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7年4月22—26日,江泽民主席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莫斯科举行高级会晤,这是自1996年4月叶利钦访问中国中俄两国首脑确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后的又一次重要会晤,也是中俄建交以来两国高级首脑的第5次峰会。这次会晤不仅为进一步深化两国关系奠定了基础,也为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两国沿着已确立的框架发展国家关系开辟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中俄经贸科技合作是实现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经济基础,把两国经贸科技合作提升到一个更高水平,不仅符合两国根本性和长远性利益,而且对建立多极化和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安全也是十分重要的。自80年代末中俄(当时为苏联)两国关系正常化到现在的10年间,应该肯定地说,两国政治关系的改善和发展是积极地。特别是江泽民主席和叶利钦总统1998年11月在莫斯科举行的第一次非正式会晤极大地促进了双边关系的发展,并将按既定的战略目标继续深化实质性的合作。然而与中俄两国政治关系的发展和两国经济规模…  相似文献   

3.
叶利钦访华背景探析辽宁师范大学东北亚研究所李靖宇自从叶利钦担任俄罗斯联邦总统以来,随着形势的变化,他越来越注重促成中俄两国之间的建设性伙伴关系。为此,俄罗斯方面把1995年作为发展两国关系的“政治年”,使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积极配合,反对强权政治;把19...  相似文献   

4.
1997年11月9—11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应邀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与江泽民主席举行会晤。这是两国元首今年以来的第二次会晤,也是中俄两国元首1992年以来的第5次最高级会晤。会晤期间,两国元首对6年来两国关系的发展进行了全面总结,讨论了深化中俄关系的合作领域,并就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这次会晤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全面推向21世纪奠定了坚实基础,勾划了中俄全方位合作的未来图景,并将对世纪之交大国关系的调整和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确立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90年代以来,中俄经济贸易合作经历了大起大落的过程,目前处于不稳定增长的状态。中俄两国的有识之士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现将1997年11月叶利钦总统访华以来俄一些政界人士、经济专家和学者对发展中俄经贸合作的言论摘编如下: 一、问题与原因 指出俄中“经贸关系滞后于政治关系”,而制约两国经贸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贸易结构不合理,经济合作带有粗放性,直接投资不足,双方企业缺乏信任并相互欠债,结算方式不规范,缺乏信息服务,法律基础不完善及中国商品形象不佳、知名度低等。  相似文献   

6.
1997年11月1—2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与日本首相桥本在俄远东城市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举行了非正式会晤,这是自今年6月两国首脑在美国丹佛会晤后的第二次接触。此次会晤使领导人建立了“个人信赖关系”,也把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向前推进了一步,俄日关系出现了新的转折。  相似文献   

7.
在叶利钦总统去职和普京当选为俄罗斯新总统之后,中俄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过去十多年两国关系为今后两国关系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对两国关系的未来展望又对当前双边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中俄关系的共同利益基础没有发生实质性的重大变化,中俄在战略上仍然互相需要,良好的双边关系既符合双方的现实利益,也符合双方长远的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8.
1998年11月11—13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日本首相小渊在莫斯科举行正式会晤。这是今年4月以来两国领导人的第二次聚首,也是日本首相25年来第一次正式访俄。双方签署了一系列旨在加强两国关系的重要文件,提出了促进解决领土问题的建议,向解决领土问题的方向迈进了一步,使俄日关系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大事综缆     
2002年12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 一、中俄首脑会晤。2日,江泽民主席与来访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北京举行会晤。双方回顾了10年来两国关系从相互视为友好国家、发展建设性伙伴关系到确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历程,就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并达成广泛、重要共识。一致认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对两国关系的美好未来充满信心。会晤期间,两国元首签署了联合声明,并出席两国间5个合作协定的签字仪式。同日,国家副主席胡锦涛会见了普京总统。  相似文献   

10.
中俄两国开始构筑“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无论对双边关系还是国际关系都具有重大意义,也会对东北亚区域合作关系的进步产生推动作用。然而,在这种新型关系的内部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即两国政治协作关系效果显著,而经贸合作关系运作滞后,从而影响了中俄两国关系的全面发展。要解决中俄两国政治协作关系与经贸合作关系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必须加大双方经贸合作的措施和力度,面向21世纪实现战略升级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1.
1995新年伊始,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即率总理、副总理等多名政府要员组成庞大代表团出访俄罗斯,与叶利钦总统、切尔诺梅尔金总理举行了多轮会谈。1月20日签署了关于加强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全面合作的17个文件,包括《哈俄扩大和加强合作宣言》。叶利钦称,这是俄哈两国在一体化道路上“向前迈出的一大步”;纳扎尔巴耶夫说,这证明“哈萨克斯坦正在特别信任的、同盟者的立场上与俄罗斯建立关系”。国际舆论认为,哈俄两国首脑会晤及所达成的一揽子协议,使两国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表现为: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以来,中俄关系的发展令世界瞩目.从2001年7月两国元首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到2006年3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中俄关系几乎每年都要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在世界大国关系中,中俄关系是发展最为顺利也最为稳定的一对双边关系.两国关系完全建立在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基础上,是冷战后大国关系的典范,也是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之间密切交流和友好相处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
叶利饮上台以来,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有了突破性发展,其明显标志是叶利钦于今年6月对奖国进行了“首次正式国事访问”。这是他就任俄罗斯总统后的第二次美国之行(第一次是出席联合国安理会首脑会议时顺访美国),双方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和“决定美俄关系性质”(俄通社—塔斯社1992年6月14日语)的《美俄伙伴和友好关系宪章》、美俄关于削减战略核武器的《联合谅解协议》,以及有关双边合作的一系列文件、协定和多项联合声明。对此双方都宣传叶的这次访问“标志着两国政治、经济和军事关系的根本变化”(叶利钦语),也“标志着(两国)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布什语)。但在当前甚至今后较长时期内,美俄关系实际上是建立在美强俄弱、力量对比不均衡的基础上,特别是由于它们所追求的各自具体“国家利益”和目标不尽相同,这将使两国关系的发展带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和难测性。  相似文献   

14.
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再思考冯玉军1996年4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问中国,中俄双方宣布“决心发展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①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两国在相互信任和平等的基础上,以维护各自国家利益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相似文献   

15.
目前,作为战略协作伙伴的中俄两国关系正处于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但中俄两国关系的未来却充满了不确定性。在大国主导国际关系的时代,中俄关系发展的大方向是由国际格局决定的。中俄关系之所以好,不是因为两国有共同的利益,而是两国的最高利益具有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正是由国际体系结构决定的。从结构主义角度来分析国际政治结构和国际社会结构变化与两国利益变动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中俄两国的博弈以及未来中俄关系的前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俄两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定期会晤机制,已正常运转多年,它对两国关系的不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此,本文特对这一机制的形成和运作作一介绍。 1992年12月,中俄发表的联合声明指出,“为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加强相互信任和理解,双方商定保持各个级别的经常性的政治对话,包括高级对话”。1994年9月江泽民主席访俄时,双方一致同意,加强两国多层次、多领域的接触与交流,“特别是保持两国最高层领导人的交流”。1995年6月李鹏总理访俄签署的联合公报又指出,双方“愿意继续定期举行频繁和建设性的高层和最高级别对活”。1996年4月叶利钦访华时,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两国领导人之间的定期会晤机制”;同年12月李鹏总理访俄签署的联合公报决定建立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并为此设立政府首脑定期会晤委员会。现将两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会晤的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新当选总统梅德韦杰夫于2008年5月7日宣誓就职。他与前任总统普京关系密切,是普京把他扶上了总统宝座。梅德韦杰夫提名普京为总理并获得通过,“梅普组合”正式成立。梅德韦杰夫的治国理念与普京具有一致性。中俄两国关系是高度信赖的关系,是保障世界稳定的重要因素。中俄两国关系的发展不需要过渡期,可以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中俄林业经贸合作政策基础中俄林业经贸合作是两国经贸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实际运行受两国政治、经济关系的影响颇深。20世纪末,中俄两国领导人将两国关系定位于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将森林工业列入最有潜力的合作领域之一。近年来两国政府一直都不断发布有利于中俄林业合作的政策性条文。与此同时,俄罗斯一些州区的优惠政策也为中俄林业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总之,中俄两国良好的政治关系为两国林业合作提供了宝贵机遇。1.中方在对俄林业合作中表现的积极态度中国是木材需求大国,自实施“天保”工程后,大幅度削减采伐量,年木材缺口达…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新加坡两国自1990年10月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间的友好往来频繁、经贸合作关系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中新关系正逐渐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一、中新关系的现状 1.政治交往日益频繁,政治关系日趋平稳。1965年8月,新加坡政府脱离马来西亚联邦成为独立的共和国,开始实行人民党一党独立的政治体制。30多年来,奉行和平、独立、不结盟等外交政策,同所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和贸易往来,成就卓著。1975年新加坡政府外长首次访华,开始注重与中国的关系。1990年10月,两国建交后,双边关系发展迅速。1991年9月,新加坡政府总统黄金辉访华,为中新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1992年7月,新加坡政府内阁资政李光耀率领由150多名企业家组成的庞大代表团访华,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双边关系和扩大对华投资;同年,中国外长钱其琛应邀参加在新举行的东  相似文献   

20.
自2005年11月印尼与印度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两国在政治与安全、经济与贸易等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两国的贸易额提前完成政府规定的目标。在未来5—10年,将是两国关系加速发展时期,经济与贸易仍然是两国关系的主轴。鉴于两国日益增强的国力,两国关系的发展不仅对于两国本身,而且对整个亚州区域一体化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印尼一印度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将对中国与东盟关系产生一定的制衡作用,但更多地是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