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倍晋三上台后面对日本经济重陷衰退、长期顽疾挥之不去的严峻形势,强势推出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在内的"三松政策",意在尽快实现经济复苏,结束长期通缩,改变"扭曲国会"局面,实现自民党政令畅通。安倍提出的激进经济主张虽然会对日本经济形成短期刺激效应,但是对于解决日本经济长期顽疾效果有限,并将对全球经济产生冲击。一、"三松"政策的主要内容安倍晋三自命其内阁为"危机突破内阁",其面临的首要议题是"尽快刺激日本经济复苏、结束长期通缩"。  相似文献   

2.
国家形象,也称"国际形象"、"国家对外形象",作为俄罗斯国家形象主要内容的俄罗斯政治形象,在最近的20年问,随着由苏联到新俄罗斯的名称上的变化,其国家形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俄罗斯与西方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冲突,当新俄罗斯力图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时,它所展现出来的形象引起了欧美社会的不安,而与此同时,俄罗斯在中国的友好形象得到了保持和加强,从"老大哥"演变为"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3.
埃及副总理布特罗斯·加利将于明年1月接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正式成为第六任联合国秘书长,任期5年。这将是联合国成立以来首次由非洲人担任这一职务。资深的国际法专家和外交家加利现年69岁,埃及科普特人,信奉基督教,1922年11月14日生于开罗一贵族家庭。其祖父在英国统治时期曾担任过总理职务,父亲和伯父也都是埃及的高级官员。1945年加利毕业于开罗大学法学院法律系。后去巴黎深造,1949年获得了巴黎大学国际法学博士学位,1954年他作为富布赖特学者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任客座教授,在此期  相似文献   

4.
二战后日本不得不放弃武力扩张的国家战略,但伴随形势变化,日本不同当政者的治国方略则不相同。围绕是维护宪法、优先发展经济、重视国际协调,还是修改宪法、增强军事力量、成为政治军事大国等,存在两种不同国家战略倾向。其背后则是两种不同的历史观。战后,日本在《日本国宪法》下走和平发展道路,经济、科技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外交则受制于美国而缺乏自主性。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开始借助美国,努力成为亚洲领导国家和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而非所谓摆脱美国的"正常国家"。21世纪以来,安倍晋三的国家战略目标是对内推动修宪,使日本成为"能战国家";对外构筑"自由开放的印太",制衡中国。菅义伟内阁继承了安倍的国家战略。岸田文雄执政后在延续同一国家战略的同时,会展现何种特色,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俄罗斯国家发展的各阶段被塑造成不同的历史形象.1985年以前,苏联学界以批判尼古拉二世的剥削统治为基调.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提出"填补历史空白点",由此尼古拉二世的"血腥沙皇"形象逐渐转变为遭受苏俄政权迫害的"牺牲者"形象.2000年,俄罗斯东正教会册封尼古拉二世一家为俄国圣徒.2008年,俄罗斯联...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第五届国家杜马(议会下院)选举"尘埃落定",普京领导的"统一俄罗斯"党以绝对优势成为议会多数党,俄罗斯一党"专政"的色彩更加浓厚;同时,由于拥有极高威望的普京卸任总统后已经担任俄政府总理,随之俄罗斯再次掀起一场有关俄罗斯改行议会制的争论。实际上,经过十几年的政治实践,俄罗斯人所探寻的适合俄罗斯国情的制度模式远未最终形成,而仍处于演变和发展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7.
父亲的手表     
当年,父亲是村里唯一戴手表的人,这一度让他很自豪.父亲原来在外地教书,后来被打成"右派",开除回家了.所幸,纯朴、善良的乡亲们并没有歧视他,在生产队干活时,还对他格外关照.父亲秉性纯良,又有着知识分子特有的清高和孤傲,受不得别人的恩惠,而他身无长物,惟一的财富就是那块"上海"牌手表.  相似文献   

8.
1948年,国民党政权因东北战场的失败,国统区通货膨胀加剧,局势动荡。为挽救其失败的命运,金圆券便如一根救命稻草,随着设计者王云五出任财政部长而浮出了水面。王云五其人王云五是我国出版、学术界名流,1888年出生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一农家,幼时只读过5年书,靠自学成才。他早年当过教师,胡适、杨杏佛、朱经农皆是其学生,胡适终生对其执弟子礼。1912年王云五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以后在北洋政府教育部供职。1921年经胡适推荐入商务印书馆,历任要职直至总经理。1938年,王云五以社会贤达、文化界代表步入政坛,先后担任国民政府参政员、经济…  相似文献   

9.
二战后直至冷战结束,"中东欧"的称谓经历了概念混乱到复原的历史变迁.大国逐鹿欧洲大陆,中东欧是其主要争夺对象.这些国家在夹缝中左右为难,同时也能左右逢源.在关俄争夺中,中东欧国家普遍弃俄投美,以求得安全保障.这些国家对美国和欧盟各有所图,即"军事安全上靠美国,经济上靠欧盟",在美欧争执时它们往往支持美国而得罪欧盟,有的甚至借美压欧,自己坐大.欧俄关系发展相对平稳,双方的摩擦大多与中东欧有关,俄以能源为武器整治这些国家,达到了"敲山震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月21日,朱棣文(Steven Chu)正式就任美国能源部长,成为第一位担任此职的华裔。朱棣文出身"博士之家",醉心物理学研究。1997年,朱棣文因"激光冷却和原子俘获"技术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而蜚声全球。后来,他转投可再生能源研究,并执掌美国能源部下属国家实验室。朱棣文在科学研究与管理领域中"毫无瑕疵"的经历被奥巴马看中,属意他推进能源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