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妇运》2014,(9):F0002-F0002
湖北妇女十一大以来,湖北省妇联坚持需求导向,回应妇女关切,着眼长远发展,狠抓机制建设,努力推动妇联组织由行政管理型组织向枢纽型社会服务组织转变。开展了首届"公益木兰"妇女儿童公益服务项目创意大赛,征集项目286个,吸引社会资金450万元创建了湖北省妇女儿童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搭建了妇女儿童需求、社会组织服务和社会资源支持的对接平台,以重点的突破带动了工作的整体跨越。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报告中多次提及妇女事业和妇女工作。结合广东妇女工作的特点,广东省妇联以关注民情民生为重点,加大对困境妇女儿童的社会服务力度,力争使广东改革开放的成果最大限度、最大范围地惠及到全省妇女儿童。  相似文献   

3.
《中国妇运》2014,(11):34-36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各类社会组织责无旁贷。成都市妇联立足维护好、发展好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坚持以项目为抓手,引导、培育和发展妇女社会组织,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妇女儿童服务事项下沉到街道社区,推进妇女儿童服务项目化、专业化、社会化运作,积极探索有效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4.
文萍 《传承》2013,(6):106-107
通过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考察,指出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不仅应当以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为指导,以加强经济建设为基础推进社会建设;还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积极构建"强国家-强社会"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形成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不断推进我国的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5.
周鸿飞 《今日浙江》2010,(19):50-51
"十二五"时期的社会转型应着力突出"秩序、均衡、创新"三个关键词。以优化秩序为基础,以推进均衡为核心,以强化创新为根本,加快社会建设,强化社会公平正义,全面建设更高要求的惠及全l省人民的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工作,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社会工委和社会建设办公室,加强机制建设,将有关团体或组织(如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红十字会等)确定为"枢纽型"社会组织。作为北京市第一批"枢纽型"社会组织,北京市妇联把握社会建设良好发展机遇,紧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工作,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社会工委和社会建设办公室,加强机制建设,将有关团体或组织(如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红十字会等)确定为"枢纽型"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7.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研究的三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学界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研究取得了不少共识,也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关于社会建设中"社会"一词的理解;关于社会建设的具体内涵;关于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深化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研究,需要正确理解社会建设中"社会"的含义,全面把握社会建设的具体内涵,明确区分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省委大力倡导开展"海南文明大行动",海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美兰区以文明生态村建设为载体,以整治农村不良风气、培育生态文明为突破口,从"抓住一条主线、抓牢两大基础、抓好三项制度、抓紧四个结合"等方面下功夫、求实效,不断推动辖区农村道德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全面深化农村社会治理工作,更好地推动海口"双创"工作.  相似文献   

9.
《中国妇运》2013,(8):17-18
近年来,镇赉县政府始终把关爱弱势妇女儿童群体作为统筹城乡妇女儿童发展的重点,提出了以项目运作为载体,以政府统筹为保障,以部门联动、社会支持为手段的扶持发展战略,有效地将弱势妇女儿童救助工作与政府富民工程、扶贫工程结合起来。针对单亲贫困母亲群体,县政府有关部门采取"三步"救助法:一是积极争取项目。  相似文献   

10.
两型社会建设与人才资源开发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本江 《求索》2011,(4):77-78,59
"两型社会"建设与人才资源开发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本文分析了人才资源开发与"两型社会"建设的相同属性、不同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以期以人才资源开发来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1.
韩克庆 《传承》2012,(9):70-70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社会福利研究领域,国内学术界最近提出了"福利社会"这一概念,主张在政府主导下,建构适度普惠型的社会福利。事实上,"福利国家"与"福利社会"的概念大同小异,"福利社会"的概念更多强调在社会福利中国家、市场和社会的多元参与,而"福利国家"概念更多强调国家的主体责任。  相似文献   

12.
扶小兰 《求索》2013,(11):51-54
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庆人民开展根除社会遗留问题的"废旧"运动,净化了社会环境,重建了社会秩序;实施发展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新生活的"立新"举措,促使社会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成功地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新中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提供了有利的"硬环境"和"软环境",进而推动新中国社会变迁的整体进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妇运》2013,(4):38-38
江苏省苏州市妇联对全市女性社会组织建设情况开展的千余份问卷调查显示,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女性社会组织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一是组织形式多样。被调查的女性社会组织中,有以妇联为主管单位、在民政局登记注册的女性社团,有负责人为女性、成员中50%以上是女性的社区社会组织,有服务妇女儿童的基金会以及其他以妇女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社会组织等,其中在民政部门备案的村、社区社会组织中,以女性为主体的“草根”组织超过半数。  相似文献   

14.
张海斌  周经伦 《求索》2011,(8):53-55
本文提出了建设"两型"河流的概念,探讨了"两型"社会建设对流域管理的基本原则。系统分析了流域发展和流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系统性原因,给出了两型河流的功能分析和建设目标体系构建方法。以湘江流域为例,建立了基于流域水环境和水资源承载力建设目标体系,提出了湘江流域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全流域综合理念创新、流域城乡水资源一体化管理制创新和全方位保障机制创新的路径,找到了"两型"湘江建设的水资源需求管理、污水资源化、流域管理立法、设立流域管理机构和实行资源保护补偿机制作用五大切入点,对"两型"社会建设和流域管理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妇运》2012,(7):20-24
山西省政府妇儿工委坚持从源头人手,推动党委政府加强妇儿工委组织机构建设,推动党委政府加大制定惠及妇女儿童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策,组织协调成员单位将精力、资源、资金向妇女儿童倾斜,在山西转型跨越发展中全面推进妇女儿童发展。  相似文献   

16.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作为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先发地区,浙江在社会建设和管理方面也积极探索创新,涌现出以"枫桥经验"为典型代表的社会建设管理好做法好经验.  相似文献   

17.
转型期中国社会建设国内外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历史大背景,国内外学者从转型的视角对社会建设问题展开了较为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相对而言,国内研究此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推动转型期社会建设更好更快地发展;而国外的研究则倾向于对该问题的"认知和理解","先入为主"观念较为明显,有时甚至将此问题意识形态化。鉴于研究目的的不同,二者在研究方法、研究深度、问题的关注点以及所得出的结论、存在的不足等方面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当前,随着"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深入推进,各级民政部门正在着眼建设与新的形势任务要求相适应的现代民政事业。民政工作在"关注基本民生、推进社会建设、发展福利产业、打造社工队伍"等4个方面的功能作用日益突显,理应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现代民政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玉林市公安机关在玉林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经济发展良好势头"的目标,以队伍建设为龙头,以"三项建设"和"三项重点工作"为载体,结合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公安队伍建设,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有效维护了该市社会大局稳定,2009年、2010年分别荣获年度全区公安机关综合考评第二名、第四名,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治安环境,有力地推进了玉林市创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市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20.
李爱军 《求索》2013,(4):235-237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思想是建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基础之上的"宏大叙事"性的理论构划。这些思想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点,也是当下中国进行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性来源,尽管其只是一些具有指导原则意义的科学设想。因此,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思想进行辩护和澄明,有助于廓清其思想上的迷雾,彰显其当代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