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邹旭怡  杨婧 《传承》2008,(14):120-121
在对行政行为的监督中,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处于更为薄弱的地位,《监督法》的颁布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但是也有其局限性,因此应当同等重视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以及专门行政监督机关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作用,促使抽象行政行为更好的发挥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对行政行为的监督中,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处于更为薄弱的地位,<监督法>的颁布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但是也有其局限性,因此应当同等重视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以及专门行政监督机关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作用,促使抽象行政行为更好的发挥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抽象行政行为的对象是不特定的,它不但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又有强大的行政权力作为后盾,行政机关抽象行为的不当,将更广泛地使公共利益和公民利益受到侵犯。我国现行对抽象行政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监督方式:行政机关针对抽象行政行为的自我监督、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人民法院通过审理行政案件对抽象行政行为穷行间接监督。由于行政诉讼法将抽象行政行为排除在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之外,而以上的几种对抽象行政并为的监督方式都存在缺陷和不足。因此,当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抽象行政行为的侵害时,缺乏及时有效的法定程序使相对人获得救济。而从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严密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行政监督是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公共行政活动中守法情况的监督,它具有监督对象的特定性,即是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和行政人员的职务行为的监督;它还具有监督主体的多样性,既包括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又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各种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广大...  相似文献   

5.
向长安 《人大研究》2001,(10):19-20
最近 ,笔者读了 2 0 0 1年 6月 9日《法制日报》第 7版刊登的周泽同志撰写的《谁来对“抽象行政行为”说“不”》一文。文中反映的情况 ,说明当前对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监督不到位 ,致使一些地方行政机关作出的一些违法的“抽象行政行为”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反映的问题值得人们深思。那么 ,谁来对“抽象行政行为”说“不”呢 ?笔者认为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善于对“抽象行政行为”说“不”字 ,切实加强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一、行政机关作出的违法的“抽象行政行为”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 ,应当引起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相似文献   

6.
乌兰 《前沿》2012,(19):83-85
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需求,也是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应尽职责.行政检察监督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除包括对进入诉讼领域的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还应包括对抽象行政行为及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目前,应将对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作为行政检察监督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7.
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规定,对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对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不予答复的;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相对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是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不作为违法行为进行司法监督的法律依据。从行政诉讼法立法精神看,只有行政机关负有法定职责而不履行法定职责的不作为行政行为才可能引起以不作为行政行为为审查对象的诉讼。其前提条件是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关系日趋复杂化,政府职能日益多元化,国家行政权力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渗透、干预增强,人们在要求政府和公共服务机构提供积极、有效和优质服务的同时,也要求对不断扩张的权力进行有效的监控。传统的行政监督机制(包括议会或人大的监督、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及司法监督等)和权利救济机制(包括信访、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已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因为行政机关除了有大量的违法行政行为外,不良行政行为或行政失当行为在行政管理领域普遍存在,如行政行为不公正、不合理、缺乏效率等,侵害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豫政〔1996〕82号(一九九六年十二月七日)现将《河南省监察机关对收费和罚款没收财物行为实行监督的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河南省监察机关对收费和罚款没收财物行为实行监督的暂行规定文件选编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机关的执法行为,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订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收费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包括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使其管理职能时,依照国家和省规定收取费用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行政监察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监察机关是人民政府行使监察职能的专门机构,它的基本职能是监督检查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它人员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决定、命令的情况,调查处理其违法违纪行为,以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促进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廉洁奉公,遵纪守  相似文献   

11.
行政监督     
狭义的行政监督是指行政机关 内部上下级之间的监督,以及行政系 统内部专设的行政监察机关和审计 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监督,它属 于行政机关的自我监督。广义的行政监督泛 指执政党、围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人民群 众等多种社会力量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 人员的监督。加强与强化行政监督的意义在 于:完善宪政体制、制约行政权力、遏制腐败 现象、落实民主行政、提高行政效率。  相似文献   

12.
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是促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政,防止行政权力滥用,预防和制止腐败的重要手段。《决定》规定,市县政府要在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司法机关依法实施的监督的同时,更加重视和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认真贯  相似文献   

13.
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即是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行为所进行的监督。从具体案例入手。介绍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内涵,探讨司法审查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以及如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有利于制度构建相关建议的提出。  相似文献   

14.
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下,行政备案行为应具有可诉性。明确行政备案行为的可诉性才能使司法起到对行政的监督作用,这也是自贸区法治发展的需要。应将其纳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为行政相对人提供行政救济渠道,从而更好地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15.
孔庆晶 《传承》2014,(9):88-89
行政不作为是行政行为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权力与责任严重脱节的行政违法行为状态,它不仅损害了行政相对人的正当权益,而且严重损害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形象。因此,应遏制行政不作为,有效地对行政机关是否依法行政进行监督,使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为有效地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进行着经常的、大量的、范围广泛的行政管理工作。由于行政权最终要由具体的行政机关和公务员来行使,某些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难以避免,这些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会对相对人的权利造成损害,因此,需要给予行政管理相对人一定的权利救济途径。现代法制国家是通过建立行政复议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为相对人提供救济的。在我国,行政诉讼是由人民法院对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以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这一种司法救济,是行政系统外部对行政权的监督形式。行政复议则是与行政诉讼相结合的行政救济制度。它是动用行政机关系统内部的层级监督关系,由上级  相似文献   

17.
在行政权急剧膨胀的当今,对行政权的防范与监督尤为关切。如果建立表见代理理论,可以防范行政机关授权委托的随意性,可以有效解决权力行使的责任归属,也有助于从外部对行政行为加以事后监督。  相似文献   

18.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是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以行政机关名义对行政行为所引发的行政诉讼依法履行出庭应诉职责,有正当理由而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代为履行出庭应诉职责的制度。我国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面临和谐因素缺乏、法治要素欠缺和敬业精神匮乏的困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完善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应当推进行政应诉央地立法和谐互动以完善法律体系,分流出庭应诉案件以明确行政机关负责人的个体职责,构建行政水平测试制度以提升行政机关负责人法治能力,授权法院强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以硬化司法监督。  相似文献   

19.
林巧 《前沿》2006,(1):101-104
行政指导程序对行政机关规范行使行政指导行为,切实发挥行政指导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考察发达国家关于行政指导程序的法律规定,提出我国在制定行政指导程序时应制定信息公开、民主参与、制约及监督的程序规范。  相似文献   

20.
我国《行政诉讼法》的颁布施行,为对行政机关超越职权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司法监督提供了法律依据。同其它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一样,对超越职权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项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应判决撤销或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