权。对一般债权的转让,法律已有明确规定,但对司法确认债权的转让问题,仍存在争议,我们有必要做进一步的探讨。一、一般债权与可强制执行债权债是特定的当事人之间得请求为特定行为的财产性民事法律关系①,不论是合法行为还是违法行为,均可引起债的法律关系的产生。债权为请求特定当事人为特定行为(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权利。权利人欲实现其利益,必须借助于义务人的行为。权利人只能向特定之人主张权利,当权利人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司法手段获得保护。获…  相似文献   

5.
证券从业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营利为目的,擅自透支买入证券而构成犯罪的挪用资金罪案,是我国近几年来新出现的一种犯罪形式,如何认定此类行为及鉴定其数额,技术难度高且无一个统一的模式。1993年以来,我院结合司法实践与有关法规和会计理论,确立了一套适用于此类案件认定和鉴定的方法,并经大量实践进行完善,取得了初步成功。现将该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简要介绍如下,以抛砖引玉。一、内容(一)相关概念的内涵1、透支交易,特指使用库存资金额度以外的资金参加证券买入交易的行为。2‘交易透支,特指透支交易的金额。3、透支交易…  相似文献   

6.
完善民法对交易安全之立法刍议夏利民一“安全”作为法律的价值之一,为人们从事法律行为提供安全感。依大陆法系的民法理论,民法上的交易安全有其特定含义,可分为“静的安全”和“动的安全”。静的安全,是指权利人本来利益之享有的安全,注重对权利人的保护。此种安全...  相似文献   

7.
看了李传水同志撰写的“盗窃措据侵犯的是债权还是所有权”(载《律师世界》1995年第1期,下简称李文)一文。笔者不敢苟同作者的观点。笔者认为,盛某的行为已构成盗窃罪,应追究其刑事责任。一、借据之性质。笔者认为,借据本身是一种有价证券。所谓有价证券,是设定并证明某项财产权利的凭证。其特征是:1.表示财产权。证券上的记载就是权利人或执票人的财产权的内容;2.证券券面所表示的权利与证券不可分离,权利的行使和转移,以提示或交付证券为条件。3.证券权利人只能向特定的对证券负有支付义务的人主张权利,有价证券的义务人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内蒙古地区各种类型的命案呈上升趋势,其中,加害人与被害人之间有亲缘关系的杀人案占相当比例,仅最近2年多就发生87起。本文通过对此类案件的回顾性研究,总结其规律和特点,为此类案件的侦破提供信息和依据,也为有关部门预防和避免此类案件的发生提供参考资料。1材料和方法1.1材料内蒙古地区1995年~2004年8月破获的全部有亲缘关系的杀人案的有关资料,案件收录条件;加害人积极实施杀人行为(不含杀婴),加害人多人时按主犯条件收录,被害人多人时按主要被害对象条件收录;父母子女关系含养(继)父母,养(继)子女;兄弟姊妹关系指两代以内旁系…  相似文献   

9.
资源优势的滥用与证券犯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滥用资源优势是证券犯罪的基本特点 本文所称证券犯罪,是指与证券发行、交易直接相关的各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包括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欺诈客户以及虚假陈述等行为。证券犯罪是一种优势犯罪,也就是社会资源分配关系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人,在证券发行、交易的过程中,滥用拥有的权力、财富牟取私利的犯罪。  相似文献   

10.
论证券欺诈民事责任的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界定了证券欺诈行为之定义,并指出证券欺诈民事责任之完善的现实意义,从广泛适用性原则、规范具体化原则、交易关系有效性原则等,设计了证券欺诈的民事责任原则,并提出了完善证券欺诈民事责任的若干实践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无权处分涉及权利人和第三人的利益关系,不同的法律规定直接关乎交易利益与安全。本文针对我国合同法关于无权处分的规定,主要通过保护当事人利益和鼓励交易的原则,探讨无权处分行为的性质和效力。  相似文献   

12.
英国规制内幕交易的新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0年以来,英国对内幕交易的调查和处罚以《金融服务和市场法》为依据,呈现出了新特点。在立法方面,英国采取成文法形式,用刑法来规制内幕交易行为,而且处罚较重。在认定内幕交易行为的时候,从行为对于证券价格的影响,信息的准确性以及信息与特定证券和特定发行人之间的关联性方面去把握。对于难以界定的信息公开问题,则明确列举了数种公开的方式。依照1993年《刑事审判法》提起的刑事违法指控,检方不必证明涉嫌内幕交易的被指控方持有内幕信息。在查处方面,查处过程中调查、听证和裁决严格分离,查处机构于调查阶段享有准侦察权,决议委员会和金融服务监管局法庭则有权分别做出处理决定。其中的居中斡旋计划非常有特色,也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13.
中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内幕交易行为在市场中非常普遍,甚至可以说,我国的内幕交易和股价操纵已达到泛滥程度。但由于在内幕交易案件侦查中存在着内幕交易数额计算法律规定不清、内幕信息知情人员建议他人交易相关证券是否构成犯罪等法律适用难点以及交易操作人认定的困难,除了侦查人员需要在办案过程中理清思路,合理安排侦查进度、综合运用侦查措施、有效组合获取证据等,更需要加强证券部门与经济犯罪侦查部门的情报交流。  相似文献   

14.
论证券市场的内部人交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樊成玮 《河北法学》2002,20(4):83-86
证券发行与交易中不断出现的内部人交易问题 ,是当前证券违法违规的重要表现之一。探析内部人交易的行为本质、主体范围和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5.
跨国证券投资中的法律适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证券投资实际是证券交易的结果,其法律适用问题包括有关跨国证券发行与交易的法律适用规则。各国证券立法存在差异与冲突,主要体现在发行与交易行为、股份转让限制、跨国证券并购、股东利益保护、上市公司治理、证券民事责任等方面。有关证券法律适用的准据法确定主要取决于对证券的定性及其适用范围的划定。在国际现有的各种法律体系之下,不同的国家可能会对证券有不同的定性,然后归类于相应的冲突规范,从而导致不同的准据法适用。总体而言,有关证券法律适用的范围大致包括证券物权关系、证券契约关系和证券股权关系三个方面。法律冲突与法律适用问题,不仅针对证券发行与交易中的私法关系,也可能包括与证券管理有关的具有公法性质的规则。证券法是兼具私法与公法内容的特殊法律部门。所以首先应对证券法中的具体规范内容进行识别,区分公法属性与私法属性,以采用不同的法律适用原则。关于证券跨国间接持有关系的法律适用,PR IMA原则正获得各国的接受,中国在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中亦考虑采用该项原则。  相似文献   

16.
盗窃他人交易密码买卖证券(股票)的行为,一般表现为,通过盗窃他人证券帐户卡、身份证、交易密码等个人交易资料进行柜台委托买卖证券(股票),或者利用电话交易系统,用窃取的交易密码及其交易资料进行电话委托买卖证券(股票)等方式,用他人帐户上的资金高买证券(股票)或将他人帐户上的证券(股票)  相似文献   

17.
证券短线交易规制制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短线交易是指上市公司特定内部人员在法定期间内对该上市公司的权益证券(equity security)为相匹配的反向交易的行为。该行为是公司内部人员利用内幕信息从事内幕交易的一种重要形式。短线交易规制制度即是以赋予上市公司归人权的方式来对短线交易行为进行规制,以吓阻内幕交易、维持投资者对证券市场公正性和公平性的信赖、保证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从规制行为(法定期间内相匹配的反向交易行为)、法律效果(归人权的产生及适用)两方面对短线交易规制制度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8.
证券内幕交易犯罪构成要件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证券内幕交易犯罪构成要件刍议□郑顺炎陈洁证券内幕交易,又称内部人交易或知情者交易,是指掌握内幕信息的人利用内幕信息进行的证券交易行为。证券市场应该是开放而公平的市场。内幕人员利用内幕信息资源优势从事交易行为牟取暴利,有悖于证券市场公平、公正、公开三原...  相似文献   

19.
内幕交易罪是1997年刑法新设立的罪名,根据第180条的规定,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分为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非法获取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两类,客观方面是实施了内幕交易或者泄露内幕信息的行为,但是并未明确规定内幕交易是否包含"建议他人买入或卖出"的行为.从而引起了理论和实践上的争议.有的学者指出.该行为属于内幕交易行为;[1] 有的研究者认为根据罪刑法定原则,不应该将此类建议行为作为犯罪论处:[2] 还有的学者认为.内幕人员建议、劝说买入或卖出内幕信息所指证券的行为,是一种泄露内幕信息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试论我国刑法典目前应规定的几种证券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我国的证券市场是在经济体制转轨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但是,规范证券市场的证券法、证券交易法尚未出台,现有的法规又较为笼统,有的已经过时,证券业自律机制尚未形成,因此,证券违法犯罪现象不断出现,在当前有上升发展的趋势。因此,加强和加速证券立法尤其是证券犯罪的刑事立法已迫在眉睫。 一、证券犯罪的概念 对证券犯罪,可作两方面的理解:广义上讲,证券犯罪是指与证券有关的所有犯罪,它既包括违反有关证券法律规定,情节严重的行为,如操纵市场行为、内幕交易行为等;也包括与证券发行和交易有关的诈骗、贿赂、挪用公款等犯罪。狭义上讲,证券犯罪仅指在证券发行、交易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