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预审     
刑事诉讼中的预审,是我国司法机关同犯罪作斗争的一个重要环节。刑事诉讼法将预审划归侦查程序,明确规定预审权由公安机关行使,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侦查——预审”体系,为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开创了新路。然而,由于我国立法把预审规定得过于笼统,诉讼理论很难准确揭示出它的基本规律,因此对预审  相似文献   

2.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我国特有的诉讼制度,它横跨了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两个阶段,力求在一次庭审中解决相关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的问题,以节约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但在司法实践中,刑事附带民诉难以使当事人心服口服,案结事了,在审判程序中处境尴尬,并未实现程序设计者的初衷。在当前我国两大诉讼法进行大修的背景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如何发展完善,应当受到重视。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中,刑事证据向民事证据的转化,尤其是作为最重要言词证据的被告人供述的转化,是重中之重。实现程序化的证据转换,以体现程序的秩序价值,衡平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是我国司法改革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3.
周兴国 《公安教育》2002,(11):44-45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是以张熊飞教授为代表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总结亲身教学经验,经过20多年的潜心研究而创立的科学教学理论体系。其核心是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其目的在于探讨课堂教学领域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揭示客观教学规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适用于素质教育的现代学科教学论。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以学生的学习为逻辑起点,以教学、心理、发展为基本教学范畴,以教学的职能观、机制观和价值观为基石,形成了诱思教学思想论、探究教学过程论、三维教学目标论等理论体系。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  相似文献   

4.
审讯者与被审讯者之间的对立性,预示了被告人在审讯当中,不会轻易地就自己的犯罪事实作出供述。而审讯人员在整个审讯的过程中,也不会轻易地放弃突开被告人口供的一线希望。在这场揭露与反揭露、审讯与反审讯的斗争中,起着支配作用的就是彼此的心理。因此,通常把审讯称之为“心理交锋”。在审讯被告人的过程中,审讯人员要想取得审讯的主动权,关键就在于把握对方的心  相似文献   

5.
预审不仅是一项侦查活动,也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在预审过程中,如何抓住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以便深挖犯罪,查明案件事实真相,既不放纵犯罪,又能较好地保护人权,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犯罪嫌疑人在预审阶段常见的几种心理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间接证据是指能证明案件事实中的某一情节和片断的证据。常见的间接证据有:犯罪工具,犯罪分子在现场留下的痕迹或物品,被告人和被害人身体上的伤痕,犯罪行为所侵犯的客体物,被告人为掩盖罪行所采取的行为等。间接证据虽不能单独地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但只要同其他证据相结合,同样能作出被告有罪或无罪的结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间接证据是查明被告人全部犯罪事实必不可少的依据公安机关在办理案件时,一般分侦察和预审两个阶段。侦察的任务是确认犯罪分子,查明其主要犯罪事实。这里说的主要犯罪事实是指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因此,有些案  相似文献   

7.
预审人员自觉或不自觉地经常应用二难推理于预审。预审中应用二难推理的主要作用在于为肯定或否定案情提供一条正确的思路,还可用这种思维形式反驳或破斥被告的谎言谬论。二难推理是预审办案过程中不可缺少、不可忽视的一种思维形式。一、为肯定预审案情提供一条正确的思路一般说来,预审中经常肯定犯罪案件成立,肯定犯罪事实或情节为被告所为或所具有。若肯定这些,就需要有正确办案思路。正确的办案思路是多方面的,其逻辑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二难推理肯定式就是其中一种。  相似文献   

8.
简易程序选择权是指刑事诉讼被告人根据自己的意志,决定启动刑事简易程序以及在适用简易程序后变更该程序的诉讼权利.这不仅是被告人所享有的一种重要诉讼权利,而且刑事简易程序的正当性也来自被告人程序选择的自愿性.我国新刑诉法中虽然规定了刑事简易程序,但没有赋予被告人完整的简易程序选择权.立法应当明确赋予被告人该项权利.  相似文献   

9.
霍建平 《前沿》2014,(19):83-85
刑事被告人的知悉权,是实现其他程序性权利的基础,也是实现控辩平衡的重要内容。这一权利具有坚实的法理基础,因而在多数法治国家都有明确规定。如何通过分析、论证,为我国诉讼各阶段刑事被告人的知悉权的逐步完善提供可鉴之验,乃是该文的要义所在。  相似文献   

10.
在以信息为中间媒介的审讯活动中,审讯者(控制对象)应自觉地、自始至终地通过捕捉、分析被控对象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来准确获得反馈信息,并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审讯方法和策略,达到彻底揭露、证实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预审是资产阶级法制革命的产物,以后被大多数国家公认。我国的预审机构从建立到与侦查部门合并,又从侦查部门分离出来单独设置直至撤销机构经历了七十多年的演变过程;预审在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即预审是审理刑事案件不可替代的程序,它是公安机关检验案件审理质量、保障依法办案、不枉不纵的最后一道关口。因此,预审的法律地位不应改变,预审机构不应撤销。  相似文献   

12.
德国、意大利都曾照搬法国的预审法官制度,又先后于1975年和1988年通过新的《刑事诉讼法》予以了废除。但德国和意大利并未完全废除预审制度,而是根据其本国的实际情况,构建起了具有其本国特色的预审制度,原由预审法官行使的侦查和部分司法裁决职权,改由司法警察、检察官、侦查法官、中间程序或初步庭审程序法官等来行使。因此,在德国和意大利的刑事司法语境中,虽无"预审"之名,但仍有"预审"之实。  相似文献   

13.
预审,是公安机关的一项重要业务,是侦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是发现、揭露和证实犯罪的一项专门手段,正确地确定其地位,不仅有利于我们在理论上深入研究这门科学,而且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充分运用预审的特殊功能为侦察破案和预防犯罪服务。但是,预审的地位长期以来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因此值得认真辨析。  相似文献   

14.
侦查与预审的关系可以从多方面加以认识。侦查是依法收集、调取证据材料的刑事诉讼行为,预审应是审查侦查所获证据的活动。为了提高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质量,应将预审确立为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阶段之一。预审之主要任务不是补充侦查所获证据之不足,而是监督侦查活动。为使预审之任务得以实现,法律上应赋予预审部门相应的职权。预审部门应独立于侦查部门而存在。侦查与预审之关系结构应科学调整。  相似文献   

15.
郎曙霞 《前沿》2004,(11):189-191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与辩解作为刑事诉讼证据之一 ,在刑事诉讼中如何对待和使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与辩解 ,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益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着重从分析被告人供述与辩解的内容入手 ,试着阐述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特征 ,提出如何在刑事诉讼中审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与辩解。  相似文献   

16.
间接证据在审理各类案件中都对定性定案起着一定的证明作用,而在预审疑难案件中,它的作用显得尤其突出,有些方面还有它的独到之处,具有特殊的作用。一、对嫌疑人犯起确定作用间接证据虽然不能单独地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但它能够证明重大犯罪嫌疑人是否实施了犯罪的某一情节和片断。因此,在预审阶段,必须进一步收集、核实、完善侦察阶段已经获取的间接证据,充分发挥它的证明作用,确定真正的犯罪分子。如1989年12月2日中午,新疆军区总医院职工方某的三女儿方红梅在家被杀害,并被放火焚尸一案,由于救火,现场遭到严重破坏。此案从现场提取的物证可以认定是他杀(并放火焚尸)。调查中,邻居乔某证实,看到从方家窜至她家的烟雾后跑到锅炉房去喊方某回家救火时,是下午4点40分。另外有人证实方某4点零7分还在去锅炉房的路上,再无其他证据。经过预审部门的现场实验:(一)从方家起  相似文献   

17.
18.
19.
警察执法心理支配着执法行为,执法行为是警察执法心理的外在表现。通过分析警察在非对抗性执法活动中执法准备、执法中行为、语言、情绪与空间利用及执法认知,揭示警察在非对抗性执法活动中的心理及其成因,为今后警察在非对抗性执法中的规范执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预审中的辅助性讯问法在预审实践中,传统的讯问方法是通过预审员和被告人两者之间的口语进行的。但是,随着治安形势的日益严峻,预审工作也相应地出现了更大的难度,对被告人仅凭口语讯问的方法往往很难获取对案件有价值的材料,笔者认为,除口语讯问之外,预审员还可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